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李仕友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規模也迅速擴大,教學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師資力量的薄弱,影響學生素質的提升,畢業生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因此,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的教師在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中時,必須要大力進行教育教學體制的創新,提高高等院校學生的專業技能素養,滿足社會各個求職崗位的需要。本文針對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方面的工作展開討論,提出幾點強化實踐性教學的可行性意見。
【關鍵詞】高校;環境工程;實踐性教學;必要性
一、高校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工作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的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得到了成果顯著的發展。尤其是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及首都的教育水平,發展速度相當之快,我國的首都北京不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中心,更是我國的文化教育中心,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更是在全世界的范圍內享有盛譽。另外,在我國的東部長江下游一帶,形成了以上海為核心地位的“滬寧杭”文化圈,上海市的復旦大學和浙江省的浙江大學更是堅持走國際化道路,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留學生前來學習。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性教學改革水平不斷提高,廣大畢業生的受教育水平越來越高,有越來越多的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畢業生涌入社會,嚴重的供給與需求的矛盾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日益凸顯。只有大力進行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才能夠更好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提高,大大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目前,針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切實開展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了各大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日常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我國各大高校在大學生就業能力方面的工作起步比較晚,因此發展緩慢,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在進行大學生就業力培養工作時,首先應該做好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性教學改革工作,通過深入而具體的就業理論探索,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為以后將要開展的就業培訓工作提供指導。
二、高等院校環境工程高校教師開展專業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大力推進專業課程改革工作
對于環境工程專業的大學生群體開展實踐性教學水平改革工作時,高校教師一定要對他們展開就業指導工作,一定要注意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通過觀察的方法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向學生提出一些關于環境保護和道路硬化、環境美化等方面的問題給同學們討論,在安排學生上講臺板書的過程中,應該盡量采用觀察法來判斷學生對該知識點是否已經掌握,學生的表情和回答問題的速度,都能夠很好地反映他們對于教師教學內容的接受情況。仔細觀察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反應,可以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占據主動性,通過課堂提問直接與被考察的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在一系列的互動之中,讓教師掌握到寶貴的第一手教學情況資料。教師在展開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對于學生就業職業素養的培養工作。環境工程專業教師可以對學生展開有計劃的個人能力培養工作,進行特色教學,并且,環境工程專業的教師還可以分階段、多層次的開展對于廣大學生就業規劃指導的工作,安排不同的課程給學生學習,通過全面的訓練和教學,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針對不同學習階段,提出對應的教改計劃
高等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教師還應該針對學生正處于的學習階段的不同,作出相對應的學習指導計劃。對于剛剛進入學校的學生,高校老師要對其開展就業形勢的分析,讓新生在進入學校之后了解到目前社會上就業的情況,感受到就業的壓力,從而促使其不斷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中,認真刻苦的汲取科學文化知識,繼而為畢業之后更好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燈不撥不明,理不爭不透”,高等院校教師在大力創建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性的教學環境時,可以讓學生針對教學課題展開廣泛的討論活動,這樣可以極大的調動每個學生參與學習環境工程方面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在老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談論活動之中,既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專業知識記憶能力,又能夠從更深層次上加深學生對于環境污染與治理理論方面的理解。通過培養學生溝通交流的主動性,鍛煉學生的環境保護敏感性,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制定出某一地方的防治環境污染方案。
(三)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普通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領導要重視對本專業特級教師的引進工作,通過提高教師福利待遇的方式來吸引更多具有豐富環境污染治理方面工作經驗和環保知識教學水平的教師,加入到本校的專業教學工作中,通過安排本校教師去國內和國際環境保護教學領域比較知名的學校深造,可以大大地加強本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增強教學師資力量,最終提高學生對于衛生工程和公共環境等學科的認知度,讓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學習到給水排水工程、垃圾處理、環境衛生、水分析等內容的專業知識。
同時,一個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應該注重自身軟件工程處理能力的提高。學生首先應該具備較強的水質、土壤、大氣等環境的分析能力,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在日常環境科學工程知識的學習和鍛煉過程中,要熟練掌握一般的環境數據的運算處理方法,能夠熟練的使用Word文檔、Excel軟件和Founder FantArt等文字編輯軟件的運用,結合現代化的信息傳播方式,促進自身的環境工程知識處理能力的提高。
三、結束語
高校教師在對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就業方向的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知識的專業培養工作時,應該注意教育教學工作方法的革新,改變過去“老師單純的教、學生機械的學”的傳統教學方法,教師還應該注意調動學生參與環境工程課題研究的主動性,開展高效的防治環境污染和提升環境質量的教學活動,允許學生提出與教師授課理念的不同觀點,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環境衛生學和環境醫學以及環境物理學和環境化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在相互溝通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參考文獻:
[1]李梅,武道吉.給水排水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模式[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高校教育研究,2010(10).
[2]江長勝,郝慶菊,肖廣全等.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生產實習的改革與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28).
[3]唐海,徐建平,徐大勇等.環境工程原理課程設計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13(04).
[4]段寧."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體系建設初探[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基金項目:國家一類特色專業資助項目(TS12322),南華大學教改課題資助(2013JG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