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科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項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項工具學科,對于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以及實踐運用能力提升都有重要的影響意義。新課改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感知,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我們能夠加強對于學生學習自主性、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便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學習創新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本文筆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學經驗以及學習心得入手,談一下我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經驗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198-01
一、營造良好的生活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時期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積累有限、學習能力不足,在面對理論知識學習的時候往往會顯得有些吃力。同時我們也知道,小學生的思維受成長所限,認識感知實際知識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我們能夠有效的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學生身邊案例的引用、剖析來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進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興趣。特別是抽象的數學概念,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點,結合實際,引發興趣,為他們搭建認知橋梁的方法就顯得較為重要了。比如在教學“年月日”的時候,對于“平年”“閏年”,筆者就引導學生回家的時候詢問父母,根據家里平時使用的日歷來進行學習,讓他們認識到每四年就有一次“閏年”,“閏年”比“平年”多一天。又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知識的時候,對于三角形的“穩定性”很多學生不理解,教師就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中的電線架上的三角形來作為引導,提升學生的認知。這樣以來,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引導,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素材,還能夠有效的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與平臺,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引導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環境塑造人才”,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習環境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無可非議的。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應從教師的自身做起,教師要主動參與其中;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正確引導他們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領悟到自己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終身學習的主人;最后,可以通過自辦班級學習報、定期辦好黑板報、組織學生寫好數學日記、開展好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實施“超市式”數學作業、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數學競賽、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等形式,為學生創建一個平等、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營造良好的操作性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很多知識只有進行了操作才能夠更好的進行理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比如在教學三角形的時候,針對“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隨意畫一個三角形,之后進行測量、計算,看結果是否一致,加深他們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又比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時候,為了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認知,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自制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動手實踐來加深大家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性質的認知,在活動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營造良好的游戲性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認知、鍛煉學生各種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年齡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訓練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與“60秒搶答”游戲。教師準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游戲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比如在教學“速度、時間與路程”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班上開展“擊鼓傳花”的游戲,通過大家對于擊鼓時間、傳遞速度的認識來判斷花會落到哪位同學手上,通過游戲場景來豐富他們的學習感知、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獲取成功喜悅,讓學生體驗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教學體驗:小學時期的學生好勝心理較強,都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表揚與肯定,就如同任何人都渴望成功一樣,成功會給學生在學數學時心理求知的厚動力,在數學教學中,要給每個學生創造出更多的表現的機會,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階段型的開放學生的梯級思維。由淺顯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對習題作出正確的解答。學生經過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或創造性的思維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績,并為獲取的成功漸進式地感到高興和驕傲,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最終讓學生明白只要開啟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當失敗時,會加倍努力,直到成功為止。
總之,數學教學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積累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認知綜合發展的過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我們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實現數學教學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 成以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興趣培養-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
[2] 譚艷蘭.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興趣課堂- 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