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燈
【摘要】本文從物理教學中興趣的層次分類,興趣和物理教學發生相互作用時的基本特征,培養和發展興趣的有效途經,興趣與物理教學質量之問的關系出發來論述學習物理的興趣及其培養。
【關鍵詞】興趣;培養;教學質量
1 引言
興趣指興致,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心理學中的定義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興趣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使人集中注意,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和“樂”都含有興趣之意。物理學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之一。但是學生常常反映物理難學,甚至對學習物理感到厭煩。因此,如何使他們對物理知識發生興趣,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做到樂于聽、勤于記、愿意學、敢于提出問題創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這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確實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2 物理教學中興趣的層次分類
中學生的大腦在生理上還處于發育階段,處于接受邏輯思維訓練的時期,心理上處于不成熟,不定型的狀態,所以雖然初中生較小學生在理性思維的指引作用有較大程度的強;但從人生的整個過程來看,興趣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初中學生受教師教學藝術的影響,發生學科興趣轉移的例子是常見的。由此可知,興趣因素是一個對初中物理教學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3興趣和物理教學發生相互作用時的基本特征
興趣和物理教學發生相互作用時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
3.1群寓合特征
所謂寓合,是說既要寓于其內,又要合為一體。
興趣在內容、方式和教育時間三方面表現出的對物理教學的經常性寓合,稱為興趣和物理教學相互作用的群寓合特征:興趣的內容常寓合于物理知識教學內容之中;興趣的培養常寓合于興趣對物理教學所起的積極作用之中;興趣的培養時間常寓于物理內容的教學時間之中。
3.2 潛作用特征
興趣通常在下意識的狀態下對物理教學施加影響。這種現象稱為興趣對物理教學的潛作用特征。
3.3 突發作用特征
在某些時刻興趣會以相當的強度、鮮明確定地、有意識地對物理教學施加影響的這種現象,稱為興趣對物理教學的突發作用特征。這里說的某些時刻,一般產生于學生經受了某種較強刺激之后。這種刺激可以和物理有關,也可能和物理無關。
3.4 持續作用特征
興趣在一段時間內,能以比較穩定的強度對物理教學施加影響。可稱為興趣對物理教學的持續作用特征。
4 培養和發展興趣的有效途經
4.1 發揮各種實驗直觀形象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講授“大氣壓”一節時,可在裝滿水的杯上用硬紙片蓋住并倒過來,發現水并不流出,紙片也不下落,使學生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讓兩個學生做馬德堡半球實驗,使他們感覺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又如在講授水不善于導熱的內容時,在裝滿水的大試管里,放入一條小金魚,并用網狀物將其隔在試管的底部。當在試管上部加熱直到沸騰時,底部的魚還在自由自在地游動,說明水不善于導熱。當在試管底部加熱時,不一會小金魚就會肚子朝天——死了,這說明水傳熱主要是通過對流來實現的。通過實驗演示,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上課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如在講“ 摩擦力”一節時,取一根玻璃棒,叫一位大力士的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到講臺上各握棒的一端爭奪,結果必定是男同學取勝。此時教師接過玻璃棒用事先準備好的油給棒的一端擦一下,把擦油的一端給男同學,再叫他們各握一端爭奪,結果女同學獲勝。頓時同學們哄堂大笑,細心的學生就在觀察老師必定使用了什么“ 魔術”。此刻老師稍作停頓,引出“ 摩擦力” 一節,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
4.2 增強教學的靈活和新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師要從創設情境入手,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變阻器”一節之前,教師可以問學學為什么調節收音機音量旋鈕時,喇叭的聲音會時大時小等等,這些現象學生并不生疏,但要解釋這些現象卻又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認真備好課,通過合理創設情境,不僅能起到組織教與學的主導作用,而且能使學生明確學習這節課的目標,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甚至能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
2.教師要以良好契機為出發點,立足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的教學內容都能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要以良好的契機為出發點,立足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趣味。如:學習“慣性”后,教師可做這樣一個實驗,拿一只筆套豎立在教科書上的紙條上,然后問:誰能拿出紙條而筆套又不動?做法學生會自然地想到迅速抽出紙條,這樣一來,能使學生在這小實驗中獲取和鞏固知識。
3.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物理本身的吸引力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教師本身要以飽滿的態度,強烈的求知欲,熱愛物理的情感,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妙,就會對學生的學習志趣產生巨大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的教學媒體走進了教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投影儀、多媒體等先進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作為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中,有步驟、有目的地對學生實施素質教學及興趣的培養,并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就獲得令人滿意的教與學的效果。綜上所述,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只要依據教學大綱,根據中學生的特點,發揮各種實驗直觀形象作用,增強教學的靈活性和新穎度,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其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果。
5 結語
學習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心理成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積極化,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更高昂的求知欲,使學習變成一種內心的滿足,而不是一種負擔,可以培養學生更敏銳的觀察力,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更堅韌的意志力。所以,學生的興趣是開發智力的重要條件。物理教學實踐表明,興趣與物理學習成績一般是正相關的。因此,物理教學應設法保持學生的持久興趣以達到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梅.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J].學周刊,2011,(23)
[2]陳明俠.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0,(24)
[3]王明江.利用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J].林區教學,200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