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亮
提 要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始邁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具有重要的社會治理價值,可以了解社會公眾的需求,掌握社會輿情與民意,并預測人們的各種行為,從而有效地預防和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同時,只有樹立大數據意識,培養優質數據分析人才,并建立起大數據管理機制,才能促進大數據的合理挖掘和運用。
關鍵詞 大數據;社會矛盾;社會治理
作者簡介姚 亮(1978—),男,中共江西省委黨校副教授,主要從事社會風險、社會矛盾與社會政策等研究。(江西南昌 330000)
最早使用“大數據”概念的是美國學者托夫勒,他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如果說IBM的主機拉開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數據才是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011年,EMC與IDC在“數字宇宙”研究合作中正式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同年,IBM、麥肯錫等眾多機構發布相關研究報告,有力地推廣了大數據概念的使用。
一、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一)大數據的含義
大數據(big data)或稱海量數據,用來描述和定義信息時代產生的巨量數據。麥肯錫定義為“大數據是指大小超出了典型數據庫工具收集、存儲、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集?!?研究機構Gartner認為,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就特征而言,大多數文獻總結為多樣性、海量性、快速性、靈活性和復雜性等特點。2也有研究指出,大數據是指大量、高速、復雜、變化不定的數據,需要用先進的方法和技術實現信息的收集、存儲、分配、管理和分析。3可見,定義大數據不能僅限于數據資源本身,其內涵應更為豐富和多元,既包括數據資源本身,又包括大數據的思維、分析運用的方式方法等,是各種要素的綜合。
(二)信息化帶來海量的數據
海量數據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副產品”而出現的,數據量越大信息化程度就越高。隨著互聯網、移動設備、物聯網和云計算的迅猛發展,人們每時每刻的舉動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并被記錄下來。據IDC監測統計,2011年全球數據總量已經達到1.8ZB,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總共擁有35ZB的數據量,增長近20倍。4這些數據絕大多數是“非結構化數據”,因而如何挖掘和使用是面臨的一個難題。一旦這些數據能得到有效分析和運用,必將對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
(三)海量數據的重要價值
當今世界的數據如此巨大,就像一處資源充沛的礦藏,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和機會,猶如“未來的新石油”。如今,人類可以“分析和使用”的數據在大量增加,通過這些數據的交換、整合和分析,可以發現新的知識,創造新的價值。5預測人類的行為,這在以往時代是無法想象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在大數據時代,這種研究和預測變為可能。海量數據的背后是人類行為的數據信息,通過先進的技術工具使之可以系統地、規?;卣瓶兀瑥亩莆找粋€人的行為軌跡,并從中探尋其活動規律。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海量數據的挖掘是以足夠出色的技術和足夠強大的分析能力為基礎的。
二、大數據在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中的作用
大數據的挖掘和運用包括兩個側重點:描述性分析,主要是針對過去,揭示規律;預測性分析,面對未來,預測趨勢。6這些對于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都是至關重要的。
(一)了解社會公眾的需求,實現社會矛盾的源頭治理
了解并滿足公眾的需求是社會治理的核心理念,社會治理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并滿足公眾需求的過程。從矛盾的根源來看,政府不了解社會公眾真正的利益訴求,無法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務和產品,由此引發的矛盾糾紛日益增多。無疑,發現、維護和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是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一條重要途徑。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做到:公眾需求分析,滿足公眾合理需求,避免公眾需求傷害。7而大數據對于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通過數據分析,可以了解社會公眾的各種需求,從而為政府采取措施來滿足公眾的需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此化解社會矛盾。
(二)掌握社會輿情與民意,促進社會矛盾的動態治理
在大數據時代,“由多元個體組成的社群通過互聯網等新媒介對于人們想什么或者怎么想具有重要作用”。8當前,各種社會化媒介的信息傳播具有高匿名性、低成本、速度快、影響廣等特點,自然就成了社會輿情和民意的重要載體,普通民眾可以利用各種新媒介記錄他們的思想、行為及情感,由此產生了海量的數據信息。這些海量的數據反映的是社會輿情和民意。這是信息時代現實社會與網絡空間深度融合的產物,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很多規律性信息。9無疑,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和運用,可以掌握社會輿情的動向和民意情況,從中可以探尋社會矛盾發展演變的軌跡,有助于在動態的過程中實現社會矛盾的治理。
(三)預測人們的各種行為,防止各種集群事件的出現
從了解需求到掌握輿情,再到預測行為,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然而預測人們的各種行為是重要目標,是分析大數據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大數據是人類各種行為的顯微鏡,各種行為和社會狀態被廣泛記錄,對它的管理和分析可以產生巨大的社會治理價值。一方面,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提取和整合,進行相關性的分析,可以從中了解和滿足需求,并促進社會成員之間的合作,從而降低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運行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從中探尋出事件相關者的行為規律,進而精確地預測其后續的行為,從而為有效預防和化解集合行為獲得第一手資料和第一時間。
三、合理運用大數據促進社會矛盾的預防和化解
大數據能否得到合理運用直接關系著社會治理的效果。對于處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要學會合理運用大數據,以促進社會矛盾的有效預防和化解。
(一)樹立化解社會矛盾的大數據思維
海量是大數據時代的重要特征。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和普及,人類社會的數據規模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這些海量數據對于社會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然而,當前我國存在諸多制約使用大數據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大數據意識。當務之急,就是培養公共管理人員的大數據意識,學會運用大數據為社會治理服務。首先,要重視數據的收集和積累工作,為實施大數據戰略做準備。其次,要重視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探尋數據間的相關性,從中找到隱藏在數據背后的規律性信息。再次,要將數據的處理分析結果轉化為政策決策,更多層面地依賴數據進行決策。
(二)培養優質數據分析人才
數據分析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性,已越來越被政府和管理部門所認知。然而駕馭數據的能力并不那么容易獲得,數據分析人才的嚴重短缺,已成為社會治理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這在社會領域尤為突出,目前社會管理類的數據分析師相當匱乏,難以適應社會治理的需求。為此,要加快培養優質數據分析人才:出臺相關政策法規,為數據分析人才的成長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培養和激勵數據分析人才的成長;加強專業培訓和業務指導,培養起一大批社會管理類的專業數據分析師。
(三)構建大數據管理機制
要有效利用大數據,切實提升社會治理水平,還要建立起一整套挖掘數據、分析信息、運用信息的大數據管理機制。具體而言,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其一,建立信息收集機制。從對各種矛盾沖突分析看,事件在發生時或之前,會出現各種相關的信息。如若建立了信息收集機制,就能及時捕捉這些苗頭性信息,可以為管理部門的決策提供重要信息,進而有效化解即將發生的矛盾沖突。其二,信息分析處理機制。現代信息傳播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信息的巨量化和碎片化。要使大數據真正發揮出價值,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數據綜合分析利用體系,對大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再次,建立信息公開機制。收集、處理分析大數據的前提條件是各種數據真實、準確地公開。因而需要逐步放開數據,在更大范圍上實現數據共享,以滿足公眾的知情權。
參考文獻
1美Bill Franks.駕馭大數據M.黃海等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2馬琳.大數據時代下的社會管理創新J.領導科學201323.
3李盛明.大數據戰爭:即將到來的全球數據革命EB/OL.光明網科技2013-01-21.
4韓遠飛.大數據?押未來發展前景及策略分析EB/OL.中商情報網2013-02-04.
56涂子沛.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以及它如何改變政府、商業與我們的生活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7王雅君.圍繞公眾需求強化社會管理J.紅旗文稿201219.
8高憲春.新媒介環境下議程設置理論研究新進路的分析J.新聞傳播與研究20111.
9鄔賀銓.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J.求是20134.
責任編輯:劉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