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園
【摘要】函數的奇偶性是函數重要性質之一,而中職教材介紹的比較簡單,導致學生理解難度比較大。文章從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分析,基于師生合作探究,讓學生一邊理解函數,一邊理解奇偶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關鍵詞】函數 奇偶性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28-01
一、創設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興趣是學生學習起點,教學最終的目的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有所提升。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將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專研數學教學教科書,在教學中盡可能的創設出問題,學生可以一邊思考一邊練習。在學習數學課程時,學生獲得了成就感。教師教學任務就是將靜態、學術形態的數學文化轉化成動態數學學習方法。在開展教學之前,首先使用多媒體展示出現實生活中的幾種對稱的圖形圖片,學生欣賞這些對稱的圖片,感受到生活中的對稱美。要求學生判讀出這些圖形的對稱性,如果圖形有對稱性,那么這些圖形是怎樣的對稱。教師一同和學生進行思考。最終得出結論,兩幅圖呈現的是左右對稱,可以理解成軸對稱。還有的圖形是旋轉對稱,也就是中心對稱。學生對圖形的觀察,開始導入新課,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獲得濃厚的氛圍,這可以為新知識引入作好鋪墊。這樣的概念植入,學生學習注意力會被吸引住。緊接著讓學生觀察下面兩幅圖,判斷這兩幅圖是否有對稱性,如果有對稱,它們都是什么對稱。
看著圖一,如果這個圖形是沿著y軸對折,那么在逐漸對折之后會發現沿著y軸兩側的圖像完全重合。可以這樣理解,在函數圖像上,任意一點p關于y軸對稱的點都在該函數圖像上。這個時候的函數圖像是關于y軸對稱,那么y軸就是對稱軸。對于圖形二,如果圖像是沿著坐標原點旋轉180°之后,旋轉之前和旋轉之后,圖像還是完全可以重合,那么在函數圖像上任意一點p關于原點0對稱的點還是會停留在原來圖像上,這個時候的圖像是關于坐標原點0對稱,原點0便是這個圖像的對稱中心。
二、合作探究突破定義難點
再從之前的兩個函數圖像著手分析,根據觀察可以得出規律,可以直接給出奇函數以及偶函數定義。然而,在中職教學中,教材對定義的“定義域”、“任意”沒有給予準確的闡述。在學習中,學生會覺得這種定義是理所當然,沒有必要進行深入探究,因此在學習中便會忽視這一點,引起錯誤理解和認識。在進行奇函數和偶函數介紹時,需要揭示出其中的隱含的條件,這樣可以更加準確地理解定義。在定義表述中,不管是x還是-x,它們都應該屬于奇函數或者偶函數f(x)的定義域。那么在這個函數中,定義域是基于坐標原點對稱,這是奇函數或者偶函數之必要條件。如果不是的話,那它就是非奇非偶函數。在面對該問題時,應該根據原來的函數圖像得出對稱性結論,這樣便可以指出兩個函數分別是哪類函數。教師接下來板書進行解釋,函數定義域關于坐標原點0對稱,經過對比兩個函數圖像,讓學生判斷哪些自變量是在該定義域范圍內。當函數的定義域是關于原點0對稱,這是一個前提條件。假設條件,f(-x)=-f(x)那么這個函數是奇函數;如果f(-x)=f(x),那么這個函數是偶函數。再進一步判斷,如果f(-x)不等于f(x)也不等于-f(x),那么這個函數便是非奇非偶函數。在定義域取值中可以看出函數性質,這樣就可以更加準確的判斷習題,更好的把握函數對稱性。從而得出:偶函數圖像是關于y軸對稱,而奇函數是相關于坐標原點對稱。
三、練習鞏固歸納小結
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保障學生在課程中獲得充足的學習時間以及訓練時間,盡可能參與所有教學活動。一般而言,每節課程對學生的要求都不一樣,學生需要在課程中掌握新的知識,這些知識相關性還非常強。面對職業中專的學生,要付出更大的耐心,實施更人性化的教學方法,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當多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更積極思考,更踴躍發言,更有效參與到我的教學活動中,這樣才可以取得更好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沈軍,雷雨.如何用數學函數確定可稅前扣除的公積金限額——新解財稅(2006)10號文[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中旬刊)》 -2009年5期
[2]彭上觀,羅碎海.課程標準視角下高中教材的新變化——以高一數學《函數》一章為例[J].《數學通報》 PKU -2004年9期
[3]秦開.運用數學函數分析法對統計指數因素分析的進一步改良——談綜合指數體系的缺陷與消除[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年3期
[4]張桂菊.中學數學函數的有效教學探討——采用《幾何畫板》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