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蘭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外國語學院 遼寧大連 116000)
基于語料庫的研究成果探討語法翻譯法在大學翻譯課程中的創新運用
王 蘭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外國語學院 遼寧大連 116000)
本文基于語料庫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大學生筆譯階段的翻譯問題,得出語法錯誤是翻譯學習者所面臨的不可忽視的主要問題之一,進而論述了語法翻譯教學法在大學基礎翻譯教學中的價值及作用,指出語法翻譯雖然在過去幾十年中,被批評為過時的、落后的教學法。但從教學實踐來看,語法翻譯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與項目法、任務型、交際法相結合,對于學生提高翻譯能力中,起著積極的作用。
語料庫;翻譯錯誤分析;語法翻譯法;項目法;任務型
語法翻譯法是“外語教學中歷史最長與使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左煥琪,2002)。語法翻譯法產生于十七世紀歐洲,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中期盛行起來,這種教學方法形成了完整的語法體系,建立在“希臘-拉丁語法”規則上的英語語法體系,其特點在于,在大量閱讀和教師傳授的基礎上,外語學習者建構清晰的語法基礎,理解語言的形式、不同的詞類間的轉換、句子組合的規則等。從認知角度看,在系統掌握語言語法規則基礎后,更容易學生奠定學習外語的良好基礎。語法翻譯法較好地實現了兩種語言形式的轉換,進而達到語際信息交流、轉換的實際目的。驗證了翻譯是實現信息交流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傳統的語法翻譯法課程上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傳授為主要教學方式,教師系統的教授,學生消極接受,學生之間不不要交流與合作。另外這種教學法重視閱讀與翻譯,忽視聽說的語言交際功能,從實用角度看,存在偏離實際生活中的語言需要的問題。
1. 學生翻譯語法錯誤的語料庫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陳怡,在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及其他十余所院校的外語專家和教師共同參與建設的《中國高校外語專業多語種語料庫建設和研究——英語語料庫》(CEM)中搜集了多所大學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專業八級漢英翻譯語料。并使用日本早稻田大學的 Laurence Anthony 開發的AntConc3.2.1w語料庫檢索軟件,對專業八級翻譯錯誤分析,并提到,搭配意義的錯譯。例如2006年漢譯英“欲望與野心的大小”的翻譯中,在“大小”的翻譯上出現英譯主謂搭配不當的錯誤,有17.4 %的錯誤率,當然還包括檢索不到的案例。
另外,陳博士歸納的另一個錯誤是句式轉換的錯誤,例如在2005 年八級考試漢譯英第一句“一個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義,這有什么標準可以衡量嗎”的翻譯中,有47.3%的學生句式轉換的錯誤。
南開大學張文忠教授在對 “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搭配錯誤分析數據轉述如下:

中南民族大學柳杰統計了2009年專業八級漢英翻譯譯文,在《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專業學生八級測試漢英翻譯錯誤研究》中統計結果轉述如下:

翻譯錯誤的描述性分析
綜上語料庫研究發現,中國學生在翻譯轉換過程中,普遍存在搭配錯誤,句式轉換錯誤等語法性錯誤,柳杰統計翻譯的語法錯誤占總錯誤的22.83%,直接影響了譯文的翻譯質量。據此,翻譯教學之初,應該給語法翻譯足夠重視,以便打好堅實的翻譯基礎。
2.語法翻譯法的現實優越性
語法翻譯法根植于深厚理論基礎之上,實現了結構主義和功能主義的完美結合。其知識系統、體系完整、教法成熟,對應培養學生基礎階段的翻譯能力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H. Brown (2000:15) 對這一教學法的優點做了以下概括:
(1)精細的語法規則和廣泛的詞匯知識使得語言輸入更易于理解。能夠使外語學習者所接觸到的各種語言現象系統化,由淺入深地將語言分級處理。
(2)語法翻譯教學法能夠幫助外語學習者肯定或否定他們對目的語所做出的無意識或有意識的假設,辨別母語與目的語的異同。
(3)語法翻譯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習者將目的語的結構內化,從而提高其使用外語表達的能力。
此外語法翻譯教學強調大量閱讀輸入,通過母語和目的語的比較,以清晰的語法規則翻譯,有助于夯實學生基礎翻譯能力。
在實際英語教學中,采取“語法翻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項目教學+交際性型學法”的結合模式,以發揮傳統語法翻譯教學法的優勢,又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以交際為翻譯能力培養的一個目標,奠定較為夯實的基礎翻譯能力
具體應用方法為
首先,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翻譯教學內容以語法知識體系為主線,結合相對應的翻譯練習。語法循序漸進的引入,由詞匯選擇,到簡單句結構,到被動語態的使用,到復合句,到肯定否定句的處理,到語篇鏈接的策略等。從英漢對比角度,選取與時俱進的材料,經典與實用相結合,以語法帶動翻譯,以翻譯檢驗語法。
其次,教學方法上,以項目法為載體,將“教師為傳授主”轉變為“學習主動學習為主”。通過布置項目任務,回收并評價項目完成情況,才驗收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在“做中學”,“實踐中鍛煉能力”。根據教學內容,將其分為幾個主要的項目,例如詞法與翻譯;句子結構與翻譯;復合句與翻譯;時態與翻譯;語態與翻譯等,教師給學生分組,學生負責選擇材料,講解語法要點,收集對應練習,講解、分析與演示。在每個項目下的,教師為指導者,評論員,讓學生獨立完成每個單獨的任務,教師監控整個過程,但始終不是主導。項目的驗收,通過Presentation+Practice+P roduction+Demonstration+Analysis+summary來完成。讓每組學生做要點講解,每個要點帶領其他學生做相應練習題,然后結合要點,完成一個應用翻譯任務,展示給其他同學來一起分析,最后總結這個項目,背誦主要知識點的經典例句。
再次,教學手段上,結合多媒體和網絡平臺,便于提供豐富和形象的信息,有聲與無聲相結合,可以調動學生多感官,多模態的學習。使得教學不但有效率,而且有效果。
最后,課上學習與學生課下練習相結合,組織學生成立工作坊,可以有大量閱讀、背誦、翻譯任務,趣味性與知識性相結合,興趣與需要相結合,通過工作坊的任務完成,訓練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同時也為語言打好基礎,從真正意義上培養的學生的實際翻譯能力。
提高翻譯人才質量,為市場輸出高素質人才,必須重視基礎的翻譯能力培養,將語法翻譯法作為基礎翻譯教學方法并結合項目法、任務型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穩固的翻譯能力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Longman Inc.,2000.
[2]郝興躍.再論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J].昆明: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5.
[3]羅立勝,石曉佳.語法翻譯教學法的歷史回顧、現狀及展望[J].北京: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3,9.
[4]張謙中.國外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
[5]袁燕華.為語法翻譯教學法擊鼓[J]江西: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3.
[6]陳怡.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漢譯英能力與文本測試評分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0,5.
[7]張文忠,楊士超.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中動名搭配錯誤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報, 2009,3.
[8]柳杰.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專業學生八級測試漢英翻譯錯誤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5.
On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Grammar
-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College Translating Courses on the Basis of Corpus Studies
Wang Lan
(Scholl of Foreign Languages,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00, China)
On the basis of corpus studie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lating errors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grammar erros is one of the big obstacles when teaching translation. Thu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 though having been considered to be out of dat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hen combined with project method, task-based method and communicative method.
corpus study; error analysis; 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 project method; task-based
H315.9
A
1000-9795(2014)02-0371-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3-12-27
王 蘭(1980-),女,遼寧鐵嶺人,講師,從事翻譯方向的研究。
遼寧省“十二五”課題基金項目“高等院校英語專業本科復合型人才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