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傳
摘 要: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學生、家長、學校、社會普遍關注高中教育,關注高考,高中學生學習成為大家的聚焦點,學生由此所承受的心理負荷日益加重,學生產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合理有效的疏通和引導,以致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走到極限,產生了許多令人悲嘆的事情。班主任作為一班之“主”,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是學生人格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必須加深對學生心理輔導的認識,掌握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和技巧,關愛學生,細微觀察學生言行,分析誘發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科學實施心理輔導,讓我們的學生更加自信、陽光、快樂,讓我們的家庭、社會更加穩定和諧。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輔導;認識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382-01
一、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反思
21世紀是知識和人才競爭的世紀,人們工作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學生、家長、學校、社會普遍關注高中教育,關注高考,高中學生學習成為大家的聚焦點,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對高中生的期盼所轉化給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生心理承擔的負荷與日俱增,因人們對學生心理缺少足夠的認識,心理疏通渠道單一和疏通方法簡單淺顯,學生產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疏導,導致由學生心理問題引發的各種悲劇不斷發生。如2013年江西省高三學生因不滿班主任管理將班主任殺死案,2014年浙江省高三學生原本在安靜的教室里面學習突然一名男生快步跑到窗口跳了下去案等。在一個個年輕生命隕落的背后,不得不讓我們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起深思。
心理健康是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內心屏障,是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因素。高中生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心靈,可以自主快樂地學習和生活,可以用堅強的意志戰勝困難,用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與挫折,在順境中如魚得水,成績顯著,同時也會在逆境中磨練奮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創造輝煌。
二、高中學生心理問題的誘因及行為表現
馬克思說人在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總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在知識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社會對人才的渴求日益高漲,高考成為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機制,是一個家庭對孩子的人生期盼,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地方綜合實力的展示。有了高考的存在,高中學生的學習被置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聚光燈”之下,學生因求學而心理背負的壓力不斷加重,其主要誘因有三點:
一是社會發展的需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發展依賴人才,人才培養在教育。高考仍然是我國選拔人才的首要機制,面對高考招生指標有限和考生無限的矛盾,以及優秀教育資源的稀缺,眾多高中生渴求通過高考能夠邁進大學校門,甚至獲得一個更高的人生發展平臺,日日夜夜挑燈奮戰,負重拼搏,不惜放棄自己愛好,透支身體,不愿和同學、家人分享內心的喜與悲,將自己內心鎖在冰冷灰暗的小胡同里。
二是家庭環境影響。家庭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溫暖港灣,可面對社會的需求和高考的選拔,父母渴望自己子女成龍成鳳,從“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到拼高考進名校,許多父母逐步變成“唯分數論”,分數成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忽略了尊重孩子人格、學習實際和閃光點,造成孩子內心埋怨叛逆封閉。另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留守學生大多存在自強、自卑、內向等多重心理,離異家庭孩子往往會對生活喪失信心,自我約束能力差,學習缺乏目標和動力。
三是學校因素。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石,高考成績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家長、學校、社會關注度最高。因此,高中學校為了在高考中角逐,將學生分類分層教學,將高考指標分解到班,以教學成績優劣評價老師和班級,社會、家長給學校的壓力傳輸給老師,老師把壓力轉給學生,且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拼時間、拼體力、拼智力,一句話“只要成績能上來”怎么做都是合理的。為此,因老師們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對學生只壓不導、只學不導,只見分數不見學生,導致師生關系惡化以生惡果。
三、高中班主任對學生心理輔導策略
當代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教師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更應當是心理醫生”,這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班主任作為一班之“主”,班主任不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人格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班主任是學生一生中的“貴人”,貴在增長了學生智力、培養了學生人格、呵護了學生心靈。
高考是學生高中學習的“航向燈”,也是高中班主任做好學生心理輔導的切入點和信任點。為此,圍繞高考這個總的目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按照早準備、早發現、早解決、以及持續輔導的原則,為高中班主任做好學生心理輔導提出如下策略:一是愛學生。
首先,學習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學習都與眾不同。學生在學習上不能整齊劃一,不能用別人學習的優秀否定自己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學完所有知識和弄懂所有知識,班主任要善于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身上學習的閃光點,讓學生明白知識無止境,學習有難度,學習無止境。通過因生施教,引導學生從能夠學得懂的知識開始學,從做能做的試題開始做,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心,逐步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尋找學習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持續學習的能力。為此,學生就會從心里告訴自己,我很優秀,我想學、能學、會學,每天都會做最優秀的自己。
總之,因學生心理問題引起的多起案例,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和教育者的深思。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班主任,呵護學生心理健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本著對這份職業的熱愛,細微觀察學生言行,分析誘發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科學實施心理輔導,讓我們的學生更加自信、陽光、快樂,讓我們的家庭、社會更加穩定和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