邵巧云,張紅麗,張 雯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醫院崗位實習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從理論到實踐的結合教育,是課堂教學、仿真實訓與真實護理工作對接的重要學習階段,是護生接觸真實病人的開始,是護生職業能力及職業素養形成的關鍵環節,也是護生由學校到工作崗位的過渡時期[1]。胸外科針對護生臨床帶教,嘗試改變以往的一對一師帶徒式常態培訓帶教模式,采用崗位項目師生共建臨床護理帶教模式,以提升護生的實習質量,現介紹如下。
選擇于2011年7月—2012年3月實習的護生共79人(每月1組共8組護生),其中三年制??谱o生34人,“3+2”??谱o生24人,五年制專科護生21人,年齡20~21歲,均為女生。所有實習護生年齡、外科護理學理論成績、校內技能實訓成績、已修課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機將每月轉科護生分為對照組(39人)和觀察組(40人),兩組護生均完成實習細節管理內容(如周反思日記、出科學習小結、實習手冊、個案護理查房、護理安全隱患分析等)。
1.2.1 臨床護理師資選定 根據科室教師意愿及資質,將其分為兩個教學組,均是取得教師資格且職稱為護師以上的教師,每組至少有一名主管護師且職稱為講師以上的“雙師型”教師參與。兩組教師年齡、職稱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2 對照組教學實施 護生入科后指定帶教教師,以一對一師帶徒式常態培訓帶教模式進行培訓,護生隨固定教師實習,教師根據自己分管病人的病情及工作任務,以教師為主體進行帶教,護生在帶教教師指導下完成指定的臨床各項護理工作,完成實習細節管理內容。
1.2.3 觀察組教學實施(1)組織進行崗位項目師生共建臨床護理實習帶教模式改革的研究,圍繞護理技能、醫護患溝通、護理安全等主題,將護生實習項目與日常護理工作、真實病人相結合,確立教學項目并制訂實施方案,達成教師組共識,并選出1名教學組組長具體負責。(2)編寫胸外科崗位項目描述說明書。組織教學團隊根據護生的知識基礎及臨床崗位工作要求,按胸外科??谱o理常規,以技能訓練、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等要求編寫胸外科崗位項目描述說明書,內容要客觀、科學,具有可操作性。(3)入科培訓。護士長與教師組負責護生入科培訓,讓護生了解崗位項目師生共建臨床護理實習帶教模式,根據崗位項目描述說明書,說明具體項目的學習要求(如交接、查對、給藥、管道護理與安全、中心靜脈導管、呼吸道管理、皮膚護理、藥物、儀器使用、圍手術期健康教育以及如何從護士角度幫助病人、實施優質護理和舒適護理等),完成實習細節管理內容。(4)教學設計與實施。根據科室同期收住病人病種及手術安排,確立若干崗位項目學習任務,確定每個項目的指導教師。教學組教師與護生共同參與并動態調整崗位實訓項目,確立護生的主體地位。護生可根據自我意愿選擇學習項目任務并安排學習項目次序,選擇相應的病人進行護理。按照項目描述說明書要求,根據所學理論知識并查閱相關資料等,列出護理問題、措施并實施,及時進行自我評價,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實習細節管理內容。教師的重點是教授護生基礎知識及專科技能的規范性操作,醫護患溝通技巧及??平】到逃齼热?,并與護生討論修訂護理內容,激發護生主動參與及學習的熱情。教學組長有目的地及時跟進指導本組護生完成所有崗位項目學習任務。
1.2.4 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內容分為職業技能與素養兩部分,各100分,共200分。兩組護生職業技能考核由兩組教師擬定兩項護理操作考核項目,統一評價標準與方法,由兩組教師共同考核并評定成績;職業素養考核以手術病人護理案例為依據編寫護理任務情景劇本,其與實習細節管理內容各占理論成績的50%。
1.2.5 統計學方法 取兩組護生成績進行統計學檢驗,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崗位項目師生共建臨床護理帶教模式改變了以往以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為主、聽從教師指揮、被動交流、缺乏學習動力的培訓模式,使學習項目與日常護理工作、真實病人相結合,督促護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護生運用已學知識和技能,以真實工作任務為基點,通過完成工作任務來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2]。另外,通過護生的周反思日記、個案護理查房、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學習小結、實習手冊等細節管理,建立師生交流的平臺,及時發現護生的優點與不足,適時調整教學內容,鍛煉了護生護理查房的能力、查閱文獻的能力、??平】到逃哪芰?、管理病人的能力。該帶教模式突出了專科實習特色,注重護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及臨床護理實踐能力的訓練,強化了護生的服務意識。調查顯示,觀察組護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說明崗位項目師生共建臨床護理帶教模式顯著提升了護生的實習質量。
在崗位項目師生共建臨床護理教學過程中,護生自己選擇學習項目任務及安排學習項目次序,進行師生共管病人、護理查房、健康教育、護理安全隱患分析等任務,激發了護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引導護生主動參與到尋求知識、理解知識的過程中,促使護生獨立思考問題、主動學習,激發護生的工作積極性,培養護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創新的帶教模式改變了以往以教為主、被動學習的模式,無形中增加了護生學習的動力[3],提高了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了責任心,激發了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護生的主體作用[4],增強了其實習信心。
要想提高護生實習的質量,臨床護理帶教是關鍵[5],帶教質量的高低對護生的成長有著重大的影響[1]。在實施崗位項目師生共建臨床護理帶教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護生的知識基礎及臨床崗位要求編寫胸外科崗位項目描述說明書,負責指導項目組護生完成選擇的項目任務,這就促使教師不斷總結臨床工作經驗,持續探究臨床教學方法的改進及教學內容的優化。崗位項目師生共建臨床護理帶教模式對臨床教師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使其帶教能力得以提高。
表1 兩組護生職業技能與素養成績比較(,分)

表1 兩組護生職業技能與素養成績比較(,分)
組別 人數 職業技能 職業素養觀察組對照組4039t P--92.63±3.4976.85±3.7919.24<0.0191.68±9.6976.59±4.108.98<0.01
[1]李寧.加強臨床帶教管理 提高護生實習質量[J].淮海醫藥,2007,25(3):252.
[2]王芳,顧嬌,卞加花,等.項目教學法在靜脈輸液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09,7(2):359-361.
[3]鄭志惠,徐朝艷,梁碧寧.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05,5(3):32-34.
[4]徐金梅,盧惠娟,劉桂娟.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急重癥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13):62-65.
[5]王立紅,周長玲,劉洪梅.本科實習護生對臨床帶教現狀的滿意度調查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3):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