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 要:作為一名英語專業的教育碩士研究生,很有必要探討一下學科教學知識(簡稱PCK)對個人專業化發展的作用和積極影響。從對PCK的解讀、教師專業發展的界定、教師專業發展與PCK之間的關系三大方面分析和探討了PCK對英語教師個人專業化發展的價值。
關鍵詞:PCK;教師;專業發展;關系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界定
廣義的教師專業發展:從廣義的角度說,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專業化的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強教師專業性的過程。
狹義的教師專業發展:從狹義的角度說,他們之間還有一定的區別:教師專業化更多是從社會學角度加以考慮的,主要強調教師群體的、外在的專業性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更多是從教育學維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師個體的、內在的專業化提高。教師專業發展可理解為“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是教師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情感、社會責任感不斷成熟、不斷提升、不斷創新的過程。
二、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科教學知識(簡稱PCK)
1.教師知識系統與PCK
一個專業的教師,特別是英語教師必須擁有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所謂知識系統就是英語教師內在的知識結構,他是英語教師在輸入不同類型的語言材料和知識材料后自我內化所形成的知識體系,用系統思維來分析,就是不同知識系統與子系統,子系統與系統之間以某種特定的方式所構成的立體的、動態的、多緯度的內部知識形態;
一般而言一個合格的英語教師的知識系統包括如下:
純語言知識(專業學科知識),它包括語法、語音、詞匯、翻譯、文學等語言文學知識;
教育教學知識:教育學知識,心理學知識;
教學經驗知識:學生的知識、教學環境的知識,處理教學問題的知識及授課技能的知識;
而PCK恰好囊括了上面的三大類知識,從某些方面來講,隨著跨學科教學時代的到來,PCK的范圍要大于上面的一般教師所要包括的基本知識。
所以對PCK知識結構的認知和理解有助于英語教師更好地自我發展和修正。PCK的知識構造往往體現在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上,不同類型的教師PCK的結構發展和內在模式都不同,可以說PCK是由動態和靜態兩方面的結構構成。動態的結構是英語教師在參照其他教師的PCK的基礎上可以發展和完善的部分,因而PCK對于英語教師的知識系統的發展和成熟有著很重要的反饋和調節功能。
2.教師實踐能力和PCK
根據PCK的內核,我們明白PCK是區分高成效教師和低成效教師的標尺,這種說法很有科學道理,高成效教師的PCK內核更強大,所謂高成效教師就是指那些教學方法靈活,課堂管理高效、師生關系融洽、教學目標達成容易、課后反饋良好、學生學習動機良好、教學成績好的老師,為什么這些老師能輕而易舉地拿下這么多優秀的模塊,就是因為他們的PCK結構發達,內化能力強。
3.教師科研能力與PCK
能從事科研項目的教師基本上到了成熟教師的階段,這個時候他們的PCK內核異常豐富,指導意義更強;他們的PCK位于知識系統的頂端(veal and Mankinster);PCK是多方面知識的整合。因而,教師的知識經驗積累和知識內涵越豐富,PCK內核就越大,這就是為什么專家型教師比一般教師的科研能力強,實踐意義強,指導性強,模范性和創造性更強的原因。
所以說,PCK的發展決定教師的科研能力和自我發展空間。
4.教師積極情感與PCK
因為PCK是教師區別于其他人員的特有的核心知識和內涵,又是高效教師和低成效教師劃分的標尺,所以PCK對于教師的知識內涵、授課技能以及科研能力都有積極的促進和反饋調節功能。
PCK是教師的學科知識、教育教學知識、學生知識、教學背景知識等外延的集合和高度濃縮,是內化了的高級內核,因而一個優秀的教師能在教學中與學生和諧相處,快樂教學。
有的教師每逢上課就生氣、沮喪、失落、甚至轉業,原因就在于自身PCK內核不夠成熟或者說不合格,他們缺乏與學生的溝通技巧和課堂管理的方法,在數學中,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高成效教師的教學方法就像一條線段直接通向孩子的內心,能夠與他們產生共鳴。
而低成效的教師對于簡單的問題卻使用了笨拙的方法,有些方法極端、不科學,當這些方法違反了學生學習知識和認知問題的規律時,學生就會產生焦慮、煩躁、厭學等不良反應,課堂效果自然成效偏低,甚至收效甚微。
總之,PCK知識的內核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情感的發展和成長。
綜上所述,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知識系統、教學實踐、科研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在這些階段的發展過程中,不同教師的PCK起著不同的作用,綜合起來,PCK具有反饋和調節功能,內核強大的PCK能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能幫助新教師朝著更加寬廣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人生理想的飛躍和價值觀的體現,帶來職業發展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楊薇,郭玉英.PCK對美國科學教師教育的影響及啟示.當代教師教育.2008(1/3):6-10
[2]包天仁.英語教師知識與技能手冊.沈陽出版社,2012-06.
指導老師:馬生倉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