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要】高中生物課程自身教育價值深厚,教學過程中任何細節處理不當都將造成最終成績的低下結果,制約學生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力度。啟發式教學方法作為某種創新規劃途徑,在提升該類學科綜合應用實力方面貢獻良多。透過新時期教學背景角度觀察,主動貫徹啟發式教學指標對于高中創新生物課程的整編存在重要現實輔助意義。本文就是針對目前規劃現狀進行客觀闡述,特別是對其中隱藏技術隱患實施系統性整改,爭取為教師靈活教學思路拓展奠定深刻適應基礎。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規劃現狀;應用手段;整改措施
前言:啟發式教學主張將各類標準化教育理念整合,發揚成功交流價值功效。經過對學生實際狀態進行系統解析,令各類不良認知反應得到有效抑制。在相對民主化、自由化的課堂交流環境中,學生自主學習態度全面彰顯,面對教師多樣化引導策略,對于科學知識的探索、求知欲望只會不斷上升,進而掌握可靠跟進訣竅,確保生物課程的全面研究成果,為后期相關專業發展灌輸資深適應活力。
一、高中階段生物教學啟發的核心應用理念論述
啟發教學模式其實就是主張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全程監督并給予專業指導,使得他們在相對和諧的交流氣氛中領悟更深層次的知識框架構建要訣,貫徹優質化學習動機標準。其與傳統教學方式有著較大差異效果,教師單純地扮演客體角色,全面規避單方面口語灌輸式行為,提供充裕地時間令學生自行消化知識元素,后期記憶功效勢必相當顯著。在教學環節中學會退讓,并認真做好引導工作,這是創新生物課程規劃的必要原則,必要時可以對系統知識進行簡單陳述,疏導過程中不忘向學生群體提問,囑托其進行深入研究與討論,保證學習鏈條的有機銜接,這樣學生的靈活思維技巧與積極態度便獲得同步提升。教師在深度貫徹這類啟發式教學手段環節中,應該盡可能地將生物知識要素轉化為常見的生活現象,由此吸納學習主體的關注力度;經過身邊事物進行高中生物課程的科學延伸,確保學生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令其懂得獨立思考,提高其在實踐活動中的管理潛質,對其今后專業性發展來講收益頗為豐富。
二、實施高中生物課程啟發式教學方案的必要策略分析
(一)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
截止至今,情感教學模式已經被大部分教師認可,并在各類學科中深入發展,特別是在生物課程規劃過程中,師生交流活動不斷呈現跨越性發展趨勢,對于必要知識要素的灌輸力度來說輔助功效深厚無比。應該細心關注的是,高中生情感機理基本成熟,對于周圍人群價值觀、人生觀形態自然存在嚴格的界定標準,正因如此,教師必須全面觀察、記錄周圍學生個體的情感需求,確保融入集體前能夠將各類準備工作處理到位。首先,在教學進程跨越性發展基礎上,應該仔細注重學生的感情特征以及變化過程;其次,利用多元渠道掌握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包括與班主任、同學以及家長的和諧交流等,為情感貼合打下堅實基礎。
(二)開創優質化的問題交流情境
實施啟發式教學方案的重點在于問題情境的設置,檢驗規劃成果是否達標,對于后期整體生物課程教學質量影響巨大。大部分教師成員在設計核心問題環節中必須圍繞多個角度進行細致闡述。問題源自于課本資料當中,應該帶有必要的趣味特性和生物科目效應,透過學生認知規則驗證,問題難度應該相對合宜才不會釀成認知沖突結果。只有長期堅持此類要領,涉及生物課程內外啟發功效才會得到全面展現和有機結合,學生對于科目重點掌握實力也就足夠雄厚。在教學現場中,教師有必要聯合現實狀況創設積極交流情境。例如:針對“酶”物質進行系統講解時,可以利用以下策略進行引導。“課程已經接近尾聲,相信在座學生已經處于饑餓邊緣,但是為何會有這類反應。”經過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使得學生主觀感知興致得到最大程度釋放,后期講解實效也會煥然一新。當學生對酶的知識清晰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利用實驗活動驗證酶有助于消耗的功能特征,同時提出更多細致性問題。“由于人體當中含有大量的H2O2分子,但是關于氫氣與水分的分解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并且無機催化媒介區別樣式突出表現在哪些層面。”總的說來,教師透過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可以有效引導出H2O2在不同條件下分解現象,確保學生記憶更加深刻。
(三)時常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活動
目前課外體驗活動已經開始受到各類教學單位的重視,尤其針對高中生來講,教師有責任創造更多機會帶領學生到課外去參加各類活動項目,利用適當考察與體驗方式去提升對于現實生物問題的思考能力,這對于啟發式教學質量的提升要求來說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多帶學生去野外學習,讓學生能夠親自觀察異質化生物類別,從中解析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依賴關系。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學生就可以深入掌握發展與聯系的觀點,建立科學的思考機制。另一方面,利用這種課外體驗方式,可以提供給學習主體更多親近自然的機會條件,達到人與自然零距離接觸的動機需求標準,對于學生熱愛、尊重自然守則目標實現意義實在功不可沒。發展至今,雖說部分生物教師已經開展課外體驗教學模式,但是可以提供的素材內容始終有限,甚至嚴重制約著生物啟發式教學的系統進展功效。依照創新啟發教學形態分析,教學主體應該嘗試多樣化表現途徑去拓展學生思維框架。因此,為了真正將生物課程與啟發教學模式融為一體,就必須拓展課外教學空間范圍。例如:教師應該主動尋找各類課外教學場地,真正地落實課外體驗渠道開發工作職責。具體來講,教師可以提供的課外模式越豐富,啟發式教學功效就越能夠得到全面凸顯,學生生物課程掌握實效也就更加深入。
另一方面,多媒體課件可以多層次、多角度地將書本知識反映在教學中,使生物科學真正成為生動的科學知識,使課堂氛圍更輕松、更開放、更互動。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在課件中設置形象、直觀的問題情境,其中生動的動畫和優美的音樂,可以全方位地展現生命現象,將學生帶入一個寫實的世界。
結語:按照上述內容陳述,我國教育事業如日中天,特別是高中生物教學方式已經得到全面革新、調整。目前廣大師生最應該做的就是,全面轉入到系統研究工程當中,應用各類途徑去整改生物創新教學方案,盡量令我國教育事業得到全面健康發展,為我國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開創春意盎然之前景。
參考文獻:
[1]鄭友育.運用啟發教學,提高質疑思維[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7(15):103-107.
[2]戴季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五步教學法”的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0,13(12):87-89.
[3]李秀英.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考試(教研版),2012,10(05):66-68.
[4]賴小紅.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2,15(05):44-46.
[5]葉芳娟.淺談高中生物趣味教學的實施[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19(0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