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王保利,回族,現任邢臺市威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校長,中共黨員。威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是經省交通廳批準的定點學校。自1985年辦學以來,為社會各行業輸送了數萬名合格駕駛員,多次被有關部門評為先進學校,為促進威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多次榮獲優秀駕校之稱。
一、立文化、強責任,為社會輸送優秀駕駛員
“用責任確保安全”是威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的靈魂,王保利校長帶領全體工作人員以“認真執教,刻苦鉆研”為原則,為每一位學員提供更好的練車環境和練車機會。為使駕校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王校長組織相關人員反復研究討論,有時還走出去學習其他單位的先進管理經驗,并根據自己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威縣駕校各項規章制度》。在執行制度時,他秉公執法、不循私情,面對不良現象如酒后駕車、“吃”、“拿”、“卡”、“要”,以工作之便謀私利等現象重拳出擊。他一身正氣、剛直不阿、不屈不撓的精神,使那些歪風邪氣一掃而光,在群眾中樹立了極高的威信。他還制定了教練員“十要”、“十不準”、“十嚴禁”,對教練員進行了一系列的業務培訓與職業道德培養,強化了約束管理機制,規范了教學行為,使教育駕校的“求實務實、廉潔教學”的工作作風名揚邢臺。
二、以質取勝,努力打造邢臺第一品牌
質量是生命線,也是立校之本,抓住質量也就抓到了競爭市場的發展空間,抓住質量也就抓到了打造品牌學校的基石。王校長抓質量在重視結果的同時更重視過程。
2001年5月份,校長王保利想方設法籌資近200萬元,在縣交警大隊東側投資百萬元,建起了一所占地40畝的嶄新學校。投資50余萬元購買了十幾輛新型教練汽車,投資30萬元創建了模擬教室,微機室。2009年,王保利為了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主動讓出地處黃金地塊的威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2013年新建成的駕駛員培訓學校和邢臺市公安交警支隊機動車駕駛人考試場威縣分場,占地80畝。如今的威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各種規章制度上墻,寬敞的教室內汽車機械構造電教板圖文并茂,學員檔案井然有序。贏得了縣、鄉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贊譽,由此也為他打造邢臺第一品牌夯實了基礎。同時,他以培養過硬師資隊伍為質量基本前提,以科學規范教學為質量基本基礎,以科學安排管理為質量基本保證,求實務實培養了一支理論基礎扎實、業務過硬、技術高超、事心強的精英師資隊伍。
三、以培養優秀駕駛人為畢生事業
王保利校長,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責任先導”的管理理念,強調學員的人身安全是駕校的未來。以他為首的師資隊伍能針對不同類型的學員因材施教,并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方法教學。學員從上車的基本動作以至駕車的全部要領,教練員都能親自標準、熟練、規范地示范操作,使威縣駕校的學員都能既快又牢地掌握駕駛技術。由于王校長對教學質量一絲不茍,常抓不懈,使威縣駕校的教學質量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穩扎穩打的教學管理和對學員高度負責的態度與工作精神贏得了學員的好評。贏得了上級主管部門及社會的普遍好評。數十年來,威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先后為社會輸送了大批的優秀駕駛員。在此期間,王保利校長積累了大量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帶領著駕校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峰。在今后的工作中,王保利校長表示將依靠自己的努力,打造品牌駕校。為社會培養優秀的駕駛人是他畢生的事業。
四、愛心回饋社會
王保利校長常說“奉獻精神”是一種愛。自2000年以來,王保利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活動,先后為敬老院、清真寺、孤寡老人、殘疾人、農村特困戶、下崗貧困職工,慰問當地武警官兵,捐款送物。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王保利聞訊積極主動獻愛心,為災區捐款。2010年為玉樹捐款。一次又一次向社會公益事業資助捐款,奉獻愛心。2010年,被邢臺市委、市政府授予“愛心公益事業者”榮譽稱號。2012年,被威縣縣殘聯授予“扶殘助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