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陳靜嫻
(1.楚雄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2.大理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楚雄州兒童麻疹IgG抗體血清學分析
王 霞1,陳靜嫻2
(1.楚雄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2.大理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0)
[目的] 掌握楚雄州兒童麻疹IgG抗體濃度水平及消長情況,鞏固預防控制麻疹成效。[方法] 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方法定量檢測楚雄州1~15歲兒童麻疹IgG抗體濃度,對檢測數據進行整理,并做統計學分析。[結果] 楚雄州1~15歲兒童麻疹IgG抗體陽性率98.60%,IgG抗體<250 IU/L、250 IU/L~、800 IU/L~、≥3200 IU/L濃度下的構成比分別為1.4%、13.97%、43.51%、41.12%。不同年齡組兒童麻疹IgG抗體<250 IU/L濃度下的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IgG抗體250 IU/L~、800 IU/L~、≥3200 IU/L濃度下的構成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15歲與10~15歲兒童麻疹IgG抗體≥800 IU/L濃度下的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各縣(市)兒童IgG抗體250I U/L~、800 IU/L~、≥3200 IU/L 濃度下的構成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疫苗產生抗體濃度高,免疫性好;麻疹疫苗產生抗體持續時間遠遠大于15年并保持較高濃度;繼發性免疫失敗是由于麻疹在低發病率水平時人群通過空氣自然感染麻疹病毒的機會減少導致人群抗體下降至消失,二三十年后繼發性免疫失敗和原發性免疫失敗會形成一個很大的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和保持無麻疹狀態達到消滅麻疹的大敵;免疫失敗及抗體濃度不高與免疫接種質量有關;楚雄州控制麻疹成效顯著得益于麻疹疫苗持續多年的高接種率和農村通電通路為冷鏈運轉質量提供了保障。
麻疹疫苗;IgG抗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由于楚雄州多年來加強麻疹防控工作,在麻疹預防控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麻疹疫苗保持高接種率,麻疹發病率保持在較低水平。為掌握不同年齡段兒童抗體濃度水平及消長情況,2013年對1~15歲兒童進行麻疹IgG抗體定量檢測分析,現將監測情況報告如下。
1.1 抽樣情況
楚雄州各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按楚雄州兒童免疫水平監測方案隨機抽查適齡兒童,抽取靜脈血并分離血清,填寫統一的免疫水平監測標本送檢登記表送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中心實驗室定量檢測麻疹IgG抗體。抽樣方法為隨機抽取每個縣(市)各3個鄉(鎮),每個鄉(鎮)隨機抽查一個行政村1~2歲4人、4~5歲3人、6~7歲3人、8~9歲3人、13~15歲3人。
1.2 檢測方法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方法,采用珠海海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麻疹IgG抗體定量診斷試劑盒,嚴格按操作說明書操作,有效期內使用。酶標儀型號ELX800、洗板機型號ELX50均由美國BIO-TEK公司生產。按說明書判定標準:>250 IU/L為陽性。
1.3 資料分析
剔除不符合適齡兒童的檢測數據,應用Excel建立數據庫,用SPSS軟件分析不同年齡組和不同縣(市)麻疹IgG抗體濃度分布,依據出生年份統計年齡組,分成10歲~、7歲~、3歲~、1歲~,4個組。
2.1 不同年齡組麻疹IgG抗體情況
楚雄州1~15歲兒童麻疹IgG抗體的總體陽性率為98.60%。IgG抗體濃度在<250 IU/L、250 IU/L~、800 IU/L~、≥3200 IU/L水平下的構成比依次是1.4%、13.97%、43.51%、41.12%。不同年齡組兒童IgG抗體濃度在<250 IU/L、250 IU/L~、800 IU/L~、≥3200 IU/L水平下構成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楚雄州不同縣(市)兒童麻疹IgG抗體情況
楚雄州各縣(市)兒童抗體濃度≥800 IU/L的占84.63%,不同地區的陽性率和陰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祿豐和元謀的陽性率最低。不同地區IgG抗體濃度在250 IU/L~、800 IU/L~、≥3200 IU/L下的構成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不同年齡組兒童麻疹抗體水平及構成

表2 不同縣(市)1~15歲兒童麻疹抗體水平
楚雄州1~3歲組年齡組兒童麻疹IgG抗體陽性率95.96%,其中≥800 IU/L占了90.91%,可認為麻疹疫苗產生的抗體濃度高,有很好的免疫性。 1~15歲兒童陽性率98.6%,隨年齡增加,IgG抗體濃度≥3200 IU/L的構成比下降,而在250 IU/L~、800 IU/L~抗體濃度下的構成比反而升高。10~15歲兒童麻疹抗體≥800 IU/L 占80.56%,其中≥3200 IU/L占20.37%,麻疹IgG抗體濃度仍然很高,說明麻疹疫苗免疫性好,麻疹疫苗產生抗體持續時間遠遠大于15年并保持較高濃度,比教科書報導的接種麻腮風疫苗(MMRII)后免疫力持續11年[1]還長。
監測結果表明麻疹疫苗產生抗體濃度高可以達到3200 IU/L以上,不同年齡組在IgG抗體濃度≥3200 IU/L下的構成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3歲組明顯高于10~15歲組,表明麻疹抗體濃度下降較快,可能與楚雄州帶毒人群不高,抗體濃度隨時間推移而下降至消失有關。楚雄州2005年麻疹報告發病率2.56/10萬,5歲組以上疑似麻疹病例報告占75.39%。5歲以上組疑似麻疹病例是2000年以前出生人口,與2005年監測4~7歲兒童麻疹抗體陽性率61.7%是吻合的,說明不僅存在原發性免疫失敗也存在繼發性免疫失敗,主要原因是由于疫苗運轉時效價降低產生抗體濃度不高,導致抗體消失較早。
二三十年后,繼發性免疫失敗和原發性免疫失敗會形成一個很大的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和保持無麻疹狀態達到消滅麻疹的難題。夏時暢等人報道浙江4起麻疹流行中91例成人患者中繼發性免疫失敗占22%、未免疫或原發性免疫失敗占78%[2]。據日本Anders等人對1411 名0~5歲兒童MV繼發性免疫失敗的meta分析,得出該年齡段繼發性免疫失敗率在0.2%左右[3,4]。據美國Neal A Halsey等人報道[5],美國MV免疫人群,1985-1994年均在16歲左右形成一個麻疹的發病高峰,推測其中一部分是由繼發性免疫失敗所引起。據美國CDC報道,匈牙利MV接種率>93%,1989年發生麻疹流行,報告1.1萬多例,其中75%是16~22歲的患者。此外,2003年Rosangela Castro Silva 等人報道,巴西麻疹患者的50%是20~29歲的成人,患者年齡中位數是22歲。據此推理這些成人麻疹應該存在未免疫或原發性免疫失敗以及繼發性免疫失敗的狀況[2]。監測結果表明10~15歲兒童較低濃度(250~800 IU/L)占19.44%,根據楚雄州兒童麻疹抗體濃度分布變化及國內外報道麻疹發病年齡分析,再過二三十年繼發性免疫失敗的人群可能會聚集到一定量,同時對于麻疹疫苗未免疫或免疫不成功者,隨著人數的累積會形成一個很大的易感人群,一旦傳染源的傳入會導致麻疹的暴發流行。
兒童接種麻疹疫苗后抗體陽轉率和抗體濃度有提升的空間。1~3歲組兒童陽性率95.96%,與2004年和2006年楚雄州監測的1~3歲組兒童陽性率96.2%和95.2%基本一致,與劉新利等人報告[6]的銅川市嬰幼兒免疫后抗體陽轉率96.97%基本一致,與教科書報道接種麻腮風疫苗(MMRII)后麻疹血凝抑制抗體陽轉率99%[1]還是有距離。7名麻疹IgG抗體陰性兒童分布在5個縣,均有免疫史,是免疫失敗導致。根據發病年齡分析免疫失敗的原因是免疫接種質量問題,如存在針水溢出的問題。楚雄州1~15歲兒童麻疹IgG抗體陽性率98.6%,且麻疹抗體濃度集中在≥800 IU/L,占84.63%(424/501),各縣(市)濃度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各縣(市)麻疹疫苗接種率均很高且處于中度以上濃度水平基本一致,但250 IU/L~、800 IU/L~、≥3200 IU/L濃度分布濃度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能是由于注射質量的差異造成。同一個縣(市)的不同接種點的注射質量可能存在差異,例如楚雄≥3200 IU/L濃度的兒童最多,說明楚雄接種醫生接種技術好、接種質量高的比例相對較高,但250~800 IU/L濃度兒童數排倒數第四,說明楚雄接種醫生接種技術參差不齊;元謀≥3200 IU/L濃度的兒童最少,主要集中在800~3200 IU/L,說明元謀接種質量還有整體提高的空間;接種質量最差是的大姚,≥800 IU/L濃度的僅占73.91%,低濃度(250~800 IU/L)占了26.09%。如果接種工作做得更認真更細致麻疹抗體陽轉率還會提高,低濃度人群會更少,高濃度人群會更多,可以更好的給兒童提供免疫保護。
楚雄州2010和2011年連續兩年麻疹報告發病率控制在了1/100萬以下,2012年和2013年楚雄州1~15歲以下兒童麻疹發病率均控制在1/100萬。根據上述監測數據分析,只要保證麻疹疫苗冷鏈運轉質量及高接種率、高接種質量,加強入托、入學兒童的接種證查驗工作,對發生麻疹病例的地區進行麻疹暴發流行評估,認真按照《麻疹疫情調查與處置指南》(2013年版)及時調查處置,對薄弱地區采取強化免疫,那么經過世界各國共同努力是能夠消除麻疹并保持無麻疹狀態至消滅麻疹。
[1] 徐順清.免疫學檢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 夏時暢,盧亦愚,嚴菊英,等.91例成人麻疹血清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計劃免疫,2006,12(1):25-28.
[3] SAKATA H,KOUHARA T,TAKEDA M.Measles outbreak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ovember-December 1998[J].Jpn J Infect Dis,1999,52(4):172-173.
[4] ANDERS JF,JACOBSON RM.Secondary failure rates of measles vaccines:a meta analysis of Published studies[J].Pediatr Infect Dis J,1996,15(1):62-66.
[5] NEAL A HALSEY,呂 瑋.麻疹在發展中國家的狀況 維生素A和抗生素可預防并發癥,但疫苗價位首選措施[J].英國醫學雜志(中文版),2007,(2):72.
[6] 劉新利,李悅玲,曹 莉,等.銅川市嬰兒麻疹抗體水平及免疫成功率監測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1,17(5):412-415.
(本文編輯:謝碧鈺)
R511.1;R183
B
1003-2800(2014)03-0180-03
2013-11-04
王 霞(1962-),女,云南東川人,本科,主任技師,主要從事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