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華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特別是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極大的改變了以往的教育教學模式,新課標的實施,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傳統的填鴨式教育狀況已不再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學習的主動性 學習興趣 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c)-0254-01
經常聽一些老師不斷抱怨學生課堂上不夠積極,與老師配合差,課堂氣氛不夠活躍等。那么這種課堂的教學效率就很差,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影響知識、技能掌握和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學習上的內在動力。教學中激勵、喚醒、調動學生的這個內在動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這就越來越需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構建和諧課堂呢?主要有以下3點。
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冷落“后進生”,不偏向優等生,構建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
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創設愉快、和諧的教學的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新穎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必要手段。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起著重要作用。
如果教師只把學生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獨斷獨行,不進行和學生的有效交流、合作,整天“有好心,沒好臉”,學生就不愿意聽你的課,即使教學中學生覺得自己的問題很嚴重也不會和你交流的。更不要說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了。
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命令主義和“唯我獨尊”的傳統觀念。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熱愛、信任、尊重和理解學生,在下課后主動找課上積極性不強和有進步的學生談心、交流。多鼓勵他們,是他們明白老師對他們的表現很滿意,讓他們有自豪感。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智慧潛能調動起來。同時學生也會覺得老師是可以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才會尊重、愛戴、理解老師,并把老師的課堂要求按時按量完成。教師的主動性、時效性、講課激情也會被調動起來,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更加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教師要同學生進行適時的心理溝通,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課下同學生溝通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環境”。學生的興趣、信心、學習動力等都與其“心理環境”是緊密相連的。是推動學生進行積極、主動、自主、持久的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因此,教學過程中營造學生良好的“心理環境”,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要從以下方面注意。
2.1 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的意義
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原動力,是推動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強大的精神支柱。教師可以通過往屆學生的實際案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并通過社會實踐讓他們明白學習的意義。通過這些活動把學生的學習意義和目的聯合起來,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主動性。從而來實現自己的教學目的,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去努力學習。
2.2 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平時學習生活中最活躍的心理成份,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要因素和內在動力。尤其初中教育階段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要注重和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避免出現偏科和調課現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習效率,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
2.3 多鼓勵學生,使每位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
教師在課堂上授課時,要重視學生的表現機會。不能把回答或提問問題的機會都讓給優等生,要優等生、后進生、上進生兼顧,教師要對遇到困難、差錯、失誤的學生進行鼓勵,不能用冷淡、責備、不恰當的批評去解決。這往往是學生產生厭學的重要原因。使學生自信心大大削弱,一旦自信心崩潰,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也就無從談起了。也就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了。
3 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造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盡量把多余的時間留給學生,并努力創造一個自由開放、充滿活力的課堂環境;給學生多一點的表現機會,把應由老師去發現的問題交由學生去探索、發現并形成小組討論。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愉快而興奮的心境,改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1 設立互助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以班級為單位,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或由學生自己組成小組,共同學習,并相互監督,但各小組要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形成小問題小組內解決。優等生幫扶后進生,中等生向優等生靠近的良好學習環境。
3.2 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教師在課堂授課時,要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習習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3.3 安排合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學習競賽活動
這個可以通過小試題測驗或模式考試來測試,可設立獎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測評,調動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學習的主動性。
4 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素質教育不只是對學生來說的,對于教師更是要求嚴格。只有教師具備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才有可能使自己教的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藹的教態、整潔的板書,淵博的知識,激情的語言這些都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教師更應從多媒體教學,時政要聞、網絡語言等方面積累自己的知識。這些都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本條件。
準備充分,要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要求
一是學生的準備,教師在進行新課文授課時要提前告知學生需要注意哪些東西,讓學生提前預習,并在預習中發現問題,學生只有做好了充分準備,聽課效率才能提高,在課堂上才有充足的底氣,發言的資本。
二是教師的準備。上課之前教師要跟學生進行充足的交流,對不同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教材更要把握好要點、難點,能讓學生自己課堂上自由談論解決的問題不能自己先進行講解,要利用好多媒體教學,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影響知識、技能掌握和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學習上的內在動力。教學中激勵、喚醒、調動學生的這個內在動力,是上好專業課、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誠然,以上僅僅是擇其要者而略加論述,在職高專業課教學中如何切實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還需要進一步去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 劉玉術.走進新課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4.
[2] 劉秀引.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M].中小學教學參考,1999:21.
[3] 朱永新,楊樹兵.創新教育論綱[J].教育研究,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