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生 鄒曉夫
摘要:丹培拉是一個古老的畫種,準確地說,在文藝復興之后就比較少見了,現代丹培拉中很多都是模仿古代材料中的特性找到的一種新型的畫法,在傳統丹培拉之上進行改進,因為傳統材料存在不足。而醇酸樹脂是一種比較可靠的新型材料,我將醇酸樹脂結合其他材料制作丹培拉乳液和油畫底層有了新的啟發。這為進一步研究丹培拉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關鍵詞:丹培拉;醇酸樹脂;改進;材料;啟發1什么是丹培拉
丹培拉跟純油性繪畫有一定的區別,準確地說,丹培拉繪畫應該是一種混合畫法,跟純油性油畫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用慣了純油繪畫再畫丹培拉繪畫會感覺有些不適應,特別是白色用起來,有很大的差異,這種自制白顏料干燥起來很快,乳液調制的丹培拉白色顏料跟其他色相的顏料混合的時候總有一種粉氣,而且混合的時候總有一種融合不了的感覺,顏色的控制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掌握。但是,完成一整幅作品花費的時間并不能縮短,丹培拉繪畫在材料上最大的特點就是乳液的配置,乳液是一種多水而不透明的乳狀混合物,含有油和水兩種成分,多使用蛋黃或全蛋為乳化劑,然后打入適量的亞麻仁油和樹脂油。在乳液中,油分子穩定地分散于水中,兩者結合可以得到一種強有力的乳濁液,將這種乳濁液調和色粉加水稀釋描繪于畫面,數秒鐘后就能變干,隨著時間的推移結膜、變硬,堅韌牢固不再為水所溶。歐洲古代畫家發現并運用了乳液的親油親水性,發明了丹培拉繪畫。除雞蛋丹培拉外,還有水膠丹培拉、干酪素丹培拉等。
2傳統丹培拉材料的缺點
油畫材料的耐久度是一個要考慮的重要問題,用雞蛋清調配的乳液有一個弱點,干燥之后變脆,容易發裂,這樣是危險的,我曾親眼看到一幅丹培拉作品,繪制不到幾個月居然開裂。一般要想保持較長時間,丹培拉要繪制在木板或是背面有木板黏合的亞麻布,這樣以免亞麻布的收縮或是油畫背面的頂撞引起開裂,但是用木板又比較笨重,如果是用醇酸樹脂調配的乳液進行繪制那么其柔韌性大大提高,對于畫面的保持是有利的。雖然丹培拉有一定的覆蓋力,但是其干燥速度太過快速,干燥太快不利于顏色的銜接,就如同水粉顏料干燥速度太快,不利于顏料的銜接過渡。油畫干燥速度太慢也不利于油畫制作時的便利。而醇酸樹脂材料相對于傳統干性油繪畫干燥速度要快,相對于丹培拉干燥又慢一點,干燥速度適中比較適合油畫的操作。
3醇酸樹脂材料特性的優勢
1976年,英國溫莎牛頓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種繪畫用醇酸系列的產品(干性油醇酸樹脂),溫莎牛頓公司生產的這種醇酸樹脂媒介,漢語通常稱呼此種產品為力克,又名“立坤”或是“麗坤”,是現今一種新型油畫媒介。實際上醇酸樹脂的柔韌性是相當的不錯,相對于傳統媒介它沒有那么的硬,它既不屬于硬樹脂也不屬于軟樹脂。如同司徒勇所認為的,麗坤用量的增加,雖然增加了其干燥性,但是其結膜的強韌性足以抵擋底層顏料在相對緩慢干燥過程中所引起開裂的危險性因素。這完全是因為醇酸樹脂干燥后結膜結實才能做到的,媒介的干燥氧化速度要比顏料的氧化速度快,醇酸樹脂與顏料混合后這種氧化速度會變得更加快。醇酸樹脂不是含量越高柔韌性就越好,油畫色層的后一個階段都要比前一個階段要相對肥,讓畫面更加的牢固,依靠的是覆蓋粘附力的增強,而醇酸樹脂之所以結實是由于醇酸樹脂張力統一,這是醇酸樹脂的個性。醇酸樹脂粘度適中,顏色飽和度也能很好地保持,丹培拉的效果是柔和的,而醇酸樹脂丹培拉凝固有韌性。這也是為什么現代有些油畫修復專家用醇酸樹脂來修復油畫的原因。干燥速度與肥瘦的張力均衡,形成了醇酸樹脂的優勢。
4醇酸樹脂配制丹培拉乳液
乳液的配置離不開樹脂,干性油,揮發性油,乳液的配置沒有一種特定的唯一材料配方標準,只要是材料能到達一些特性要求就行,關于丹培拉乳液,討論了一些乳液的配比成分,蘭貝赫曾經開玩笑說:“凡是能黏結的東西都可以用來作畫”這句話幾乎成了真理。醇酸樹脂同樣可以調配這種乳液,用一份醇酸樹脂、半份亞麻油,再加入兩份水,依次加入干凈的空瓶中,然后搖晃均勻,就可以了。相比達瑪樹脂醇酸樹脂沒那么粘稠,在調制的過程中揮發性油的比例可以少加一點,原因是傳統達瑪樹脂比較粘稠,但是實際繪畫過程中粘稠過大會導致畫筆無法拖動,加入一定量的揮發性精油,能起到稀釋作用,另外還能加強揮發干燥速度。也就是說,在乳液的調配中醇酸樹脂跟其他油的比例來講稍微大一些,在畫底的試驗中,醇酸樹脂同立德粉和鈦白粉可以很好地混合,而且干燥速度較快,所以同樣可以運用醇酸樹脂調配這種媒介或者是做底子。
5醇酸樹脂與丹培拉罩染
很多人繪畫的時候認為丹培拉就是一味地去罩染,認為染就是丹培拉,這是一個誤區,罩染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塑造優良的底層,很多人還沒有把底層塑造充分就開始不動腦筋的罩染,這樣直接導致畫面油膩,不厚重,什么顏色都往里面罩染。一般在需要罩染的地方可以用肥皂水清洗一遍,因為肥皂水類似乳液的性質,在馬克斯·多奈爾的技法升級中提到過肥皂丹培啦,因為肥皂丹培拉對畫面的影響比較小,還能去掉多余的油脂,也方便去除,有的人也使用洗衣粉來清洗要罩染的部分,清晰的時候用手指、干凈抹布或餐巾紙都是可以的,罩染的章法并不是很固定,關鍵在于形體的塑造,如果染多了會很平均和損失部分細節,有的人畫的是筆觸的油畫,再畫一些平整的油畫會覺得不適應,在人物面部的過渡地方是硬畫出來的,是軟毛筆掃皮一下,但是這樣會少一些微妙的變化。一味地用白色進行覆蓋,認為罩染失敗后不正確,繼續罩染,結果顏料越來越厚,越畫越費勁,這完全是因為丹培拉白色的依賴心理造成的,就如同寫字寫錯了就用涂改液來進行掩蓋一樣,要知道白色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靠色層反光起到的作用,從而產生“光學灰”。
油畫是講究肌理的,在古代畫家的畫作中能看到他們這些作品的肌理非常講究,丹培拉的白色運用不僅僅是在色層上產生神秘的光學灰,同時這種有粘附力的白色很容易產生一定厚度的肌理,這是丹培拉另一個魅力所在,而有的人就是無規則地亂畫,造成肌理的失調,適得其反,不會畫出好的肌理干脆就不要畫肌理,直接將顏料色層抹平整就可以了。參考文獻:
[1] 姚爾暢.畫材料與技法[M].安徽美術出版社,2008.
[2] 多奈爾.清華大學出版社[M].楊紅太,楊鴻晏,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 孫韜.古典大師油畫技法[M].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
[4] 杰里米·高爾頓.油畫技法[M].黃超成,劉暢,譯.廣西美術出版社,2012.
[5] 劉溢,司徒勇.六胖子油畫技法[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作者簡介:王相生(1964—),男,黑龍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油畫(傳統油畫及材料研究)。
鄒曉夫(1988—),男,湖北黃岡人,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傳統油畫及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