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薇育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1)
高職高專英語教育出版傳播受眾的媒介素養教育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學院學生英語媒介素養調查與思考
侯薇育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1)
以筆者任課學院的高職高專學生為對象,進行英語媒介素養教育問卷調查,并結合目前我國英語教育行業出版傳播的發展現狀,分析高職高專學生開展英語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綜合該層次學生英語學習中排斥性和困難性的特點,依據傳播學原理,從個體因素層面和外部因素層面提出面向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媒介素養教育的方法。
媒介素養;英語媒介素養教育;傳播者;受眾;高職高專學生
中國英語教育行業出版傳播的發展,近年來呈現出蒸蒸日上的趨勢。改革開放后,經典英文教材《新概念英語》自1985年出版至今,一直為廣大中國英語學習者所使用,這套由英國著名教育家路易·亞歷山大先生和北京外國語大學何其莘教授合作編著的出版物,僅其中4個核心品種的學生用書銷量已超過700萬冊。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內各種英語水平考試、培訓的市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在某報告中指出,2010年中國人的英語教育支出達140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達12%。目前,一批以教育出版社、大學出版社為主體的出版社在中國英語教育出版領域已成為其中堅力量。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英語教育出版市場。
根據教育部有關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全國有1280所高職(專科)院校,占高等教育院校總數的 46.34%。在出版傳播行業,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的受眾幾近占到高等教育英語的約一半的比例,高額的比例,預示著廣闊的市場前景。高職高專英語類的英語教材以及相關的出版物的種類繁多,數量可觀,約占整個高校教材市場的半壁江山。僅在外研社,有關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A、B級)考試的試題一類出版物就多達22種。
出版物作為出版傳播的媒介,在教育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媒介素養教育也是近年來各個行業必然推崇的一種教育。媒介素養教育是在大眾傳媒快速發展的今天,針對大眾媒體對人的影響而提出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英語媒介素養則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的英語資源的基礎教育,也是各類高職高專素養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筆者在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擔任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在全院范圍內,對英語交流協會的會員進行了英語媒介素養的抽樣問卷調查(見附件),從學生接觸的媒介、英語媒介、出版傳播媒介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其統計結果如下:

通過問卷結果分析,可見出版傳播領域,學生平時接觸的媒介最多的為手機,在學生實際學習中,接觸的英語媒介主要為電腦和手機,而在“你認為通過何種媒介對你的英語學習最有效”的一題中,學生選擇的除了電腦,出現了和他們平時實際接觸媒介以及英語學習媒介中不同的新選項報紙和雜志,并且分析其兩者幾近三分之一的百分比,可見在學生們看來,印刷媒介的紙質產品依然是英語學習的主要媒介。與此同時,在問卷調查中,多數學生幾乎沒有借閱過學院圖書館里的英語類書籍,也沒有閱覽過英語類期刊雜志。無論是調查分析結果還是現實生活觀察結果,一個最為簡單且最為準確的結論就是,電腦和手機是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生活中主要的英語教育媒介。
傳播學認為,受眾在傳播媒介上的選擇可以體現出其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通常受教育越少文化水平越低的人越依賴于大眾媒介,接受教育程度越高文化水平越高的人越傾向于選擇印刷媒介。高職高專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分支,培養的是具備高技能專(科)業人才,然而在這些應該視為高等教育的受眾中,卻在媒介的選擇上,尤其是英語,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都有著較為豐富的出版物領域,較一般專業學科卻有著最為廣闊的空間,而從問卷調查可見,學生實際接觸的英語學習媒介與其理想中的媒介有很大差異,并且這種現狀與出版行業目前的發展態勢顯得極為不相稱。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高專學生在英語媒介的選擇上出現的問題,與社會媒介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進入21世紀,隨著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素養教育的媒介與幾個世紀以前相比,取得了極大的突破和進展。早在17世紀,最先引入媒介教育的德國,就是借助當時唯一的出版傳播媒介——報紙,走進課堂,讓學生學習知識,了解社會。
而在當今,對于傳播受眾來說,在媒介選擇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據問卷調查,高職高專學生主要接觸的媒介為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電腦網絡以及手機。
媒介的多樣性便會出現信息過載的問題。面對當今豐富而多樣的學習媒介以及市場上出版行業繁多的英語出版物,內容的海量化和媒介的多樣性帶來的信息消費狀態使得其傳播受眾,即學生在發揮其學習自主性選擇媒介時,如同霧里看花。因此,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英語媒介,有效地利用與英語學習有關的媒介,在職業院校教育環境中,需要其傳播者即教師——組織化的職業傳播者來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以提高他們的媒介素養。
教育作為傳播的一種手段,從傳播學角度來說,教師作為傳播者,在傳播中占主導地位,控制著傳播內容;對于其信息傳播的接收者,即受眾——學生來說,是其學習英語媒介的把關人,負責者。基于以上分析中英語教育信息過載的問題,作為教師,要想培養其受眾,即學生的英語媒介素養,尤其是高職學生的英語媒介素養教育,可從個體因素層面和外部因素層面來處理。
1.個體因素層面
個人因素可視為受眾(學生)課余自主學習層面。
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媒介素養要與學習特點相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學習最突出的特點是排斥性和困難性。作為教師,在引導學生課余時間進行英語媒介選擇時,要有個性定制化。
其一,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具有較高層次的職業定向性,對于基礎課尤其是英語,認為無用,往往存在著排斥心理。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電腦網絡和手機的使用頻率較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引導學生從其自身感興趣的媒介出發,便可以此為介入點,介紹電腦網絡和手機中英語學習媒介,如比較權威的英語學習網站、人氣較旺的英語學習論壇、方便好用的英語學習軟件,甚至可以建立QQ群,開設微博,通過微信等學生經常接觸的媒介上,引導和培養他們認識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了解到英語學習媒介的廣泛性和創新性;幫助他們擺脫排斥的心理影響,建立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其二,高職高專學生在高考時與本科院校失之交臂,其中較為主要的原因是其在中學階段學習遇有困難,或興趣受損,造成信心喪失,基礎薄弱。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后,除了完成學院日常的英語課程學習之外,在高職高專階段,國家要求學生需要參加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A、B)級。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有相當數量的學生,有想通過考試的學習動機,但苦于沒有掌握正確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這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教育的主要媒介——印刷媒介進行正確的選擇。課余學習英語時,應該選擇哪一類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報刊雜志,什么樣的試卷習題是考前復習的最佳助手,面對種類繁多的英語教育出版物時,教師要做好信息的篩選工作,幫助學生快捷定位,迅速上手,做好受眾的編輯者、守門人和信息收集者。
2.外部因素層面
外部因素層面可視為傳播者(教師)課堂教學層面。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要求教師要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善學校的英語教學條件。
公共英語教學課程中,可大致分為讀、寫和聽、說兩大模塊。因此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應進行英語媒介教育的有效選擇。
1.讀寫課程
讀寫課程涉及大量的詞匯、語法,在教學上,采用傳統的印刷媒介,紙質的課本、教輔和習題是學生易于接受,教師易于講授的一種方式。高職高專英語課程與本科階段英語課程相比,更注重鞏固學生中學階段薄弱的英語學習的基礎,在閱讀和識記方面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出版傳播中,印刷紙質的媒介是其教學的主要媒介。
2.聽說課程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教學特點更突出得體現在聽和說的能力的培養。目前,各高職院校必備的教學實驗中心里,作為外語的語音教室和多媒體教室是高職高專英語課程實現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的主要途徑。教師在英語聽說課程中,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僅能改善英語聽說教學條件,還能讓學生接觸到傳統課程中印刷媒介以外盡可能多的其他媒介,擴寬學生的視野,增進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3.測試與考試
考試,作為教育教學效果的檢測手段,基本上是通過傳統的印刷媒介,即紙質答題來完成其測試過程的。英語考試的主要題型設置中,大多數題目為選擇性題型,作文翻譯等寫作類內容較少,這使得其上機考試的操作有實現的可能性。在全國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中,部分考點已經開始上機考試的試點,這對于傳統紙質媒介的轉變是一個新的挑戰。雖然英語國家級水平考試還未實現大規模的多媒體測試媒介方式,但是在目前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的數字網絡化語音室基本上都可以實現測試的組卷隨即測試功能。筆者所在學院的一項教研項目中,正在對上機英語期末考試的操作進行研究與測試,為今后英語院級期末考試的無紙化、媒介多樣化進行探索。旨在通過測試掌握學生英語學習的進步點和興趣感,有針對地啟迪學生英語媒介素養教育的把握尺度和教學標桿。
[1]方芳,李方華.大學英語課程中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探討[J].新聞界,2011(02).
[2]公文.模糊信息中的受眾、民主與新聞——評《模糊:信息過載時代如何知曉真相》,2013(03).
[3]熊少娟,馬淼.論媒介素養教育[J].新聞世界,2010(01).
[4]張冠文,于建.淺談媒介素養教育[J].中國遠程教育,2003(13).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higher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audi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of English students’ competence of Anhui News and Publishing Vocational College
Hou Wei-yu
(Anhui News and Publishing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Making a study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education of media literacy on the English subject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Anhui News and Publishing Vocational College, combined with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publis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of the English education area ——especially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essay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teacher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media literacy on the English subject. By giving an explanation of the two features of the students’learning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hich can be concluded as exclusion as well as difficulty, it puts forward proposals on how to give the student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he education practiced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from the factor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 as well as the education directed by the teachers from the factor of external function.
media literacy; the education of media literacy on the English subject; communicator; audience; the student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31
A
1000-9795(2014)02-0260-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16
侯薇育(1983-),女,安徽合肥,助教,從事英語語言文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