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平
摘 要:班主任工作抓的好與壞,他直接關系到整個學校的教育和教學工作的全面地、正常地開展,也關系到整個學校教育教學的成敗,更重要的是關系到能否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班主任;教書育人;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170-01
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系班上任課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和家庭和社會的橋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體會到,教育是否成功,取決于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毋庸置疑,管理好一個班級作為其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是需要講究、摸索和總結技巧的,而諸多的技巧就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經常重復的運用著,他需要我們去總結、去提高。筆者連續擔任過近三十年的班主任,要真正成為一名好班主任須努力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為人師表,以身示范
要成為一名好班主任,必須是一位好教師, 班主任在組織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定會向學生提出要求做什么,那么班主任自己首先則應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去感化學生。如像要求讓學生不遲到、不早退,班主任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當班主任的也應首先做到。要知道,班主任的一舉一動,哪怕不起眼的小事,也會無形中影響和感染自己的學生。只有學生在內心深處敬佩你,愛戴你,信賴你,你才會成為有威信的班主任。有威信的班主任,工作起來才會順利,才會得心應手。所以,能夠先身士卒、以身作則的班主任面前,學生很快就能意識到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二、慈母形象,奉獻愛心
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是他們崇拜的偶像,要想使學生聽老師的話,首先要讓學生喜歡老師,老師應給學生真摯的愛,像慈母一樣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班主任對學生心中裝有愛心,你就會自覺主動地去親近了解學生。你不僅可以解學生的所作所為,還可以了解到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在自己的學生面前,我們應切記常把臉吊起來,不給學生好臉色。在這樣的班主任面前,一時聽話,是因為恐懼你,不敢胡來,并非心悅誠服得聽從你的要求將你的要求化為行動。記得我年輕的時候,自己較單純幼稚,沒有工作經驗,班主任工作更不用提了。但是那時校領導卻把一個“差”交給我。說實在的,無論是學習還是紀律,這個班都是最差的,害怕極了。但還是鼓起勇氣面對現實。慢慢地,我發現班上同學除了貪玩、厭學外,倒還是挺純真開愛的,于是我便經常利用課余或課外時間,找他們談心,交談中交給他們做人的一些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耐心教育,學生變了,是我沒想到的。的確,我們應給學生慈母般的愛,讓他們在慈愛中健康地成長。
三、公平公正,對待學生
班主任凡事要一分為二,管理、看待學生要把眼光放水平,不可只看優點,更不能只記缺點。憑主觀印象和道聽途說看待、評價學生定會越搞越糊涂,越評越亂套。 班主任對學生要一碗水端平,正確的對待他們,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是學生有信心,不論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都應該一分為二的對待他們。在這一點上尤其不能忽視且還應盡力的去發現身上的優點。在找差生身上的優點時不妨戴上“放大鏡”,肯定他、鼓勵他、轉變他。筆者任班主任期間能轉變一批批差生,不可否認的是認真與堅持實施一分為二,正確對待他們的功效。
四、對待學生,及時家訪
家訪是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學生在校表現的好壞,應及時向家長匯報,讓家長及時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現,通過家訪,班主任也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在校外表現情況,這樣,校內外緊密配合,才能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記得我曾教過學生李某,他是一個勤奮好學、天真活潑的好學生,但不知什么原因,有一段時間,他上課總是恍恍惚惚的,一副總睡不夠的樣子。問他,總是沒說什么。于是,我便及時趕到他家,他母親卻說在家一切正常。我甚是納悶,便請他母親暗中觀察,果然發現,王某利用睡眠時間,躲在被窩里看小說,只是睡眠不足,精神恍惚。進過教育,李某終于認識了自己的錯誤,恢復了原先活潑開朗的樣子。
五、不得辱罵,嘲諷學生
學生既沒有絕頂的“好”,也沒有極端的“差”。好與差是相對而言的,并且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班主任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要不罵、不嚇、不嘲諷。事實上:無論學生怎樣無理取鬧,采用罵、嚇和嘲諷的辦法總是收不到好效果的,因為他違背了轉變學生思想的規律。轉變差生要提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拋棄“鎮之以嚇,動之以罵,一蹴而就”簡單而錯誤的做法。許多許多事實無情的告訴我們:僅僅憑一顆好心,一股熱情,而不講究方法,不按客觀規律辦事,是不可能轉變學生的思想的。
六、獎罰分明,及時得當
獎勵學生是對學生優點的肯定與鼓勵,而懲罰學生則是對學生缺點的指出與教育。尤其是對后進生,獎罰更是要分明、及時,這樣才能使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點和優點,不要用死眼光衡量差生,認為他們是朽木不可雕而放之任之,那樣就錯了。無論是那一個差生,他總有閃光之處,我們應抓住這一“閃光”點,加以表揚與鼓勵,以便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摒棄“我是無用之材”的心里,這樣他們就會奮發向上,于先進生攜手共進。到那時,將是我們班主任感到最欣慰的一刻。
光蔭荏苒,隨著閱歷的加深,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愛心的奉獻、對待人人、事事的公正“您不僅是一位好老師,更是一位好班主任。因為您的課堂是那樣令我向往,您的關心、愛護是那樣的無微不至,您的公正是那樣的令我欽佩!”正是諸多學生在日記和作文中坦承的表白。以上所談僅僅偏重于這門藝術的共同性。在具體班主任的工作中,因人因事而異,而方法也是千變萬化的。需要我們不斷的思索。我們只要能堅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那么,在做學生工作時就會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就會成為學生印象中的“笑著”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