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油畫藝術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許多成就,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影響我國高校油畫教學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缺乏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對西方繪畫的認識存在誤區,方法論過于陳舊和單一等。我們應當以多元化的發展理念開展優化教學,改革教學建設方向,加強對民間優秀藝術的學習,促進油畫教學的本土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優秀的油畫創作人才。
關鍵詞:多元化;美術;油畫;教學
油畫是美術的一個重要學科,在美術多元化發展背景下,高校的油畫教學如何深入發展并適應時代潮流越來越引人關注。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油畫人員,本文結合實際,對高校油畫教學進行了具體分析。
一、影響我國高校油畫教學的因素
第一,中國主流油畫界一直缺乏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缺乏對具有長久生命力和巨大兼容力的中國文化的自信心。由于主體性的弱化,對自身文化的準備不足以支撐和消化引入的西方油畫,使得我們的油畫在一百年的發展中始終處于對西方的被動、盲目甚至是片面地尾隨之中,這是阻礙我國油畫教學創新的根本因素。
第二,對西方文化、西方繪畫的認識也長期存在著諸多誤區。西方油畫的源頭在哪里?傳統是什么?主流是什么?現狀是什么?我們對這些最基本問題的認識,不僅常常模糊不清,而且在美術史的主要問題上也作出過錯誤的判斷和選擇,甚至戲劇性地鬧出把在西方已處于衰敗狀態的學院派寫實主義當成“先進文化”引入中國,來革新中國繪畫的笑話,以致既誤導了中國油畫教育,又幾乎造成中國民族傳統藝術的斷代。
第三,方法論的陳舊和單一,使得我們在油畫中國化道路上舉步維艱。在認識論上只重視二元對立,而忽視多元共生。在比較研究中只重視線性的歷時性比較,而忽視結構性的共時性比較;只重視差異性比較,而忽視同構性比較;在藝術史研究中奉行生物進化論、社會進化論,而忽視藝術本體論和藝術自律性,只重視邏輯發展的必然性,而忽視非邏輯因素的偶然性,等等。這就既不利于在不同藝術中發現“同質同構”的合理性,更不利于在更高、更深的層次上探索“異質同構”的可能性。
第四,在教育思想上,一直沿襲“五四”以來引入的西方受工具理性支配的“現代教育”理念,而這種“現代教育”被后現代主義教育家視為“早已淪為一種封閉性的教條,使教育和課程的內在價值促進人的心靈成長的價值被徹底泯滅”。就像教育界人士普遍自嘲的:以19世紀的觀念,培養20世紀的學生,為21世紀的社會服務。這怎么可能使我們的油畫和油畫教育走在時代的前沿。
二、多元化背景下油畫教學分析
(一)以多元化的發展理念開展優化教學
中國油畫發展的前期階段,由于受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我國的基本國情的限制,受前蘇聯油畫的影響較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重大發展,油畫藝術界逐漸消除了這種前蘇聯程式,油畫藝術者在創作過程中更多地表達自主創作理念。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油畫的本質不是用鮮艷的色彩畫出美麗的圖案,而是要表達作者內心真實的情感,用心來創作。在美術藝術發展前進過程中,那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都是作者內心感情的書寫,對大自然、對美的追求。中國油畫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樹立多元化的發展觀念,油畫教學要擯棄以往粗糙的教學模式,教育學生樹立全新的創作理念,從內心深處的感情出發,充分表達對世界的美好追求,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訴求,適應多元化發展趨勢。
(二)改革教學建設方向
油畫在各類學校中有必修課與選修課的區分,都可以列入重點建設課程,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力和教學成果,申報有關領導部門,經過評議確認為重點課程或重點學科。無論能否成功,這都是應當努力的目標,即使成功也仍要努力做好名實相符的工作。重點課程、重點學科都是一種教學成績的標志,也是一所學校在這一方面的學術標志,它所發揮出的學術吸引力與輻射力,能產生雙向互動的良性循環。正常的教學研究應當不受褒貶的影響而進行。藝術教育的事業心和職業道德是經常性的教學研究的動力。
(三)加強對民間優秀藝術的學習
由于油畫藝術具有多元化的發展特點,因而其表達方式也是豐富多彩的。但多元化的發展也會帶來相應的問題,即我國油畫藝術的發展如何體現中國特色、民族特色。國家的發展目標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而我國油畫藝術的發展重點在于體現民族特色、區域特色和文化觀念。我國是一個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國家,同時又是一個歷史文明古國,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因此,中國油畫藝術的發展和油畫教學要打破西方寫實的局限,將中國的民族文化藝術融入油畫創作中。剪紙、陶瓷、民族音樂等都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和藝術。為我國油畫藝術發展提供了相當多的素材,學習民間優秀藝術,必將為我國油畫藝術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四)促進油畫教學的本土化
油畫教學強調要扎根于本土,也就是強調觀察研究周圍的現實生活和地方特色。在平凡的、常見的事物中去發現美的東西。自然之美、城市之美、校園之美等都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純樸的人物無論是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還是現代新式服裝,都能襯托出人物形象之美,還有那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裝飾品、工藝品、各種花木、植物、禽畜動物等都是可以采用的素材。
油畫教學因課時有限,必須在課堂教學之外,安排一定的室外寫生(速寫)練習,使室內、室外練習相結合,使油畫色彩練習相互補充,保持不間斷。繪畫者需要養成平時不放松觀察、勤動手的習慣。平時觀察積累,成竹在胸,動起手來會更有目的,表現起來會更有把握。
油畫教學如有能力組織學生到外地實習,固然是深入生活的良機,如條件不足不能到外地,結合本地實際,也可以使教學富有特色,充滿活力。如果缺乏熱愛生活和熱愛自然的思想基礎,即使走得再遠也是無濟于事,鮮有收獲。各地各類學校各種專業所開設的油畫課,教學內容、要求以及課時都有所不同,各校的教學改革難點也不同。如何在有限的課時里包容盡可能豐富的、或是少而精的教學內容,是要經過周密的備課,認真地執行教學計劃,重視經驗總結才能達到的。這一切都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能力。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如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這是教學方法的中心議題[3]。
三、基于多元化背景下的中國油畫發展趨勢展望
油畫在中國系統性的發展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并且在美術藝術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現出許許多多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佳品,為我國的美術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與世界油畫藝術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油畫藝術還有一些不足。現代中國油畫藝術中涌現出一批具有遠見卓識的創作者,他們主張油畫改革創新,所以在不少作品中能夠看到很多新的思想和理念,這是中國油畫藝術發展的創新趨勢。改革創作理念、審美觀念、繪畫手法等,在我國的油畫藝術中融入多元化的要素,我國的油畫藝術必將取得更多更大的進步。
四、結 語
綜上所述,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為歷史發展趨勢,任何藝術都不能不受到多元化的影響。在多元化背景下想要取得重大發展,就要用嶄新的姿態去迎接多元化時代的到來。高校的油畫教學也是如此,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早已不能夠滿足時代的發展要求,只有調整人才發展戰略、革新教學模式才能夠真正培育出優秀的油畫創作人才。因此在高校的油畫教育中,一定要牢固樹立多元化的發展觀念,擯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做到師生互動,努力學習人文科技知識,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將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和藝術融入油畫創作中去,加強與油畫藝術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美術事業發展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人才。筆者希望通過對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油畫教學的分析,能夠對我國油畫教學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粵丹.多元美術文化發展背景下高校油畫教學的新思考[J].大眾文藝,2012(15)
[2] 徐利.多元化文化發展背景下高校油畫教學的新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3(11)
[3] 舒叢.多元美術文化發展背景下高校油畫教學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3(16)
個人簡介:
周澤,安順學院藝術學院美術專業講師,貴州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順市油畫藝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