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勇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000)
護理倫理學是運用一般倫理學的原理來解決護理實踐和護理科學發展中人們相互之間、護理團體與社會之間關系的一門科學[1]。它以基本理論、規范體系、基本實踐、道德難題為研究內容,對于該學科的理解和應用,將有助于提高護理水平和護理質量。為了解在崗護士對這門學科的實際應用態度及相關影響因素,我們對某醫院的200名護士進行了抽樣調查,旨在更直觀地了解目前一線護理人員對護理倫理學的態度,現介紹如下。
從某“三甲”醫院接受過護理倫理教育的236名內科系統護士和402名外科系統護士中,各隨機抽取100名護士作為調查對象。
利用自制調查問卷對在崗護士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其對護理倫理學在實際工作中的認可態度。
對所有數據進行核對后,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將數據錄入電腦并進行統計分析,構成比采用χ2檢驗。
被調查的200名護士中,有139人(69.5%)認為護理倫理學對實際工作“有用”,61人(30.5%)并不認為“有用”。
對未選擇“有用”的被調查人群(61人)的個人意見進行深入調查,發現47人(77.0%)認為是由于“患者有時難理解”,7人(11.5%)認為“其他醫務人員應該給予護士認同”,7人(11.5%)認為“應該加大對護理人員素質的監督和指導”,見表1。

表1 某醫院護理人員認為護理倫理學作用難以體現的原因(人)
我們將護士學歷劃分為本科、大專和中專,然后對選擇結果進行分析。數據表明,本科、大專、中專學歷護士選擇“有用”的人數占該學歷所有人數的構成比分別為:93.3%、62.5%和47.5%;選擇“沒用”的人數占該學歷所有人數的構成比分別為:0.0%、20.3%和4.9%。不同學歷背景的護士所選結果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71.201,P=0.000),隨著學歷升高,選擇“有用”的人數比例逐漸增多。
本研究通過對內、外科在崗護士進行抽樣調查,希望能夠初步了解當前醫療環境下在崗護士對護理倫理學在實際工作中的認同情況,為今后更好地提升護士自身素質提供參考依據。
通過調查可知,大多數護士認為護理倫理學是一門有著實際意義的學科。對于目前的醫療現狀,被調查者普遍認為,當前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和協調。雖然整個醫療環境較之前有很大改觀,但是部分科室、個人仍然對醫患關系溝通的不確定心存憂慮。醫院其他醫務人員如醫生、行政、后勤等,需要積極配合護士進行日常工作,不光從行政上、業務上,更應該從人文關懷上給予護士更大的支持,加強對護士職業操守和道德的教育,時刻關注護士的心態變化和工作態度。
為了初步研究可能影響護士態度的因素,我們對調查對象的學歷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隨著學歷的提高,認為護理倫理學在實際工作中“有用”的人數比例逐漸增加,認為“沒用”的人數比例逐漸減小。
要真正提高護理人員對護理倫理學的認知,一方面應該從學校的教育抓起,全面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品學兼優、高素質的護理工作者[2];另一方面也應該加強對在職護士的人性化理念培養,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更好地理解和貫徹護理倫理學的要求[3]。
[1]瞿曉敏.護理倫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2]徐海紅,王永平.實行人性化臨床護理教學管理的做法與效果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23):23-25.
[3]聶玉潔.運用人性化理念進行護理管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