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中, CAD課程不僅要講授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更要融入行業標準與規范。在工程設計行業現代化和CAD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應該嘗試改變CAD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能將專業知識和工程實踐相結合,滿足未來工作中的常規需求。文章在問卷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高職CAD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思考,提出產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融教學與崗位能力于一體,并開展了相應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CAD課程 產學結合 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產學結合模式下高職CAD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232-02
近年來,在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的同時,教學質量也面臨著一定的下滑趨勢。因此,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職院校都認識到提高教學質量是各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應該改革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在此背景下,文章以CAD課程為研究對象,對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在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輔助設計是工科類、藝術類及計算機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該課程將軟件操作與專業知識進行揉合并應用,所以教學效果可以從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上直接體現出來。如果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與繪制專業圖形相關,那么此門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也影響到學生就業后的工作能力。因此,有必要對該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定位并對教學方法開展研究,從而提升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該課程。
文章從多個專業抽取27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咨詢了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員,對CAD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專業任課教師的經驗和相關崗位對CAD技術的需求,提出了CAD課程的教學模式。
一、CAD課程教學現狀的調研分析
目前,作者所在單位主要采用AutoCAD軟件進行CAD教學。在實際教學中,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文章對各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CAD教學的現狀,并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文章對行業相關崗位的專業人員進行調研,了解到相關工作崗位對CAD技術的具體需求,這也有助于調整CAD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程度。
(一)CAD課程涉及到的專業
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CAD課程,包括多個工科類專業及藝術設計類專業。就筆者所在單位而言,共有采礦類、機電類、計算機應用技術類及藝術設計類27個專業開設了該課程。根據專業不同,CAD課程教學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有采礦CAD,電氣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化工制圖與CAD,CAD軟件應用,室內設計制圖,CAD/CAM應用等。
(二)CAD課程現有的教學模式
目前,CAD課程教學,采用的教學模式有兩種。一是傳統的軟件應用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師按照課本的章節,進行命令的講解,然后學生對該命令進行練習。另外一種是項目式的教學,按照一個項目實例,教師進行講解,然后學生完成該項目。
(三)CAD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是大部分學生對本門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本門課程重要程度一般的學生占56.3%,重要的學生占27.04%,不重要的學生占16.67%,如圖1(課程重視程度)所示。有近72%的學生,不重視本門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本課程的學習效果。其次是對教師教學評價的調查中,認為教師教學方法靈活,效果好,完全掌握了授課內容的占15.93%,而教學方法比較靈活,教學效果一般,基本掌握了授課內容的占63.33%,教學方法不靈活,基本沒有掌握本課程內容的占20.74%,如圖2教學效果統計所示。排除了學生自身因素,CAD課程在教學方法上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再次,應用CAD繪制專業圖形,能熟練繪制的占5.56%,基本能繪制的占69.63%,無從下手的占24.81%,如圖3專業圖形繪制能力統計圖所示。CAD軟件應用與專業圖形相結合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學生對CAD課程教學內容的期望
在回收的調查問卷中,學生也表達了對本課程的期望。有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能順利完成圖形繪制,但在專業圖形面前又往往無從下手。因此,多數學生認為,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引入實際的工程項目,并與未來的工作相聯系,則可以讓學生對本門課程的作用和使用領域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幫助學生了解行業崗位能力要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初入職場時的工作能力。
(五)專業人員CAD課程的建議
各行業對CAD技術的需求有著一定的共同之處。首先,要熟練掌握和了解軟件可實現的功能,在繪制圖形時,能找到相應的工具來快速完成;其次,要掌握相關的行業標準和規范,也就是在繪制圖形的過程中,要融入相關的行業標準;再次,對于專業圖形繪制要求快速準確,并掌握一定的繪制技巧。當然,各行業對CAD軟件應用的要求不一樣,有些僅限于二維平面圖形的繪制,有些偏重于三維圖形的構建。在教學中,根據專業要求,教學內容需要有所偏重,教學實例要產學結合。
二、產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索
在現有的教學模式基礎上,根據調研和訪談的結果,對CAD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作一個初步的探討。
(一)教學內容的選取及順序安排
進行教學內容選定時,首先要選一本適合的教材。教學的過程中,也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的內容講解,可根據需要,進行章節的刪減。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可先講解二維平面圖形繪圖命令、編輯命令,讓學生能快速入手本門課程,提高學習興趣。然后,講解繪圖環境設置、圖層規劃、控制顯示圖形、精確繪制圖形、圖形尺寸標注等。如果需要學生掌握三維圖形繪制與編輯,可在完成這些內容之后再進行,這樣就不會造成學生繪圖思維的混亂。最后一部分內容是圖形的輸出。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專業崗位,進行工程項目式的教學,由易到難。
(二)教學目標定位
CAD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在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其具備快速規范地完成相關專業圖形繪制的能力。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廣泛使用性,讓學生能夠清楚本門課程在工作崗位上的作用。其次,要讓學生喜歡學習這門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找到成就感。
(三)產學結合教學模式探索
產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其最根本點是將實際工作崗位所需完成的工作,作為教學中的一個主線。根據這條主線,來組織教學內容并實施教學過程。教學要完成的任務,先是CAD軟件各功能模塊的使用,然后是各崗位上具體的工作任務實例的實現。
首先,教學前的準備工作。教師需先到相關行業進行調研,了解并掌握當前該工作崗位對CAD繪圖的具體要求,并收集整理相關專業所處行業的典型圖集。可以將圖集進行分類,如適用于初級命令講解時的圖集,適用于命令綜合使用的圖集,以及適用于高級綜合使用的圖集。進行教學內容的選取時,將CAD軟件的各功能模塊,按照行業崗位所需掌握的知識點進行重難點劃分。對于需要重點掌握的,在講授時結合崗位圖集的內容多加練習,對一般要掌握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有此項功能,在要用到該項功能時能探索使用。教學內容選定之后,進行教學內容順序的安排,根據教學模塊,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對教學內容有序安排。
其次,教學實施過程。根據行業工作崗位圖集,對圖形進行分析。比如,分析圖形構成要素,分析圖形繪制順序等。根據分析的結果,提出每節課要完成的任務,需要學生掌握的命令等,并由教師詳細講解命令和演示。然后,在課堂上給學生適當的時間,一般是5分鐘左右,進行當前所講解命令的練習。在命令講解完后,根據所分析的圖形,教師做一個圖形繪制的綜合演示,然后要求學生當堂課完成。這樣,學生能明確的了解某個命令可以用來完成什么工作。在一個命令模塊講授完成之后,用符合當前命令模塊圖形進行綜合練習,提高學生當堂課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數學生在訪談時提到,才開始學的時候,都是簡單的命令,感覺沒意思,到后來老師用崗位圖形進行命令的綜合講解和練習時,感興趣了,卻又發現前面的知識都不會,銜接不上了,結果就學得一知半解的。
再次,當一個內容模塊講解完后,需要進行綜合訓練。可以用相關行業的工作崗位圖形,對學生進行綜合知識的練習。先讓學生自行對圖形進行分析和繪制,在一堂課的結尾處,教師再對此圖形進行分析和繪制,讓學生比較自己的方法和老師的方法的優劣。經過自己動手繪制,學生在聽講時,會更專心和投入,也更能記住教師所講內容。
最后,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可選擇一套專業圖集,請行業專業人員對專業圖形繪制技巧進行講解。然后,要求學生完成該套圖集,作為課程綜合訓練。這樣,學生基本能夠了解將來到此工作崗位要完成的工作,并能迅速投入工作中。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
圖5 產學結合教學模式工作流程
三、總結
產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提高CAD課程教學效果的一個研究方向。在此教學模式下,CAD課程的教學,不再是單純的軟件應用命令的講解,而是融入了行業標準和規范,以實際工作崗位的典型圖集為技能訓練的項目,融教學與崗位能力于一體。產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經過教學實踐檢驗,在專業CAD課程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此模式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總結,在運用此模式進行教學時,也需要靈活運用,才能培養出符合崗位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磊,牛君彥.《建筑CAD》課程“案例+任務”教學模式研究,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2,28(6):42-44
[2]閆治國,魯嘉星,聶欣堯,楊京鵬等.隧道及地下工程專業CAD課程教學模式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136-138
[3]李建欣,劉雅麗.關于高職院校開展工學結合若干問題的思考,河北交通科技,2009,6(2):75-78
作者簡介:
王林玉(1975-),女,云南曲靖人,高校講師,研究生,從事計算機應用類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