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啟堅 張月 李洪珠等
摘要 在廣泛文獻檢索的基礎上,對鉛丹的臨床應用、毒性和注意事項等進行了綜述,為全民養生保健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 鉛丹;成分;臨床應用;毒性
中圖分類號 S5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5-01403-0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toxicity and health taboo of Pb3O4 were reviewed,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materials for the universal health care.
Key words Pb3O4; Compositions; Clinical applications; Toxicity
鉛丹(Lead tetroxide),化學名稱為四氧化三鉛(Pb3O4),異名有丹粉、紅丹、鉛黃、松丹、朱丹、陶丹、章丹、桃丹粉、黃丹(《抱樸子》)、真丹(《肘后備急方》)、鉛華(《名醫別錄》)、國丹(《秘傳外科方》)、朱粉(《本草綱目》)、東丹(《現代實用中藥》)等,為紅橙色晶體或粉末,不溶于水,抗腐蝕性強,其味辛微寒,歸心肝經。
鉛丹的制法:將純鉛放在鐵鍋中加熱炒動,利用空氣使其氧化,然后放在石臼中研磨成粉末,用水漂洗后將粗細粉末分開,漂出細粉再氧化24 h,磨成細粉過篩。本品以色橙紅、細膩光滑、無粗粒、見水不成疙瘩者質量較好[1]。
1 鉛丹的鑒別
1.1 鉛丹與雄黃的辨別 雄黃粉末為橙黃色,有細小結晶體,手捻有顆粒感,手指易被染成橙黃色,質較重,氣特異味淡,置于坩堝內燃試,熔成紅紫色液體,產生白色或黃白色火焰,并伴有黃白色濃煙,有強烈的蒜臭氣。鉛丹為橙紅色或橙黃色,無結晶體,手捻有細膩感,質重,氣微味辛,置于坩堝內燃試不熔,無火焰無冒煙現象,無臭氣[2]。
1.2 鉛丹的化學鑒別法 ①取本品粉末約0.2 g,加入熱鹽酸后有氯氣產生,可使碘化鉀淀粉試紙變色,并產生白色氯化鉛沉淀(檢查鉛鹽);②取本品粉末約0.2 g,加入稀硝酸,使其溶解,過濾后取3 ml濾液加入鉻酸鉀試液2 ml,產生黃色沉淀,分離,在沉淀物中加入2 mol/L氫氧化銨試液或2 mol/L稀硝酸試液,均不溶解,再加入2 mol/L氫氧化鈉試液,沉淀物立即溶解(檢查鉛鹽);③取本品少許,置于火柴桿上燃燒,可見有密集微小鉛粒。
2 臨床應用
鉛丹作為傳統中藥,使用歷史悠久,流傳了不少內服或者外用的驗方。由于鉛丹毒性較大,稍微過量即可能造成中毒,現在已極少內服,主供外用作為中醫骨傷科、外科熬制硬膏藥的常用基礎原料。鉛丹在臨床上一般很少單用,往往與其他中藥相配伍,在解毒方面作用巨大。
2.1 治療內科疾病
2.1.1 急、慢性支氣管炎。在膽南星、清半夏等祛痰止咳定喘藥物中加入鉛丹,起墜痰收膏之用,制成理肺膏貼敷于風門、肺俞、膻中等穴位,6 d換藥1次,12 d為1個療程。治療該病200例,總有效率為98.5%[3]。
2.1.2 細菌性痢疾。運用畬醫方黃丹雞卵煨治療濕熱痢疾:取雞蛋1枚,取尖頭打1孔,流去蛋白后填入黃丹末1.2 g,用紙密封后煨熟食之,服用1~2次即可見效[4]。
2.1.3 傷寒。以小柴胡湯為基礎復方(去甘草),通達上下,加入龍骨、牡蠣、鉛丹鎮靜安神,加入桂枝、茯苓、大黃通陽降氣利飲[5]。
2.2 治療外科疾病
①金傷散(《外科精義》):白芨30 g,風化陳石灰60 g,桑白皮、黃丹各60 g,煅龍骨、天南星、白附子各30g,上藥研細和勻。功能為收斂止血,治外傷肌肉破綻出血不止。②太乙膏(《外科正宗》):玄參、白芷、歸身、肉桂、赤芍、大黃、生地、土木鱉各60 g,阿魏9 g,輕粉12 g,柳槐枝各100段,血余炭300 g,乳香15 g,東丹1 200 g,沒藥9 g,麻油2 500 g,制成硬膏藥,其功能為消腫消火,解毒生肌,適用于瘡瘍已潰或未潰者。③夾紙膏(《醫宗金鑒》):黃丹(炒)、輕粉、兒茶、沒藥、雄黃、血竭、五倍子(炒)、銀朱、枯礬各等分研末,其功能為收斂排膿,生肌止痛;主治臁瘡、潰爛痛癢、久不收口。用時剪瘡口大小油紙2張,將藥粉夾入,紙周用面糊封住,紙上用針刺孔,貼于瘡上。④治燙傷方(《瘍醫大全》):黃丹30 g,樟腦15 g,研成細末,蜂蜜調勻,涂搽患處。⑤桃花散(《全國中成藥處方集》):黃柏120 g,松香120 g,枯礬60 g,黃丹120 g,輕粉15 g,研末和勻;該方能拔毒、消腫、止痛;主治濕毒瘡癤引起的浸淫流水、紅腫潰爛和痛癢不止,用少許撒于患處即可。⑥臁瘡膏(《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血竭6 g,乳香15 g,松香24 g,枯礬12 g,輕粉12 g,紅粉6 g,銀朱3 g,冰片2.4 g,官粉12 g,黃丹12 g,上藥研細末,加大麻子油105 g,攪拌均勻即成,其功能是除濕解毒;主治下肢臁瘡、紅腫痛癢和潰爛流水[6-7]。
2.2.1 淋巴結結核。用鉛丹加入雄黃、松香、當歸制成紅膏藥方外貼,內服由當歸、白膠香等制成的消堅丸,治療淋巴結結核58例。結果發現治愈47例,病情好轉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萬強用鉛丹、珍珠等制成復方珍珠粉外敷,治療破潰型淋巴結結核69例。結果發現69例全部治愈,無1例復發[8]。
2.2.2 關節及其他骨科疾病。王國法[9]報道用鉛丹加入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藥物制成止痛萬靈膏,治療風寒濕痹、腰痛、腿痛、關節痛、跌打損傷、傷力勞損、坐骨神經痛、骨質增生等關節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張述文[10]用鉛丹加入皂礬、火硝等藥物,研末后加醋調成泥狀外敷,治療關節炎2例,用藥1次即見效。劉安祥[11]報道用鉛丹入祛濕補腎、舒筋通絡藥物中制成骨刺膏治療骨質增生156例,總有效率為93%。孫躍凱[12]報道用鉛丹加入輕粉、蟾酥等制成膏藥外敷,治療骨、關節結核竇道150例,總有效率為98.66%。
2.2.3 腿慢性潰瘍。用鉛丹加入丹參、赤石脂等研末加香油調成糊狀,外敷治療小腿慢性潰瘍120例。經治療,15 d內顯效35例,1月顯效50例,2~3月顯效27例,有效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5.8%[13]。
2.2.4 褥瘡。以鉛丹為主藥,加入樟腦等制成紅丹膏,治療褥瘡II、III期患者48例,有效率100%[14]。
2.2.5 燒燙傷。用鉛丹加煅石膏等制成1敷康外敷,治療10%以下I、Ⅱ燒、燙傷均獲良效[15]。
2.3 治療婦科疾病
2.3.1 宮頸糜爛。姜厚德[16]用廣丹加入煅石膏等制成復方桃花散膠囊置于宮頸處,治療宮頸糜爛166例。結果發現治愈155例,病情好轉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80%。秦繼章[17]用樟丹加入枯礬、黃連等研末煉蜜為丸,塞于宮頸管處治療宮頸糜爛患者500例,總有效率為97.2%。
2.3.2 老年性陰道炎。用樟丹、蛤粉等制成膜劑,治療老年性陰道炎24例,總有效率為95.8%[18]。
2.3.3 外陰潰瘍。用樟丹、兒茶、海螵蛸各等份研磨成散劑,外敷治療外陰潰瘍100余例,均敷藥2~3次獲愈[19]。
2.3.4 乳腺增生。用鉛丹加入柴胡、郁金等制成消核膏外貼乳房患處,治療乳腺增生癥96例。結果發現,2個療程(30劑)治愈53例,顯效19例,有效1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88.6%[20]。
2.4 治療兒科疾病
2.4.1 小兒肛裂。采用非手術療法治療小兒肛裂,可用鉛丹制成桃花散局部外敷,治療小兒肛裂27例,結果發現,1個療程(5 d)創面愈合11例,2個療程創面愈合14例,3個療程愈合2例[21]。
2.4.2 流行性腮腺炎。用鉛丹加入赤芍、白芷制成太乙膏合潰消散外敷,內服流腮合劑治療流行性腮腺炎100例,經1~3次(1~3 d)治療均獲痊愈[22]。
2.4.3 小兒鵝口瘡。鵝口瘡患兒先用2遍淘米水洗口后,用紗布蘸鉛丹少許,輕擦患處,每日2~3次,治療本病28例,一般2~4 d即可痊愈。
3 毒性、中毒癥狀及處理預防
3.1 鉛丹服用時注意事項 ①辨證用藥。鉛丹外用能解毒散結、殺蟲止癢,主治瘡瘍腫毒等實證;若屬虛證瘡瘍,用時應謹慎,勿犯“虛虛”之戒。②辨品種用藥。密陀僧、鉛丹、鉛粉均由鉛礦加工而成,用時有區別。鉛丹即黃丹,用黑鉛加硝、黃、鹽、礬煉成,咸、寒,沉重,味兼鹽礬,內用墜痰祛怯,消積殺蟲,治驚疳瘧痢;外用解熱拔毒,祛瘀長肉,是熬膏必用之藥”(本草備要·卷之四)。③合理配伍用藥。鉛丹配硫磺。硫磺溫熱可以化解鉛丹之陰毒。《本草綱目·第十一卷·石部》記載:“吳巡檢病不得溲,臥則微通,立則不能涓滴,遍用通利藥不效。唐問其平日自制黑錫丹常服,因悟曰:此必結砂時,硫飛去,鉛不死。鉛砂入膀胱,臥則偏重,猶可溲,立則正塞水道,故不通。取金液丹三百粒,分為十服,煎瞿麥湯下。鉛得硫氣則化,累累水道下,病遂愈。硫之化鉛,載在經方,茍無變通,豈能臻妙?”金液丹由硫黃煉制,純陽之物,此記載為研究鉛中毒的治療提供了有益參考。
3.2 含鉛中藥的毒性 含鉛類中藥的毒性成分是鉛(Pb),為多親和性毒物,作用于全身各系統,主要損害神經、造血、消化及心血管系統。如果血內鉛的濃度過高,能抑制人體活性酶,使血紅蛋白的合成受阻從而導致貧血,進而直接作用于成熟紅細胞,使細胞內鉀離子滲出,而引起溶血,損傷血管而致腦、肺血管充血、出血及眼底出血,還可引起腦水腫、神經膠質變性,引起一系列神經系統癥狀。鉛對組織有刺激和損傷作用,能引起胃腸炎癥、腎小管上皮壞死、肝細胞變性、慢性鉛中毒、齒齦和大腸黏膜處有硫化鉛所組成的鉛線等。鉛的成人中毒量為0.04 g,可溶性鉛鹽的致死量為20 g,微溶性鉛鹽的致死量為30 g[23]。
鉛中毒的主要癥狀有:臉呈土黃色或灰白色的“鉛性面容”,口中有金屬味,齒齦鉛線,腹絞痛,便秘或腹瀉,貧血,肝腫大,黃疸,精神及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多發性神經炎,尿毒癥等。急性鉛中毒多有明顯的鉛接觸史或口服過量的鉛制劑史,臨床表現急劇[24]。
Untimanon[25]報道粉末狀的Pb3O4可以通過皮膚,造成室內人員明顯可檢測到的鉛污染。
3.3 含鉛中藥中毒的處理和預防
3.3.1 處理。含鉛類中藥的毒性較大,要求中醫在臨床上嚴格掌握用藥量、給藥途徑,嚴格控制用藥劑量、范圍及時間,使其在臨床中發揮合理的治療作用。在臨床上,一旦出現鉛中毒者,應及時治療。急性口服中毒者,以1%MgSO4溶液內服,以形成不溶性硫化鉛;再以清水洗胃導瀉,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 ml,1~2次/d,或口服乳酸鈣1 g,3次/d,持續服用2~3次。急慢性鉛中毒者均可用依地酸鈣鈉、二巰基丁二酸鈣、促排靈等進行驅鉛、對癥處理及支持療法,同時注意營養,尤其是要給予適量VB1。
3.3.2 預防。運用富鋅中藥驅鉛是目前排除鉛中毒危害的良方,也給中西醫結合治療鉛中毒以及保健提供新思路。中藥可用昆布、海藻煎湯頻服,或服金菊葉湯(金錢草30 g,菊花15 g,甘草15 g),或內服大量生蛋清、牛奶、綠豆湯,臨床治療急性鉛中毒性腸梗阻50例,均獲得良好效果[26]。經過反復的試物實驗研究,篩選出以中藥為主、并有一定的排鉛作用的“康達飲”。研究表明,鉛作業工人長期飲用可以增加尿鉛的排出,減少機體的鉛負荷,且未見不良反應,對機體的必需元素含量也無影響,對預防鉛中毒有良好效果[27]。
4 展望
鉛丹作為傳統中藥,使用歷史非常悠久,由于其主要成分是有毒的氧化鉛,因此服用時必須有嚴謹科學的配方,否則極易造成鉛中毒。作為藥效明顯的重金屬類物質,在西方醫學“談重金屬而色變“的大環境下,需要科研人員深入研究鉛丹的藥理和開發新藥。
參考文獻
[1] 高志偉.考古資料所見赭石、朱砂、鉛丹及其應用[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1):102-109.
[2] 尹靖先.鉛丹與雄黃的鑒別[J].中藥通報,1986,11(2):21.
[3] 焦向陽,焦保璇,焦保峰.理肺膏穴位貼敷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200例[J].四川中醫,1994(7):26-27.
[4] 相魯閩.畬藥黃丹雞卵煨治濕熱痢[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1(3):180.
[5] 高建忠.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神志病[J].中國中醫藥報,2012(8):4.
[6] 梁光裕.鉛類藥物的臨床應用[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1,8(9):18-21.
[7] 梁光裕.鉛在中藥的應用[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8,5(6):50-51.
[8] 張揚.內服消堅丸外貼紅膏藥治療瘰疬58例[J].陜西中醫,1997(5):13.
[9] 王國法.活血止痛萬靈膏[J].中國鄉村醫藥,1994,1(1):45.
[10] 張述文,張美云.手心用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J].中醫雜志,1981(1):78-79.
[11] 劉安祥,喬志剛,韓德林,等.骨刺膏治療骨質增生156例[J].陜西中醫,1994,15(11):514.
[12] 孫躍凱,韓大欽,蘆權偉.結核膏外敷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竇道150例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雜志,1989(12):751.
[13] 何恩良,何連飛.臁瘡膏治療臁瘡120例[J].遼寧中醫雜志,2001,28(4):227.
[14] 黃思寧.紅丹膏治療褥瘡48例觀察[J].承德醫學院學報,1999,16(1):85.
[15] 鄒保新.外用“一敷康”的經驗[J].山東醫藥工業,1996(2):16.
[16] 姜厚德.自制復方桃花散膠囊治療宮頸糜爛166例[J].安徽中醫臨床雜志,1998,10(1):31.
[17] 秦繼章,秦嬋娟,呂杰.止帶靈栓劑治療宮頸糜爛500例臨床觀察[J].中原醫刊,1992(3):13-14.
[18] 郭蕾.中藥膜劑治療老年性陰道炎24例[J].甘肅中醫,1994,7(1):39-40.
[19] 馬文芝.“宮頸散”治療外陰潰瘍[J].吉林中醫藥,1983(6):21-22.
[20] 王智惠,劉天驥.消核膏貼敷治療乳腺增生癥96例[J].四川中醫,1994(10):42.
[21] 殷文明.中藥外用治療小兒肛裂27例[J].中醫外治雜志,2003,12(3):50.
[22] 管淑蘭.加味太乙膏治療流行性腮腺炎200例療效比較[J].濱州醫學院學報,1995,18(2):91.
[23] 翁坤榮.鉛中毒治療的新進展[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9,6(3):15-17.
[24] 田紅艷.淺談中藥的毒性[J].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6,4(12):34-35.
[25] UNTIMANON ORRAPAN,GEATER ALAN,CHONGSUVIVATWONG VIRASAKDI,et al.Skin Lead Contamination of Family Members of Boat-caulkers in Southern Thailand [J].Industrial Health,2001,49(1):37-46.
[26] 陳全壽.驅鉛湯治療急性鉛中毒性腸梗阻50例[J].中國中醫急癥,1999,8(1):17.
[27] 謝萬力,黃建勛,潘金城,等.預防性飲料排鉛效果的綜合研究[J].職業醫學,1998,25(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