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軍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23-01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中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要想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英語語感的習成是不可或缺的過程。因為,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際工具,是用來交流思想 、傳情達意的。如果沒有良好的語言感知能力,就不能運用自如地、地道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小學英語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啟蒙階段,努力培養英語語感的習成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怎樣才能達成這個目標呢?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打好英語語感習成的人文基礎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是否和諧融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意志、影響著學生的認知活動。如果學生喜歡他的老師,就會帶著一種親近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習熱情就會高漲。相反,學生討厭老師,師生之間就會存在隔閡,就不愛聽他的課,思想就會“開小差”,產生無意識的“拒學”。可見,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很重要的。如何才能使師生關系變得和諧融洽呢?
(1)教師要轉變由“主體”為“主導”的角色。在現代的教育教學環境中,要克服教師主體性地位,正確樹立教師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要平等地對待學生,發揮教師是指導者、編導者、裁判者,是導師的作用。讓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服務。教師不單是良師還應該是益友,要關心愛護每個學生,把他們看作一個個有思想、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進行教學活動。
(2)把陽光的一面展示給學生。“相由心生,口乃心之門戶”。如果教師的內心充滿著對學生的愛,愛心滿滿,臉上就會掛著微笑,說出的話來都是親切的柔和的暖暖的,學生就會感受到老師的愛和快樂,學生的心情也會愉悅,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因此,教師面帶笑容,自信從容地站在講臺上,會使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的距離很短很親切,課堂上就會主動積極地與你互動交流,從而對你的英語就會產生深厚的興趣。
(3)拿起贊美的武器,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要吝嗇你的贊美,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閃光點,了解他們的長處并時時給予真誠的贊美。對于大多數的小學生來說,一旦得到老師的稱贊,就會產生自豪感,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小學生都有表現欲,獲得表揚贊美越多,他們就更加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他們的行為習慣、思想表現、學習能力就會逐漸接近老師對他的期待值。如果想讓學生喜歡您的課,從贊美和真誠的欣賞開始吧。
二、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做好語感習成的保障
小學階段英語的情感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引發和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從而使他們形成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這種內在的動機就是興趣。Chomshy(1988)認為,99%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那么怎樣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呢?
(1)明確學習目的,促成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如果學生不知道學習英語的目的,即使對英語的學習一時出于好奇心,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興趣,但這個興趣是暫時的,可能會“曇花一現”。當然,只講大道理,學生是聽不懂的,要把這種目的性教育寓教于現實的教學活動之中,并努力幫助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需求,做到“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積極態度和興趣。
(2)營造愉快、安全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學生在輕松、安全的氣氛中學習,有助于他們集中精力,增強信心,勇于參與,從而最有效地激發和調動他們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充分整合利用資源,有組織,有創造性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新鮮感和活力的教學活動和過程,如朗誦、唱歌、講故事、演劇、以及創辦英語角、校園班級刊物等,還可以舉辦英語主題班會、英語作品展等,激發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豐富語感,開闊視野。
三、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生語感習成。
《標準》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的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使學生通過體驗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創設情景,使學生感知英語這門語言的特點,習成語感,做到見景即語。我們應該做到(1)巧妙地創設各種情景的語言環境,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使學生身臨其境,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把知識學好、學活、學扎實。(2)話題和內容應該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符合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借助學生熟悉的話題,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與學生現實生活距離很近的語境,能夠讓學生產生對英語學習價值的認同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讓學生從內心喜歡學習英語、愿意學習英語。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的用途,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持之以恒地學習。(3)創設的情境要真實有意義,為有意義的學習提供條件。比如,我在教學family一課時,首先呈現老師自己真實的family tree,還有照片。由學生提問老師,了解老師的family tree中的人物關系。學生積極性頓時高漲起來,指著照片上的人物紛紛發問:Is she your mother ? What does she do?Is the boy your son? Whats he name? 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學習到的不僅是單詞和句型,更是在真實的語境中感知英語和學習英語。
總之,小學英語是學生時代英語學習的基礎,是入門階段。語感的習成是將來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學習英語和綜合運用英語不可或缺的過程。因此,我們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應該注重英語語感習成的培養,實現英語這個語言交際工具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2011版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讀(主編:陳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