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育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新、更完善的要求,體育教學也面臨新的挑戰。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增強學生體質不在是唯一的教學目的,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全方面的去培養學生,為學生的今后發展打下結實的基礎。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35-01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作為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一種基本形式,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體育的課程標準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所以我們每節課都要有不同的課題創新,用新鮮的事物來吸引學生,讓學生由內而外地體會到運動的樂趣。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體育和其它科目一樣,都必須要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學習,教學才會取得實效。學習興趣是指對學生活動所具有的愛好和追求的心理傾向,它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大腦處于高度興奮,造成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態。因此,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等特點,教學中教師可采用游戲、測驗、比賽等多種多樣的競技形式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1000自然地形跑》一課時,教師可運用競賽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全程跑、結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500米處的報時跑,1000米全程計時跑以及200米×5往返跑等。此外,教師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跑步姿勢和準確的動作示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學生也能學到知識。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宗旨,讓小學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1、課堂導入教學法
課堂導入是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在上課開始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通過一些教學手段來巧妙的引入新課。課堂導入,它好比一場戲劇的序幕,要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求知欲,誘發出最佳的心理狀態。我在導入課堂時(課的開始準備部分),無論從場地的布置、學生活動的隊形、活動的內容以及組織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時內容,因地制宜的為學生創設一種富有激情、新穎的外界條件。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讓學生有機會去思考、去創造,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組織方式既誘發了學生的練習激情,又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課能順利進入運動技能狀態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方法。體育課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教師不僅要備課,設計教案,還要充分地了解學生,根據學情隨機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讓學生自己組織一些課的內容和課外活動,充分展示體育特長生的指揮才能和組織活動能力,例如,在教《跳躍》這一課時,我將其設計成到“森林公園”游玩這一情境,在“森林公園”里貼上一些小動物圖片,并為同學們準備好動物頭飾,把墊子作為“小河”,在“河面”上畫上小魚,學生可以自由跳躍,自由玩耍,但學生的動作一定要規范、標準。這樣的布置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游玩“森林公園”中體驗到練習的快樂,掌握了運動技能。在常規訓練和具體練習中,教師可適時地講解、示范和糾正動作,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主參與,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們,在學生掌握基本的要領和技能后,教師要機智的點撥,引導學生充分想象,啟發學生采取什么辦法較快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
3、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它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又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低年級體育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的好幫手。體育課中使用游戲法,既可以激起學生的運動熱情,又可以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如“沖過火力網”,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給予一定難度的活動,對取勝的小組給予表揚,以后又多次分組,打亂學生的組合,使多數學生都有取勝的機會。游戲過程中,學生在為小集體努力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集體團結氣氛感染,在同伴的鼓勵和影響下,當發現自己的小集體處于不利地位時,那種渴望勝利和榮譽的心理就會促使他們去努力、去爭取。學生的學習熱情不知不覺就得到激發,也培養了他們堅強的意志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把游戲貫穿于體育的始終,滲透在課堂的各個環節,既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又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科學評價孩子的表現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實施全面評價機制,注重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相互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能力的提高,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片面的用“好”和“壞”來評價學生,教師應主要通過言語和非言語的方式向孩子傳遞贊許和反對的信息,而孩子則通過心理體驗來接受教師的意圖,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評價方法為主。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不斷研究、探索、完善,選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使體育課堂朝著科學化、現代化教學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易曉,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樂動學”[N],黔西南日報,2009 [2] 龍感湖總場小學,朱俊輝,做好小學體育教學“教”與“玩”結合文章[N],黃岡日報,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