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晴
寫一手好字,是一個合格人才應具備的素質。《語文新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寫字教學,把它作為低年級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提出了具體的寫字要求:①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②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然而在指導過程中,我發現低年級學生學習寫字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由于其生長發育規律和年齡特點的限制,有意注意和抗干擾能力較差,觀察粗放,缺乏方法,寫字時常常會出現倒筆順,缺胳膊少腿的現象。面對一些生字常常記不住,寫不好。如何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把枯燥的寫字教學變成一種快樂行為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依托教材,培養習慣
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是寫好字的前提。因此《新課程標準》特別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倘若小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不僅影響寫字質量,還會影響其生長發育。蘇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習慣篇就是“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與教材相配套的習字冊上,也有清晰的圖示和寫字姿勢歌。因此,老師要特別重視利用這些資源,不僅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模仿圖上學生的寫字姿勢,更要讓學生明確養成良好讀寫習慣的重要性,知道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才能保護視力。此外,蘇教版教材中還有些課文,如《懷素寫字》《他得的紅圈圈最多》《要好好學字》等,這些都是教育學生練字的生動教材,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利用好這些珍貴的資源對學生進行引導,一方面提高學生興趣,另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中督促孩子培養持之以恒的意志。
二、圖畫演示,激發興趣
漢字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一樣,起源于原始繪畫。經過歷史的演變,散發著奇妙多姿的形象之美。每一幅書法作品都是一幅美麗的畫。《新課程標準》中就要求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一年級所要求寫的漢字大部分都是象形字、會意字,而它們與畫也密切相關,因此,教學時要利用好這一特點。例如,第四屆全國語文蘇教版課堂教學大賽中,錢冬梅老師是這樣教學《小松樹和大松樹》一課中的“托”字的,她采用板畫的的方式,將古文字的筆畫,穿插在字中。邊畫邊告訴孩子:“托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這提手旁的右邊也叫乇(托),這一橫是大地,這下面是植物的根和莖,上面是沉甸甸的穗子,這個穗子就成了撇,這個根和莖就成了豎彎鉤,祖國的文字有意思吧!來舉起手,我們一起寫一寫吧。”學生立刻興致勃勃地跟著一起書空。畫畫是兒童喜愛的游戲方式,將其與寫字教學結合起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趣味兒歌,掌握方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于每個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輕重控制、結構把握上,學習起來會有較大難度。但如果把每個筆畫的書寫方法、每個字的結構組成講得生動易懂一些,讓學生自主參與其中,那效果就不一樣了。在分析字形結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根據字的結構編編字謎、口訣,通過部首歸納法、加減筆畫法記憶字形。老師也可適當教給學生一些書寫時的結字規律,如“一字有兩捺,一收一伸長;水旁三個點,多在弧線上;小口倒梯形,大口應見方……”例如,有位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憶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她給一些基本筆畫編了個練習順口溜:“小小一點要點好,學會頓筆很重要;橫要平豎要直,撇有尖捺有腳;鉤提出鋒折有角,行筆輕快要記牢;認真練習功夫到,筆畫健美字才好。” 這樣生動的口訣,不僅使學生牢牢記住了每個筆畫的書寫方法,而且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在輕輕松松的兒歌誦讀中,學生既能把字寫正確,又能寫漂亮,這樣的方式,學生怎會不喜歡?
四、探究規律,體驗快樂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所接觸的漢字也越來越多,老師不可能每個字都做示范,因此,把握漢字書寫的規律顯得尤為重要。蘇教版教材在每一單元“練習”中,都安排了“寫好鉛筆字”這一內容,重視引導學生根據字形特點,尋找漢字書寫規律。老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內容,注意在指導學生書寫時,尋找漢字書寫規律。特別是當學生有了一定寫字基礎時,老師便可以開始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討論一下該如何寫好這些字。例如,人教版二年級課文《雷雨》中有大量左右結構的字,有位老師在教學時將課文中的生字進行巧妙地分類,提煉了文中四個蟲字旁的字:蜘、蛛、蟬、虹,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從而舉一反三。學生通過交流,發現左右結構的字左右的寬窄、高矮有所不同。老師通過課件演示,適時提醒學生注意左右穿插或靠攏,學生頓時明白了:“哦,原來寫字時還要觀察左右部分交接處的關鍵筆畫。”老師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寫好這類字的方法:“一看寬窄,二看高矮,三看筆畫。”學生根據規律進行有意識地觀察仿寫,效果明顯。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了探究,掌握了規律,體驗了寫字的快樂。且由于課件的直觀演示,學生印象深刻,學得輕松,練得愉快。
五、恰當評價,鼓勵激趣
恰當的評價能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增強自信心。因此,在寫字教學時,老師注重對學生的書寫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更能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例如,前面執教人教版二年級《雷雨》一課的老師在和學生總結出書寫左右結構字的規律后,就引導學生圍繞剛才所總結的規律“一看寬窄,二看高矮,三看筆畫”來評價自己書寫的字。經常性進行這樣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便能逐步欣賞那些寫得好的字,對自己所寫的字作出正確的評價。還可采用學生自評、互評等各種靈活方式。如指導學生端正寫字姿勢時,可以請一位學生上臺來擺好寫字姿勢,由學生評評其姿勢正確與否,學生在評價的同時也規范了自己的寫字姿勢。另外,還可邀請班中書寫漂亮、姿勢神氣的小朋友輪流當小老師來進行巡視,提醒鼓勵其他孩子書寫時細心觀察,注意姿勢。這既是對書寫優秀學生的鼓勵,更是對其他同學的一種激勵。此外,還可利用板報或學習園地定期將優秀作業進行展覽,這種評價方式是對學生一種極大的鼓舞,能使班級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寫字氛圍。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相信只要教師把握《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寫字興趣,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多給他們機會,學生會更加喜歡寫字,也必將為他們成為合格人才添上精彩的一筆。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