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歡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學習漢語的人數迅速增加,對漢語教學的要求也不斷拓寬,對外漢語教學是第二語言的教學,應該有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有配套的教材,有課室和其他教學場所,有配套的教學設施,有經過專門學習和訓練的教室,有經過某種篩選后進行學習的學生,有正規的課堂教學和相應的課外教學輔助活動,有配套的學習測試,等等。而且對外漢語教學注重的是漢語語言能力的掌握,包括具體的言語交際能力和技巧,培養出能用漢語進行交際的人才,所以對外漢語教學的實踐性至關重要,下面我們從對外漢語教學的內容、課堂教學和輔助性教學等方面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實踐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實踐性;教學內容;課堂內容;輔助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6 — 0168 — 02
一、對外漢語教學內容的實踐性
1.對外漢語教學大綱的實踐性
教學大綱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主脈,正確的教學大綱能夠正確地指導教學,因此教學大綱的制定就變的至關重要。一方面,教學大綱的目標框架定位應具備動態性。教學大綱定性定位定量的科學,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框架的定位正確。只有目標定位恰當,才能決定如何養成各種技能及程度,開設哪些課程。以本科教學為例,本科學歷教育應重視文化課程,使其在教學體系中占有一個適當的位置。因此四年制本科漢語專業的目標定位應體現應用型、通用型和一定的文化修養的特點,應具備實踐性。另一方面,教學大綱的課程定位應具備實踐性。任何教學計劃最終都要落實到課程中來,教學大綱只有化為課程才有意義。課程集中體現教學思想、理論、要求,因此正規的尤其是學歷教育課程設置不僅不能有任何主觀隨意性,也不能完全按學生需要設課,而應按照培養目標、學生需求、教學規律三者統一的原則來安排,課程的定位應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語言課與文化課要對應相協調;語言課中聽、說、讀、寫的各項技能配比要科學適當;處理好課程的上下延伸與左右協同的關系。例如:二年級著重訓練聽力的“新聞聽力”,有著重培養閱讀能力的“報刊語言基礎”三年級有“報刊閱讀”,四年級有“熱門話題”。這四門課有上下的銜接問題,又與同年級其他課程語言結構與語言技能上有圍繞中心任務協同的問題。注意處理好這三個關系,教學大綱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就有了基本保證。
2.對外漢語教材內容的實踐性
本部分內容主要從文化角度談對外漢語教材內容的實踐性。語言與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中時刻體現著文化因素,所以學習第二語言的同時,了解并熟悉此語言所使用的國家的文化非常重要,如果只學習話語而不了解文化,那么這門語言的學習也會變得空洞,味同嚼蠟。那么對外漢語教材中所體現的文化內容也要與時俱進并具有現實性。比如,在有些對外漢語教材中,會出現這樣的句子:A:你去哪兒?B:我去郵局寄信,你去不去?A:我不去,我要去銀行取錢。這些句子很簡單,一學就會,可是學了這樣的句子有什么用呢?去郵局寄信是中國八、九十年代時候傳遞信息的方式和方法,二十世紀以后,我們用于聯系和傳遞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電子郵件和手機,有這么簡便的方式,誰還愿意用手寫信,然后再買郵票和信封到郵局寄信呢?還有現在幾乎每所高校都會設有ATM機,各個銀行的提款機都有,取錢存錢都很方便,也很少有人走很遠的路或者坐公交車到銀行取錢了,所以類似于這樣的內容真的可以改一改,讓留學生學到更實際,更有用的漢語。
二、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實踐性
1.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教學的實踐性
課堂教學的實踐性體現在“做”,課堂教學雖然離不開教師的講,但是過多地強調教師的講,就變成了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就會變成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但激不起留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不會讓留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最終,留學生更不會學以致用,不會交際,也許只會變成考試的工具。現代對外漢語教學著重的是以留學生為中心,強調留學生的參與與實踐和創造,強調文化和知識的遷移與學以致用,而這些知識和能力的獲得離不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不斷地實踐和親自去做。只有學生親身實踐和體驗了,才能增加留學生的感性認識,最終變為自己的理性認識。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要注意以下三點:(1)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參與實踐,比如,一些學生學習的重點是商務貿易,那就讓他多參與這樣的實踐練習,增加自己對貿易的感官認識;班級的學生性別、年齡、生活經驗、漢語基礎不同,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來參與課堂教學實踐,而不是盲目地把題目或者話題隨意地拋給哪位同學來做,這樣沒有針對性的實踐會影響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2)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手腦并用,讓自己的多種感官器官都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去,這樣才能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3)教師應該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或者準備多種教具來吸引或者引導留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實踐教學中來。只有安排多種活動,才能讓不同特點、不同性格、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實踐,這樣才能保證他們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2.留學生漢語學習的實踐性
留學生漢語學習的實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創造性,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創造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通過創造新的句子,成段的話可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溫故知新的能力,可以在表達中把以前學過的詞或句子用在新詞語的造句中,這樣日積月累,就可以把學過的東西都掌握了。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大膽設疑,尊重學生獨特的個性體驗,允許答案的多樣化,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其次,表演性,對外漢語教學中有很多都是情景對話,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不同的人編排很多具有實用性的對話,這些對話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把自己設定為其中的角色,幾個人一組進行演練,這樣比單純地背課文效果要好的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再次,互動性,互動是指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課堂上的互動,可以根據提問、辯論、討論、表演、比賽、游戲等進行少數人和多數人的互動,而且在互動過程中不要影響別的同學的積極性,同時也要考慮互動同學的感受,要建立在自主、合作、平等的基礎上,這樣能促進同學之間學習的氛圍更融洽。最后,交流性,在漢語學習過程中,不要只自顧自地悶頭學習,遇到有趣的話題要與同學分享,遇到不懂的問題除了請教老師以外還要積極地與同學進行交流和研究,有時會發現同學和同學之間對一個問題的體會和領悟是不一樣的,這時候我們多加交流的話就會引起思維的碰撞,使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徹。
三、對外漢語輔助教學的實踐性
1.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實踐性
電腦的廣泛使用給很多領域的工作都帶來了便利,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覷,而且其使用的頻率也日漸增多,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之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是有實際原因的。課本上的內容更新比較慢,有些圖片、建筑、人物的衣著、工作和學習的環境很多都與現在的有很大的差別,很多留學生感覺書本上看到的和學到的東西跟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事有脫節,或者聯系不上,這樣一方面會給學生的漢語學習帶來一定的困惑,另一方面也給教師的講課帶來一定的困難,那么,多媒體在書本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就成為了一個載體,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找一些與教學有關的圖片或者視頻來輔助教學,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好。但是,多媒體的使用也要注意一個度,能夠把握好使用多媒體的度才是至關重要的,在使用多媒體時,一定要以課堂教學實際相結合,而不要隨意性地想放什么就放什么,這樣既浪費寶貴的上課時間,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的教學相結合,很多內容是機器描述不了的,所以不要把主要的教學任務都用多媒體來完成,如果計算機可以教學生了,那么還培養我們這些對外漢語老師干嘛呢?總之,只有正確使用多媒體這一輔助教學工具,讓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正確配合,才能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2.課外輔導教學的實踐性
留學生的課程的安排通常不是滿天灌的,一般情況下,他們的課程安排在上午或者下午的一節,周六、日肯定是要放假的。因此,他們除了課堂學習外,他們還有比較充裕的課外時間由自己安排。很多留學生都會找一名到兩名中國學生來當自己的課外輔導老師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所以對外漢語、漢語教學專業的學生在留學生較多的學校就變得比較搶手,這時候,對輔導老師的素質和要求就變得至關重要了。首先,在給留學生輔導時要有針對性,低年級的學生大多數以練習口語為主,這時輔導老師可以學生聊一聊影視、娛樂、民俗文化或者中國各地方特色的小吃,這些內容對留學生來說既有新鮮感,又能讓他們了解很多語言的語境,有助于他們漢語語用能力的提高。另外,高年級的留學生大多數以HSK的學習為主,這時,輔導老師就要準備一些有關語法、語用之類的內容與留學生一起學習,但是要保證做好充足的功課,這樣才能給留學生更好的輔導,輔導老師也才能真正發揮課外輔導的作用。但是并不是與漢語先關專業的學生都可以擔任課外輔導老師,首先,課外輔導老師要具備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這樣在給留學生輔導時才會胸有成竹。其次,課外輔導老師要有一口比較流利的普通話,這樣才能與留學生更好地交流,讓留學生掌握比較正宗的地道的普通話。再次,所輔導的內容要切合實際,要以傳授知識為主,而不是天南地北的胡謅。最后,要避免談一些政治性的敏感話題,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總結
對外漢語教學的實踐性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性質,幾乎所有的知識最終都會落實到實踐,對外漢語教學也不例外。外國人學習漢語,就如同我們學習別的國家的語言一樣,要從聽、說、讀、寫等幾個方面進行學習,但是不管哪個方面的學習,我們在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最終的目的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能夠真正地用在以后的學習、工作和學習中,學以致用才是最終的目的,所以,本文通過對外漢語教學的內容,課堂教學和輔助性教學三個方面對對外漢語教學進行了淺析,希望對對外漢語教學的進步和發展盡點微薄的力量。本文的內容有哪些不當之處還請前輩和老師給予批評和指正。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