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云 謝稔賢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129-01
一、語料分析:
諸如 calss, family, the public, team, police, group, government, college, school, crowd, audience 等的集合名詞,在確定其單復數的時候, 一般遵循三條原則:
1.以該概念的“單位”意義來判斷。即將該名詞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組織單元。這時候該名詞就是一個“單數”概念。
例:①The family is very big.
②This class has eighteen girls and twenty?鄄five boys.
③The police is an organization which protects the public from harm.
④The government is planning new tax increases. (P. 661 L. D.)
以上四個句子中的family,class,the police和the government 分別被看作是一個個的組織單元,因而就應該與單數動詞is,has 和 is 搭配。
2.著眼于該集合概念的每一個成員,暗含“無一例外”的內在的文化含義,或者組成該集合概念的每一個或者某個成員。
例:①Our group is gong to be very tired and dirty by the afternoon.
②The government was having an important meeting when I got there.
③The English Class is reading Shakespeare. (P. 257 L. D.)
例①中的is 反映的是組成Our group 的每個成員無一例外的現狀。例②中的was 則暗含The government 為“我”所到達的特定的一個政府部門。例③中的is 暗示言語者的語義中心在“每一位學生”,著眼于個體概念。
3.著眼于該集合概念的所有成員,有時候暗含各成員之間的體驗或者遭遇的差異性或者體驗的豐富性。
例:①The police are people who catch thieves and robbers.
②It was unfair that the public were not asked for their opinions.
③This class are very bright especially in science subjects.
④The audience seem to have enjoyed the concert.
⑤The English Class are reading Shakespeare. (P. 257 L. D.)
⑥The government are planning new tax increases. (P. 661 L. D.)
例①中的are 表明了抓賊和強盜是所有警察的職責。例② 中的their 明顯地指出了言語者所指的是組成the public 的眾多的成員,而且opinions中的屈折符號“s”更反映了opinions 這一概念所蘊含的其外延的豐富性或者差異性。此兩者結合起來就更加確定了the public 的復數句法功能。例③中的are 折射的是學生們bright 的程度差異性。例④中的seem 這一復數形式,則描述了組成The audience 各成員之間,在欣賞(enjoy)音樂會(concert)上的審美差異性。例⑤中的are 折射出,言語者是從“所有的學生”的角度考慮的,試圖強調一個“多”字。例⑥中的are 暗含制定該政策的不止是一個部門。
二、啟示:
一個完整的句子就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結構體系。組成它的各要素之間是彼此聯系而又相互依存的關系。美國語言學家Freemen Larsen 在她的著作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2011) 當中就明確地提出和分析了語法的“動態”特點。因此,即便是研究其中的哪怕是某一個要素, 也要將其置于這樣的體系當中去聯系地審視, 萬不可只見樹木而不見樹林。
另外, 要透過語法的外在形式挖掘其折射出的文化含義。特定的語法結構表達著特定的語義,因此,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樣,將一個集合名詞看作是單數概念亦或是復數概念,完全取決于言語者的語義趨向,語法結構永遠只是服務于語義的動態結構而已。只有建立了這樣的語言學思路,才有可能接近語法的本質,從紛繁復雜的關系當中理清線索,進而做出合理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