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石景洋
(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學院 河南南陽 473000)
案例式PBL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李 麗 石景洋
(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學院 河南南陽 473000)
目的:探討采用案例式PBL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把我校2010級、2009級本科護理專業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案例式PBL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課堂講授。課程完全結束后,對兩組進行理論考試和問卷調查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調查,分析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及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并將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兩組對比實驗組明顯由于對照組(p<0.05)。結論:案例式PBL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值得在教學中推廣應用。
案例式PBL教學法;內科護理學;應用
案例式教學從整體綜合應用,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將兩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對提高內科護理學教學效果和質量起到很好的作用。現就案例式PBL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及教學體會報告如下:
(一)對象。選擇南陽理工學院2010級護理學專業本科學生56人作為實驗組,2009級護理學專業本科學生52人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均為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后招生入校,在年齡、文化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學生均已接受傳統教學方法訓練,系統學習了相關的基礎知識如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健康評估和護理學基礎等課程。教材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科護理學》第4版教材(尤黎明主編)。
(二)方法。對照組按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即以老師課堂講授、實訓為主;實驗組采用案例式PBL教學方法。對實驗組的教學程序作如下安排:
1.確定教學方法,提出讓學生自學討論的具體問題。以消化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為例:教師首先將消化系統相關內容的概述、內容、格式、具體步驟、要求做大概講解,使學生有一個總體印象,明確學習目標。同時,針對本系統疾病護理相關內容,以系統化整體護理程序為主體結構,將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醫學基礎知識、人文科學知識和臨床專科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設計出一系列緊扣教學大綱、覆蓋學習中心內容,帶有一系列靈活性和啟發性的問題,作為學生討論和學習的主要內容。
2.精選病例,確定學習內容。以消化系統疾病為例,教師精選出3個臨床病例。
3.教師進行總結歸納,爭取學生的進一步提高。授課當天,前1學時按照PBL病案及預設問題組織同學進行討論,各小組指定一名代表發言,代表發言與自由發言相結合。教師將每組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匯總,總結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歸納得出正確的結論。后1學時,由教師按照大綱要求將專題疾病內容進行重點梳理和講解。在講解過程中,需再次強化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正確的臨床思維和推理方法。在課程活動結束時,教師再指定下一課題,并將新的課題分配給各小組,給出新的精選病例,從而開始新一輪的PBL學習。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進行考試成績分析。
(三)評價方法。課程結束后對課堂教學效果問卷調查和理論考試進行總結分析。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和嚴格按照內科護理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內容進行命題考試,以了解學生反應和案例式PBL教學效果。并與對照組進行對比,比較兩組學生在考試中的得分情況。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l0.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一)課堂效果。采用案例式PBL教學法,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更為強烈,在討論發言時能夠有的放矢。在聽其他學生發言和老師講評時能帶著問題聽講,并能提出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案例式PBL教學,將原來由老師授課的單向教學轉變為學生自學、討論,結合老師指導的雙向互動,課堂氣氛較之以往更為活躍。
(二)問卷調查。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案例式PBL教學效果的評價。共發放問卷56份,回收56份,有效率100%。調查結果見如下表(表1)

表l 案例式PBL教學法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結果n(%)
(三)考試測評。在課程結束后,測評實驗組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并與對照組對比。測評的內容包括客觀題和主觀分析題。選擇題40分,名詞解釋題15分,簡答題15分,病例分析題30分。見下表2)

表2 2班學生內科護理相關知識考試測評成績比較;(X±sd)
由表2可見,兩班學生考試測評成績比較在病例分析題有顯著性差異(P<0.005),實驗班考試測評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班。
問卷調查學生普遍認為案例式PBL教學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要經過對知識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及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通過多種思維和認知方式才能獲得問題的解決,其實就是學生逐步獲得綜合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這些將對今后開展臨床工作和科學研究等打下良好基礎。從考試測評結果看來,實驗組和對照組間在客觀題得分上無統計學差異(t=0.917,P>0.05)。在名詞解釋、簡答題上我們提倡在理解的基礎上自行組織答案,但照搬書本的內容也不算錯,因此這類題可看作半主觀半客觀的題目。改卷過程中我們發現兩個班的學生在這類題的答卷是明顯不同的。實驗組的學生大多能夠從疾病的解剖學、病理生理學、發病機理等方面進行闡述,而對照組學生則答得相對呆板。但二者得分差別不大(t=0.326,P>0.05)。在主觀分析題方面,實驗組則顯示出明顯的優勢(t=7.332,P<0.005),學生能發散思維,對問題認識的廣度和深度遠遠高于對照組。通過案例式PBL教學法實踐探索可以看出,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一般是“老師講,學生聽”,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學習只能跟隨老師的思路,不能發揮學生的探索性和主動性。學生對教師的過度依賴及對考試分數的過分追求嚴重阻礙了其向一名合格的護士的轉變過程。
本研究結果顯示:案例式PBL教學法對培養護生評判性思維、臨床問題解決能力以及交流溝通能力的影響優于傳統教學法。在對護生客觀理論知識掌握的影響方面盡管沒有顯著性差異,但也顯示出PBL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法的趨勢。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教師的使命,高等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知識,掌握自我指導下的學習方法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是教師研究的課題,而案例式PBL教學法就順應了這種需求。
[1]蘭彩虹.PBL 教學法在新疆少數民族護生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7):1810-1811.
[2]干錦華.PBL 教學法在護理本科實習護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10):50-52.
Application of case based PBL teaching method in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Li Li, Shi Jing-yang
(Zhang Zhongjing Medicine College,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Henan,473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ase of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the school level 2010, level 2009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s the case PBL teach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fter the end of course, to survey on the theory test and questionnaire assessment, to analyz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arning ability and to grasp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with statistics. 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ase PBL teaching metho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interest,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case PBL teaching method;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application
G642
A
1000-9795(2014)02-0147-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1-04
李 麗(1967-),女,河南南陽人,副主任護師,從事護理教育、臨床護理研究。石景洋(1965-),男,河南南陽人,副教授,從事內科臨床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