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科元
摘 要:21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隨著經濟的急速發展,知識信息與日俱增, 特別是英語作為國際性語言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在農村,由于經濟不發達,學生知識面狹窄,教學設施不齊備等因素,讓教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實為艱難。本文通過分析當前農村中學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積極探索解決途徑,改進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努力提高農村英語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興趣;質量;效率;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177-01
我們都知道,農村學生英語教學質量一直是比較差,這些都是廣大英語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是擺在我們老師面前十分艱巨的任務。農村的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學習英語,造成學困生越來越多,其中在農村中有部分學生輟學主要原因就是英語成績不好所造成的。這種情況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影響極大,危害甚重。我想出現這樣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幾點:一是同學們自身對英語學習目的沒有清楚的認識,受到社會一股新的“讀書無用論”和“我在家里勞動,又不出國,學習英語沒有多大用”的影響。二是學困生存在著逆反心理,在八年級時就出現兩極分化,造成很多人掉隊,喪失學習信心,這樣嚴重地影響英語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三是“教師的教法問題”,有些教師沒有抓住新的教學理念,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法和模式,上課照本宣科,教法陳舊,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四是部分學校領導重視不夠,把學生分數看得很重,把教師所教班級的考試成績作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準,只重視應試教育,沒有真正地認識素質教育的意義,致使部分學生偏科。鑒于以上這些情況,我們老師如何地解決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呢?我個人認為應根據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面對學生,認真把握好他們的心理特點,在思想教育上和教學教育上雙管齊下,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學措施,達到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一、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提高興趣
大量的事實證明,學習英語并不是無用的,在家勞動并不是不需要英語,例如現在很多的家用電器用法操作都是英語,不學英語是沒法操作了,另外讀書可獲得更多的知識,知識越多,人越聰明,要把學習英語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學習中經常幫助他們,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成功愿望,在課堂教學中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快感,這樣也調動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
二、時刻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質量
我們大家都明白,影響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智力因素,絕大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所致。不管是哪種因素,在學生學習上存在著困難,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滿懷熱情地關懷愛護他們,決不能嫌棄排斥,挖苦諷刺, 犯錯后不要大聲的喝斥,在平時學生有點滴進步就應及時的發現并加以表揚和鼓勵,多在他們的身上發現閃光點,讓他們對學習產生動力。好生是我們的學生,差生同樣也是我們的學生,大部分差生具有學好英語的良好愿望,只要老師通過有效的教學途徑,時刻幫助他們,差生完全可以教好的。我們常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所以我們要主動去關心他們,去親近他們,深入到他們中間去,與他們交朋友,讓他們對老師產生親近感、信任感,消除師生間的心理隔閡。找到他們成績差的原因和知識的缺漏情況后,要針對不同情況對他們進行輔導,鼓勵他們,放下包袱,克服自卑感和壓抑感,從思想上點燃他們進取的火花。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教師上課不能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了。如教教單詞、背背課文、講講語法,天天如此,這樣不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沒有興趣學習英語,更不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們應該運用“精講精練、善導自學、激發興趣、師生和諧”的課堂教學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
四、營造情境氛圍,發展學生個性
學好一門語言,關鍵是要有一個氛圍,要學好英語,提高教學質量,僅僅靠課堂45分鐘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課外堅持不懈的學習和練習,要多聽、多說,多讀、多寫。以聽、說、讀、寫為中心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和練習活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英語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的課文,如野生動物保護、環境保護、殘疾人問題、自然災害、慈善公益活動、科技、旅游等,教師可在課堂上留出一定的時間,引出課文以外的話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獨特見解。平時多給學生聽錄音,看影碟,看幻燈,看英語短片電影,看送教下鄉的一些碟片,多以現代的教學手段為平臺。開展書法、朗誦、閱讀理解等課外活動。我們的活動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成績分組參加,這樣成績差的同學也有機會參加,讓他們開口。經常舉行各種類型的英語活動,如“中秋晚會”、“圣誕晚會”、“元旦晚會”和“迎新晚會”等等,在晚會中學生可以利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朗誦,唱歌、猜謎語、繞口令、演短劇等。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有的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我們還可以在教室多放些英語方面的書籍,報刊,形成英語角,從而營造一個學習英語的氛圍。
以上是我個人之鑒,不足之處,望大家指正。總之,通過教師的多方努力,不斷地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做到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因人施教,因類施教。多與學生接觸交談,進行思想溝通,了解學生,指導學生,堅持下去,我想我們農村的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就一定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