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嫣



[摘 要]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應采取下列干預措施: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設相關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立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6 — 0162 — 02
隨著2011級中職學校新生入學,中職學生已百分之百為“90后”。“90后”的中職學生大多年齡在15~18歲之間,基本出生年齡在1996~1999年之間。據有人研究,90后的學生有65%為獨生子女,城市生源的學生則達到了85%【1】。
90后的學生,思維獨立,過于自信,價值多元化,功利主義,喜歡挑戰,思維活躍【2】。
有的研究認為“80后”是新人類,“90后”是新新人類,是“草根族”,即外表光鮮,里面脆弱【3】。
了解90后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于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主要的理論意義和臨床實踐意義。
一、被試與方法
1、被試
被試為2012年9月和2013年9月入學的大連市25所中職學校的二、三年級的學生,總人數3408人,其中男生880人,女生2528人,年齡集中在17~18歲之間。
2、 研究工具
SCL-90,又名90項癥狀清單(symptom checklist 90)或“癥狀自評量表”。由Derogatis編制于1975年。本量表共有90個項目,包含有較廣泛的精神癥狀學內容,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甚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應用10個因子分別反映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是臨床測查心理健康水平是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的測量工具。
3、 程序
開學后第8周,以年級班級為單位分別測試,運用統一指導語,統一測試軟件,學生在機房進行上機測試。測試完后由專業人員進行數據處理。
4、 統計工具
統計工具采用SPSS17.0。
二、 結果
結果見表1,表2
*P<0.05 **P<0.01 ***P<0.001
*P<0.05 **P<0.01 ***P<0.001
從表1,表2可以看出,無論是與全國常模相比較還是與全國青年常模相比較,SCL-90各因子給分還是比較接近的。但在某些因子得分上,最大值超過2分仍然很多,這說明中職學生和同齡常模比較相同,心理不健康的人數較多除了軀體化疾病和其他飲食、睡眠比較正常之外,其他各項心理素質卻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
三、 干預對策
針對大多數中職學生心理不健康問題,我們對“90后”的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不同于基礎學校的側重點。應根據其個性特點,提出相應的方案來提高其心理素質培養健康人格。
1、健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
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全面的、長期和多維度的,所以必須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予以保障。機構應是多維的和多級的。如圖1。
圖1 職學校心理健康組織模型圖
2、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90后中職學生由于生理、心理發展均處于不成熟狀態,因而抗挫折能力較差,處理問題易從自身出發主觀判斷,感情用事。無論在學習、生活和感情處理等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學校應開設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來加強指導。現在在國內和國際上比較成熟的活動都可以借鑒和采納,如心理劇表演,同質小組活動,一對一輔導、OB訓練、心理專項報告以及心理社團活動等。
3、 開設相關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現在大多數中住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都是通過專項報告來進行。這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任何質的區別。因此,為了有效地科學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應針對中職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特點,系統地開設一些相關的課程;為了提高職業工作效率,可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為了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可開設婚戀心理學課程;為了學生更好地適應環境,可開設自我成長心理學等課程。
通過系統開設相關課程,再輔之以專題講座以及心理門診和一對一輔導,可以系統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
4、 建立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核心場所。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一定數量的學生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專業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健康教師應該是心理學專業特別是應用心理學畢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而不應是非專業的,如德育教師,生物教師等來兼職。
咨詢中心應配備相應的硬件設施。房間上應由接待室、診斷與咨詢室、檔案與測量室等構成。在工具方面應配備一定數量的測量量表和一定數量的干預設備,如宣泄系統、催眠系統、放松系統等。
總之,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是一項全面的,多維度的,多層級的科學工程。
〔參 考 文 獻〕
〔1〕袁岳.90后的特征以及和他們溝通的3大策略〔J〕.圖書館雜志,2009,(01).
〔2〕王延年,等.90后的學生心理行為分析與管理〔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0,(02).
〔3〕孫遠剛.董成文 “90后”普通院校大學生的人格特質調查及教育對策〔J〕.教育科學,2010,(12).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