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婷 陳琦昌
摘要:在西方文化及攝影技術的影響下,我國當代時裝攝影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逐漸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創意風格,同時又存在些許瑕疵。針對平衡女性時裝攝影的藝術性與商業性,當下對西方時裝攝影的學習仍處于表面,以及在給女性消費者營造夢幻消費的同時,引領部分女性在變得更美的過程中找回自信這一問題,是我們當前應該思考的。
關鍵詞:女性;時裝攝影;瑕疵縱觀時裝攝影發展的百年史,時裝攝影不僅履行了自身的功能職責,也將更多的社會文化特征融入其拍攝主題中。攝影風格因時代的變遷而發展,但創新仍是時裝攝影的靈魂。攝影家馬丁·芒卡西說:“要想拍到好照片,不管任何題材,最重要的是拍攝背后必須要有你的想法和概念,照片要說什么,這是一個心智問題。”隨著女性主義、女權主義的發展和中國教育資源的普及,中國女性享受到了平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機會,同時提高了女性的職業競爭能力,使當代中國女性得到經濟上的獨立,讓更多的女性成了主流消費者。現在大多數女性希望能將柔美、陽光、智慧、自信以及母性美集于一身,于是各大雜志競相改變自己的風格定位來迎合女性消費者。雖然一些雜志和節目為女性在生活和消費上提供了大量的有利信息,也關注到了女性的魅力、獨立及自信,但是從女性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些雜志風光的背后還是存在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我認為在當代女性時裝攝影風潮中存在以下瑕疵。
(1)當代時裝攝影作品中的女子完全看不出現代所倡導女性該有的自信、獨立等特征,反而看起來更加的弱不禁風。攝影師和時尚編輯利用如何幫助女性追求自信、獨立以及提升其社會地位和形象等等口號大做文章,但如若真心關心她們在社會中的處境,他們所合作的模特應該是思想成熟、有閱歷、聰慧、能講完整句子、有文化涵養的女性,而不是一味表現搔首弄姿、浮夸、做作的女子。與現在的攝影師相比,過去的攝影師更加傾向于自信、聰慧、成熟的模特。介于這樣模特拍攝下的作品,女性消費者想到的是成為作品中那樣有理想的女性而不僅是想穿表面的衣服。
(2)時下,女性成為主要的消費者,為了一味地吸引她們,攝影師擬定的拍攝主題呈現單一化現象,即僅以打造當代精致女性和都市職業女性為主。所謂打造“精致女性”就是擺脫傳統的相夫教子,追求輕松自在、無拘無束、消費式的生活,結交社會各方面的朋友;關注各大時裝周,隨意搭配服飾,只要自己喜歡,不在意他人眼光;品嘗各地美食對美容了如指掌。這相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女性,雖光鮮亮麗卻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更加擔待不起時代所賦予女性的重任。如果現代女性接受了這樣的生活,那么她們將面臨的是雖擺脫了傳統家庭的生活瑣碎但卻難免會陷入時尚消費的漩渦而難以自拔。
而另一主題“都市職業女性”,則是要學會如何權衡家庭和事業,展示并肯定女性對事業的追求和對獨立的獲取。以場景搭建和模特展示時裝來表述自身的聰明睿智、優雅從容、心高氣傲,證明自己擁有與男性相同的社會競爭力和社會地位。這些展示似乎表示女性只要擁有這樣的幾個特征便是成功的美麗的,殊不知這樣的成功來的過于膚淺。在這個快速的讀圖時代,攝影圖像攜帶著思想意識的信息,他們循序漸進地塑造著文化理念、價值觀和處事態度。她們看多了某種圖片會得出自己的結論。尤其是如果圖片中的某些社會側面沒有被表現出來,那么,很可能是因為它們沒有受到重視或者對文化具有負面價值。生活在現實中的女性大部分審美標準會向圖片信息看齊,這樣的結果或許會是商家以及編輯所希望看到的,然而真實生活的我們既然已經擁有區別于傳統女性自信、獨立的特質,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扮演好自身的家庭、社會角色,更出色地承擔家庭、社會責任,而不是讓自己停留在無休止的消費和被簡化的生活中。
(3)當代的時裝攝影作品商業氣息濃厚,對于西方的作品借鑒僅處于表面。在時裝攝影中,商業性成分處于無可厚非的地位,但是作為一門藝術而言,時裝攝影的藝術表現也不能被排斥,時裝攝影的商業性與藝術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優秀的時裝攝影作品往往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他能借助藝術性提高服裝的品位,吸引觀者對作品內容的注意,從而達到宣傳的目的。有人說如今的時裝攝影師把自己當成了藝術家,而他們“名利兼收”的前輩們卻把它當成養家糊口的工具。為摒除以上三點瑕疵,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培養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時裝模特。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模特進入中國市場,部分攝影師和商家也更傾向于使用外模。為了讓本土時裝模特在本行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提高自身競爭力。中國模特行業相較于西方仍然落后,但是中國也不乏頂尖超模(如劉雯、呂燕、何穗等)。現今職業時裝模特僅僅只具備高挑的身材、美麗的面孔是不足夠的,必須要具備文化素質、自我個性、表演張力、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藝術修養。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礎,能更好地理解服裝設計師的意圖,在拍攝過程中也能與攝影師有更好地交流,以便更好地將服裝設計師的思想傳達給消費者。
2)攝影師需要提高自身在技術和藝術上的修養,同時要組織一只強大的攝影創作團隊。在中國眾多女性消費者中,僅少部分能夠接近攝影師們設定好的角色包括發型服裝搭配等一系列造型,大部分女性還是只能成為夢幻消費過后的普通老百姓。現今很多時裝攝影師是從其他攝影門類轉行過來,對于時裝攝影的精髓仍然有目光不獨到的地方,所以新進攝影師要在提高自身修養的過程中要創立自身獨樹一幟的拍攝特點,不能夠隨波逐流。在領導攝影創作團隊在進行主題策劃時,不僅要考慮如何使廣大消費者心甘情愿地購買,更要考慮的是對大眾有實際作用的內容。在統籌各部門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展示出攝影師個性化的表現方式,靈活利用構圖、光影、色調等來呼應所要表現服裝的高品質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用明快、簡潔、通俗的風格來詮釋時裝的實用性。策劃過程中最重要的創意仍然需要攝影師來想象,但對于時裝攝影來說只有想不到的場景,沒有做不到的。
3)構建時裝攝影作品優秀與否的評價體系。雖然時裝攝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是理性和感性上的一個劃分,但依舊可以嘗試構建時裝攝影作品優秀與否的評價體系。構建一個良好的評價體系對于消費者來說起到觀賞參考標準的作用。消費者在購物時會注意服飾品牌的宣傳海報,在觀賞時會自我總結,這一品牌的服飾是處于怎樣的檔次。對于非一線的攝影師來說,在對待普通服飾拍攝時具備拍攝參考標準,讓非高端的時裝在經過拍攝處理之后走上高端的道路。我們在追求時裝攝影的商業價值的同時更要注重其藝術性,優秀的時裝攝影作品就是摻雜商業元素的藝術攝影。
近年來,中國時裝攝影師受西方攝影思潮的影響,將西方對拍攝女性時裝的構思運用于中國女性身上,用同樣的一種方式所展現出來的效果進行對比,卻發現兩者間有著天壤之別。要區別對待中西方女性,在植根于“本土化”的基礎上,努力學習和借鑒西方時裝攝影文化的精髓,才能在共生中不斷發展。參考文獻:
[1] 周思佚.石山雜志對女性消費的影像[J].青年記者,2009(21).
[2] 石志民,周鄧燕.時裝攝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特里·巴雷特.影像藝術批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