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
【內容摘要】《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掌握歷史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歷史人物、時間、事件、現象,通過對這些要素的研究與分析,以此把握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彼?,指導初中生正確地認知、評價歷史人物便成了初中歷史教學的重點之一。本文主要圍繞課堂指導、實踐錘煉、反思延伸三方面展開論述,為筆者管窺之見,望各位同行多加指正。
【關鍵詞】歷史 人物 認知 評價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每一位歷史人物都有一段可歌可泣、可圈可點的歷史事件。在此之前需要指正一下,歷史人物并非任何一位歷史長河中的人,而是指那些在某個歷史時期內對人類社會發展帶來重大影響的人物。通常,每一位歷史人物都是歷史學家研究的重點,因為他們對那時的年代和社會都有很大的影響。雖然說學者們對每一位歷史人物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是這些歷史人物在歷史中所占據的地位和作用卻是不可磨滅的。目前,初中生因長期受到歷史劇的影響,加之一些編劇導演為了迎合經濟市場,大幅修改歷史人物,導致他們對歷史人物的認知越來越片面。所以,指導初中生正確認知、評價歷史人物,便成了初中歷史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事跡導入,幫助初中生正確認識歷史人物
初中生在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大多參照于書本和影視劇,這種手段不僅片面性強,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會干擾他們的認知。因此,扭轉這一現狀,幫助初中生正確認識歷史人物,便成為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一環?;诖?,筆者認為在指導初中生認知歷史人物、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可以合理導入歷史人物的歷史事跡,讓評價更具依據和說明性。了解歷史人物事跡是評價歷史人物的重要依據,但是,每一位歷史人物的背后都會包含諸多事跡,如何將這些事跡劃分出來,并快速被人所認知呢?以唐玄宗為例,我們不妨從時間和類別兩個方面入手。(1)時間:統治前期,任用賢能、提倡節儉、重視對邊疆地區的治理與管轄,唐朝進入開元盛世;統治后期,荒淫無度、荒廢正業、任用奸臣、安史之亂、唐朝從此一蹶不振。(2)類別:政治(推恩令)、經濟(收歸地方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文化(設立中央太學)、思想(獨尊儒術)、外交(絲綢之路)。
在引導初中生初步了解歷史人物事跡后,還要鼓勵他們對歷史人物進行合理的評價。評價主要從兩個層次入手,第一是歷史人物的功績,第二是歷史人物的過錯。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所以,評價必須中規中矩,不能夾帶個人情感。比如在對唐玄宗進行評價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肯定他的功績,如上述提到的內容。但同時,我們也要指出他的過錯,過渡寵溺貴婦、荒廢正業,導致大唐王朝走向衰落。另外,在提問的時候要遵從循序漸進原則,從而透過史實評價歷史,透過歷史挖掘思想等。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對學生設問:在指出唐玄宗的錯誤時我們要肯定哪些?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唐玄宗功大于過,還是過大于功?你們如何評價唐玄宗?通過對唐玄宗的了解,我們得到了哪些啟發?
二、實踐錘煉,引導初中生正確評價人物功過
對歷史人物的正確認知與合理評價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不能單純地依賴老師,單純地依照基礎知識來評論歷史人物,這是遠遠不夠的。要指導學生展開實踐,在錘煉的過程中導入思想理論,讓他們從思想和史實兩個層面入手,通過雙邊活動來做出正確合理的評價。其中,這個過程不僅可以培養初中生綜合歸納的能力,還可以讓他們更加靈活地使用理論知識,并以此解決具體問題。
1.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抓好對歷史人物的教學
學生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幫助初中生正確認知、評價歷史任務的關鍵一步。目前,初中歷史教材圖文并茂,人物形象生動鮮明,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并以此當作教學法寶。如,在學習有關拿破侖的世界歷史時,便可以借助教材中拿破侖的圖片說:“請同學們看一下這張圖片,里面的人物形象帶給你們哪些感覺?”學生立即思索,隨即回答:“這位偉大的軍事家雖然身材矮小,但是目光炯炯有神,而且散發著屬于王者的氣息,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通過圖片加深學生對歷史人物的第一印象,這樣可以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鋪墊。之后,老師將教材內容帶入其中,并提出拿破侖的諸多歷史事跡,比如推翻督政府、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刑法典》等。通過歷史事跡,可以為學生接下來的評價奠定可靠的“物證”基礎。
2.創建練習實踐平臺,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
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初步了解歷史人物后,可以為他們構建一個實踐操作的平臺。如,構建操作性和思考性強的練習題,或者是為學生們播放影音資料,然后引導他們通過視覺上的了解與基礎知識的掌握撰寫觀后感。不過,通過筆者的實踐與觀察發現,利用辯論會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生的想象與思考能力。如在學完“秦王掃六合”的知識后,我便以“親王嬴政的功過是非”為題開展了辯論賽。比賽之前我給學生們充足的時間讓他們收集資料,以此作為辯論之用。辯論賽開展之后,學生們的觀點層出不窮,大有“百家爭鳴”之勢,就拿焚書坑儒這一史實來講:
生1:焚書坑儒是為了統一思想,這樣可以在思想上阻止國家分裂,從國家層面來講,這是可以肯定的。
生2:但是,焚書坑儒過于殘暴,而且摧毀了許多珍貴的文化作品,從文化層面來講,這是需要抨擊的。
生1:話雖如此,但是秦王嬴政還廢封國,立郡縣,這為以后的國家管理方式奠定了模式基礎,這一點也是肯定的!
……
通過辯論賽,一方面可以激發初中生的探究熱情與興趣,增強他們的好勝心,同時還能延伸他們的探索空間,讓他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更加精準。
三、反思延續,鼓勵初中生正確糾正野史秘聞
學習永無止境,若僅僅依靠課堂時間,學生自然無法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我們要鼓勵學生課后反思,通過反思發現自己認識上的不足和漏洞,并對其加以糾正,從而完善自身。此外,我們還可以借助一些反面教材來延續教學。比如時下流行的一些古裝電視劇,雖然在劇情、人物表演上很成功,但是從史實的角度來講,無疑存在很大的漏洞。所以,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挖掘古裝影視劇中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漏洞,從而通過糾正野史秘聞來增強他們的自身能力。
譬如《大宋提刑官》和《洗冤錄》中的宋慈形象,歷史中的宋慈真的是這個樣子嗎?對此,學生便可以通過圖書館、互聯網查找相關文獻資料,以此了解真正的宋慈。又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鐵齒銅牙紀曉嵐》、《戲說乾隆》、《宰相劉羅鍋》,這三部劇中塑造了不同形象的乾隆皇帝。那么,歷史上的乾隆是哪種形象的呢?他的功績為何?他的過錯為何?如果僅從電視劇的角度來看自然無法尋出答案,這時便需要學生接觸文獻資料進行了解。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主題不同的古裝劇會因為劇情的需要而對歷史人物進行適當地編改。如何在這個編改的基礎上還原真正的歷史人物,這不僅是一次實踐練習,同時還是鞏固歷史知識的有效途徑。
結束語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正是因為有人,所以才會有歷史。在指導初中生認知歷史人物的時候必須站在中立的角度,用全方位的視角去看待歷史人物,肯定他們的功績,指出他們的過錯,嚴格遵循歷史事實,實事求是,不能因為影視劇的改編而去報以異樣的目光??偟膩碇v,用客觀的評價方式去認知、評價歷史人物,這是每一位初中生都要掌握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劉加豐. 關于歷史人物評價問題初探[J]. 黑龍江史志,2009(01).
[2] 吳占平. 基于初中生歷史人物評價能力培養的教法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2(01).
[3] 徐國利、李天星. 中國當代的歷史人物評價標準問題研究述評[J]. 軍事歷史,2012(11).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