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麗
【內容摘要】為適應市場經濟和中職培養目標的要求,職業教育應突出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電子類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應該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電子技能訓練 組裝 焊接 電路 電子產品
中職學生的基礎知識普遍較差,如何讓學生學會學習,特別是在電子技術課程中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能訓練是培養這些能力的一個必要途徑。
一、激發興趣是學好技能的前提
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在“重文輕技”社會環境思想的影響下,學生對專業知識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認識,對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的學習感到困難重重。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采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方能達到最佳的效果。為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以生活中的實例激發興趣,上好理論課。開學初,我將學生帶進實訓室,讓他們參觀歷屆學生電子產品組裝成果,其中有聲光控開關、音樂門鈴、無線防盜報警器、電視機等,這些作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通過這些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電子的興趣。
2.通過真人真事激發興趣。我校每年都組織學生參加“陜西省電子產品組裝與調試”項目比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其中2008年有2人參賽,均獲得省級一等獎,2009年2人參賽,分別獲得省級一、二等獎,2011年2人參賽,分別獲得省級二、三等獎,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同時得到縣委縣政府以及教體局的表彰。2010年陜西省教育廳規定,凡獲得省級技能大賽二等獎以上的學生可免試進入高等院校就讀,今年全市有4名學生免試就讀大專院校,我校就有3名畢業生獲此機會。通過這些真實事例,激發了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
3.以競賽激發興趣。青少年學生好勝心強,渴望成功,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學校開設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其中就有課外電子小制作項目。每年都有學生憑借自己的作品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縣級以上獎勵。同時,學校每年組織4次技能大賽,在大賽中發現人才,鍛煉人才。通過這一活動,促進基礎理論教學,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條腿走路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好技能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實踐證明,在技能訓練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搞好技能教學的重要前提。
二、注重教法是學好技能的關鍵
傳統的教學都是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開進行,容易造成脫節。上課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樣不但浪費了時間,也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打破教學常規,利用我校的有利條件,將學生帶進實訓室,采取理論與實訓相結合;單純操作與圖紙練習相結合;電路設計軟件與電子產品組裝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實驗、實訓與理論相結合。以往的教學都是先理論后實踐,這樣浪費時間,效果又不好。在實際操作中我將技能教學逐步滲透到理論教學中,把學生帶進了輕松、活潑、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萬用表的正確使用是電子技能訓練的前提,所以在講萬用表的使用時,我給每位學生準備兩塊表,機械表和數字表,然后讓他們用不同的表來進行測量、比較,通過比較,同學們很快的就容易發現,數字表精確、讀數快,使用方便,而機械表使用起來則相對費力,但是也有它的好處,比如檢測二極管的好壞、電容的好壞就比數字表有優勢,這樣比起單純的理論教學效果要好得多。上好實驗課不但可以驗證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焊接工藝是電子技能教學重要環節,對于這個環節的教學,我是這樣安排的,上課前,讓學生自己找一些廢舊的電器,然后將電路板拆下來,進行焊接訓練。這樣做一方面對元器件的用途有更加廣泛的認識,另外還可以進行焊接技能的訓練,從而達到節約教學成本、廢物利用、增強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的多重效果。
2.單純操作與紙上練習相結合。對一些元件較多、線路較復雜的電路,我采用“紙上練習”法。所謂“紙上練習”法是指學生在理解電路原理和掌握電路接法的基礎上,在練習紙上練習布線的做法。通過這種練習,學生進一步消化和理解理論知識,逐步熟悉其原理,對安裝工藝做到心中有數。實踐證明這樣做不僅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而且節省了材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電路設計軟件與電子產品組裝相結合
隨著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子電路設計成為了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支柱,EDA軟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此,我校在二年級同時開設電子產品組裝和Protel 2004電路設計課程,在繪制原理圖時,我把電子產品組裝的電路圖作為案例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可以掌握原理圖的繪制,另外對元器件、電路的結構等都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同時利用Protel 2004的仿真功能進行電路分析,通過組裝電子產品對PCB電路板的布局、布線、以及布線規則設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熟練地掌握了PCB印刷版的制作及設計。最終達到了自己設計、組裝電路的目的,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通過項目式教學實施教學目標
從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來看,知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經過反復實踐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回到實踐中去。由于學生認識水平的局限,技能教學不可能一步到位,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分階段實施教學目標。從教案的準備,實物準備,示范指導,巡視指導,到結束指導等環節,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1.基本操作練習與反復練習相結合
通過元器件的識別及檢測這個項目,讓學生掌握常見的元器件的識別及檢測方法。在電子技術教學中,比如“單管放大電路”、“整流穩壓電源”等環節,在進行試驗前,也要求學生對元器件進行檢測。在電子產品組裝時,又進行這方面的訓練。通過這樣反復的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專題操作與創造性練習相結合
專題操作練習是把一個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小任務進行訓練,這樣便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創造性練習則是學生熟練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的練習。這種創造性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的技能創新意識,這也是培養學生適應各種生產需要的一個重要途徑。例如印刷電路板制作,讓學生根據給定的電路在銅箔上設計電路布局,要求學生首先要熟悉原理圖,分析元件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學生對各支路、節點關系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再根據電路原理圖,確定電路布局。在創造性練習中,我們結合電子基礎知識,在學生模擬安裝電路時,只給原理圖,不搞統一模式,讓學生本著經濟合理、規范的要求自行設計電路的安裝圖,這一訓練,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與技能開發的能力。
3.技能訓練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
電子產品組裝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為此在教學中我選擇音樂門鈴、聲光控電燈、無線報警器、數字鐘、收音機、充電器等與學生聯系比較密切的產品來進行組裝。組裝之后能實際的用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學習興趣、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總之,電子實踐技能訓練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必須通過多方面的實際訓練,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才能使中職畢業生具備“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元挺. 電子技術技能訓練[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史新人. 電子整機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石小法. 電子技能與實訓[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趙景波. Protel 2004電路設計從基礎到實踐[M]. 電子工業出版社.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