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人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為了學生今后能更好的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愛讀、樂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指導學生自主探索,進而讓緊密結合經驗學習與創新學習,習得多種閱讀方法,使學生的發展具有持續性。以下是筆者結合多年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而作出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方法;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360-01
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最直接方式,提高閱讀課的教學效率是進行有效閱讀教學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領會文章思想、感悟文中語言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的培養,以培養出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兼備的人才,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服務。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學生閱讀學習的內在能量將被調動起來,就會產生極強的學習動機,閱讀學習對他們來說就不是負擔,而是執著的追求。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給學生設計出一些情境,讓學生展開豐富多彩的想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掛圖、錄音和教師的體態語言等創設課堂情境,學生容易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有關西沙群島山崖、峽谷、海水的圖片,讓學生體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給學生形、聲、色的直觀感覺,或出示相關的攝影、圖畫,再現教材中的情境,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臨其境,從而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小學語文教材里,記敘文和文學作品占了大部分,這些課文寫人、記事、繪景、狀物,內容具體,形象生動。在學習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文章中精練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對文章里生動的記敘和描寫產生強烈的感受,在腦子喚起相應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鳴。小學是學生閱讀興趣的萌芽時期,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愛護和善于發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當作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來抓。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養成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及勤于閱讀的習慣;堅決擯棄學生不動筆墨讀書的壞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便會成為學生寶貴財富,終生受用。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我們可以在上閱讀課之前要求學生從報紙、書刊、網絡等渠道搜集將要閱讀課文的背景知識。有了這些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有關的資料和圖片,可以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閱讀課將會上得非常成功。學生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對于學習其他課文,就會主動查找相關資料,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好課文,而且能為將來搜集、整理信息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閱讀教學的學習效率。其次,閱讀的過程就是積累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隨時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培養語感,養成學生愛積累的習慣。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保障,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給學生的將來打下結實的閱讀基礎。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學習永遠都是學生自己的事,老師不能替代,也替代不了,想要學生真正的學到知識,我們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動腦和動口,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當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總量迅速增長,但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了較強的自主閱讀能力,將來才能獨立地探究新的領域,索取新的知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比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時,由于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所以我設計了一些思考題指引學生閱讀:①初讀課文,了解本文主要寫的什么內容。②再讀課文,根據課后第二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并說說第二段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③細讀課文,找出描寫小興安嶺四季的樹木特點的詞語、句子或段落。④邊讀邊品賞,說說你喜歡課文中哪些詞語、句子或段落。學生帶著問題閱讀了課文,通過同學之間交流思考后完成了思考題,對于學生有疑問的地方,我引導學生討論,并指導朗讀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迅速的理清文章脈絡,更快更好地掌握了閱讀的內容,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四、課外拓展,加大學生閱讀量
課堂的閱讀教學只是為學生今后的閱讀打基礎,教學中教師要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要根據教學的計劃來安排學生進行課外的閱讀,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求得更好的發展。比如,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一些如《十萬個為什么》、《格林童話》等類的書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運用,在運用中提高。其次,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發現,去創新,以此來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成長。
總結:以上是筆者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一些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創新,我們閱讀教學的明天會更加成功。
參考文獻:
[1] 邵景進.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 2005,(06).
[2] 金愛民.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絕對性評價開發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