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
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東礦黨委通過將黨的先進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來引領礦井發展,解放思想、兼容并蓄、腳踏實地、不斷創新,充分發揮思想政治保障優勢,探索出了一條以文化創新助推礦井科學發展的興企之路。
一、實施背景
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礦黨委不斷解放思想,拓寬思路,與時俱進,在各方面謀求創新,為礦井發展提供了支撐力量;為解決制約礦井科學發展的瓶頸問題,礦黨委立足于客觀實際條件,積極發揮創造力,為礦井發展開辟廣闊的道路;加強黨的先進文化在實踐中的應用,為企業科學發展的思想引領和智力支撐。
二、實施過程
(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文化創新引領礦井不斷發展。
礦黨委始終堅持以思想創新引領發展,貫徹落實集團公司、股份公司企業文化理念,匯聚出了具有邢東特色的“精彩文化”,為礦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引領和保障。
礦井發展需要創新思想做支撐。建礦之初,礦黨委創新思想,提出了“三新、三敢、三高”的理念(新思維、新思路、新創意,敢超前、敢探索、敢創新,高標準、高效益、高科技),為礦井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礦井初具規模后,又提出了打造“安全高效、科技創新、生態文明、和諧幸福”的現代化礦井的理念,礦井發展目標更加明確,發展平臺更加開闊。黨的十七大召開后,認真貫徹落實王社平董事長“企業發展惠及職工”的理念,做出了實施“四區兩化”、打造“十個一樣”的目標,礦井的發展建設實現了突破性進展。
礦井發展需要遵規守道做保障。科學發展,就是要實現人、社會、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只有遵規守道、才能天地人和;只有科學發展,才能政通人順。尊重地處市郊,緊鄰村莊,且煤資源埋藏深、地壓大的客觀實際,礦黨委制定了“依靠科技進步,打造生態礦山”的發展思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解決發展的難題,致力于打造環境好、效益高的現代化綠色礦山。
(二)繼承創新、學以致用,以文化創新促進職工素質整體提升。
邢東礦黨委在安全生產與職工教育的實踐中,大力弘揚“孝”、“德”、“善”等傳統文化理念,職工的素質水平大幅提升。
以“孝”保安全。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當做保障安全、提升職工素質的重要工作來抓,實施了“四情四心”親情教育,開展了全員學習《弟子規》活動,讓職工明白了因為有孝,才能激發責任心,進而保障安全、家庭幸福。同時,結合“感恩母親”、“夫妻安全承諾”、同唱《安全歌》、親情歌等活動,理順了個人、家庭與企業三者的相互聯系,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
以“德”聚合力。堅持增強黨員干部的“本領”,大力實施“以德治企”戰略,推行“領點評”學習模式和“聽看讀說寫用查”“七字循環學習法”,提倡黨員干部學習“五力”(觀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親和力、執行力),堅持“兩創”(創新和創造),做好“兩結”(團結和總結),職工群眾做到“三勤三福”(勤思、勤想、勤實踐,吃屈、吃虧、吃苦都是福)等,同時,還將精選的經典格言、哲理短信、文化理念等印制成《人生的64個感悟》等小冊子,提升干部職工的素質和意識。
以“善”揚正氣。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大力弘揚“善”文化,推進“善行礦區”建設,開展學習雷鋒、志愿服務、慰問幫扶等系列活動,打造出傳統文化長廊、勞模廣場、雷鋒廣場、“國學墻”等教育場所,在井下建設“文化大巷”、“文化陣地”等,使職工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善”的力量。
(三)以人為本、服務職工,以文化創新深化礦區和諧。
礦黨委堅持企業發展惠及職工的理念,推進實施“四區兩化”建設,完成了生態園改擴、建設停車場、職工工作服公管,架設“連心橋”,在井下打造了-760精品大巷,開通了平巷人車等工程,職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幸福感和自豪感大大提升。從互利共贏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共治共建共發展”發展方針,舉辦“村企和諧表彰會”、“村企聯誼會”、“六一”助學、“金秋助學”“陽光幫扶”等活動,營造了和諧的周邊關系。
三、實施效果
礦井各項事業不斷跨越發展。邢東礦產量從60萬提升到125萬噸,再到600萬噸(2011年接管了內蒙古張大銀煤礦),實現了跨越發展,企業利潤達到4個億,連續安全生產七周年以上,礦井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原河北省委書記張云川、國家安監總局駱琳等各級領導到礦視察時,均給予了高度評價。
綠色礦山建設成績顯著。在礦黨委的領導下,先后創新實施的矸石充填、高水充填、大地壓支護等一系列重大創新項目,不僅緩解了由建下采煤造成的地表沉陷、房屋開裂等一系列問題,并且置換煤出了更多的煤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同時,積極解決污水、粉塵、噪聲等問題,并增加綠化面積,礦區“三季有花、四季有綠”,榮獲“全國綠化先進單位”等稱號,成為全國生態礦山建設的典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