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巧平
(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1300)
“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行業英語課程開發探索
范巧平
(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1300)
以“工學結合”的現代職教理念為切入點,以《民航商務行業英語》課程為例,通過對行業職業活動的企業調研與分析,將學習內容與工作實踐緊密相連,進行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整體設計,以項目為載體進行相應的單元設計。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注重趣味性,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合作學習,多元評價積極促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工學結合;高職院校;行業英語課程;項目化教學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職業教育逐漸受到重視,職業教育在自身的定位上有了更多的研究與思考。2006 年3月,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其中指出:“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轉變。”職業教育的培養模式由傳統的以學校和課程為中心走向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模式。雖然這一意見的實施經歷了漫長的摸索,但是它從政策上打破了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的尷尬處境,“工”與“學”的結合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色與本質屬性,為職業院校辦學、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等方面提供了依據。
高職學生與本科生相比,普遍存在英語基礎薄弱、興趣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差、學習被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自我管理能力較弱、課堂組織困難等問題。傳統的高職行業英語課程通常是在本專業本科生專業英語課程的基礎上降低難度,減少內容與詞匯量,把局部知識與技能單獨成課,教學更多關注的是一些具體的知識點和面面俱到的技能,往往造成教學內容與企業需要割裂;學生各自學習,交流割裂;缺乏行業英語的理念,各種英語課程之間割裂;教師角色與學生角色之間割裂。在這樣的情況下,專業英語課程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難培養學生的整體職業能力。
“工學結合”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進行課程設置與開發成了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首先,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緊緊圍繞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具備適應企業工作崗位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敬業精神和嚴謹求實的作風以及綜合職業素質,使“學”由學校的課堂走向企業的工作場景,使“工”具有了真正的實踐和教育意義。其次,在實現教學目標時,盡量提高可操作性。項目化教學法為高職院校課程“工學結合”的理念提供了操作依據。
民航商務行業英語課程教學整體設計如下:
1.職業活動分析
(1)專業崗位(群)分析
據調研,民航商務專業主要面向臨空經濟區內的國內外航空公司、客貨運代理企業及旅游企業等,主要從事航空票務營銷、航空旅游產品營銷、航空客戶服務、航空運輸代理、航空器材進出口營銷等工作。初次就業崗位主要包括安檢員、話務員、文秘、票務員、推銷員等工作。二次晉升的崗位有安檢看圖員、組長、工長、銷售助理等。未來發展崗位包括中高級技工、職業經理等。這些崗位不同程度地都有涉外業務,特別是初次就業,會對英語過級(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有一個門檻的要求,面試時會有英語自我介紹和回答簡單問題的要求,工作中會有一些涉外業務,比如與外國友人、技術人員等進行口頭、書面的交流,業務中要求讀懂與業務相關的英文資料,進行簡單的中英文互譯等。
(2)主要崗位工作流程分析
本專業主要的、計劃內的一次就業崗位包括安檢員、話務員、文秘、票務員、推銷員、客服等崗位,均與航空商務有關。典型工作流程包括熟悉業務背景、熟悉業務內容、熟悉崗位要求、進行本職工作如安檢、接打電話、售票、營銷產品或服務、客戶維護與服務等。
(3)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典型工作任務包括票務服務、安全檢查、行李服務、海關檢查、航空產品與服務營銷、售后服務、航空地勤等。
2.課程定位
本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程,在民航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屬于中堅課程,關系到民航學生的就業質量與可持續發展,是民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課程,并且經過項目化改造后,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
3.課程目標和要求
本課程在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實用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民航商務行業英語技能,包括行業英語詞匯、表達、背景知識等的學習,特別是在工作過程中的涉外業務情境等的仿真演練,使學生在校期間較好地掌握行業英語實用技能,以滿足將來求職及工作場合的需要。
(1)能力要求:能聽懂涉及問候、介紹、感謝、道別、提供幫助等日常交際的英語簡短對話和陳述;能用英語進行購買機票、確認、退換等票務活動的口語交流;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機場服務,比如指路、問詢、購物、用餐、貨幣兌換等;能用英語進行比較專業的地勤服務,比如安檢、報關、換登機牌、行李托運、事故處理等。
(2)知識要求:掌握500個左右的專業詞匯;掌握搭乘航班系列服務活動的詞組、句型、表達。
(3)素質要求:培養學生守時、克己、敬業、合作的精神。
4.項目的整體設計
(1)項目的提煉

圖1 來源于工作過程的項目開發
如圖1,根據對南航、東航、中航信、天竺保稅區、南航呼叫中心、首都機場T3航站樓、往屆畢業生等的調研結果分析中,我們確定了民航商務專業的典型工作崗位有安檢、值機、呼叫中心話務員、問詢處接待員、航空營銷員及其他崗位等。
從典型工作崗位上實際需要的英語技能中提煉項目,以旅客乘飛機的一般程序需要的民航服務為線索,將項目確定四個大項目,十五個子項目。(如圖2)

圖2 具體項目
(2)項目的實施
以項目三——子項目三安全檢查為例,以任務為驅動進行教學,任務的難度逐級遞增,任務過程中需填寫工單與自我評價表,小組之間與教師也會參與評價。(如圖3)
在單元設計的過程中,將班級同學隱性分層,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分在同一組中,以任務為驅動,小組合作共同完成項目。
(3)項目的考核

圖3 項目三——子項目三單元設計
課程考核綜合過程考評與結果考評,并進行多維度的考核以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和學習效果。其中,素質考評占20%:由任課教師對學生考勤與課堂表現進行評分;工單考評占20%:由教師評價與小組互評對學生完成工單情況進行考評;理論考評占30%:以筆試試卷的形式對本課程的知識點進行考核;項目考評:在實訓期間,隨機抽取項目進行考評。
“工學結合”背景下,民航商務行業英語課程項目化教學的特色與創新如下:
1.工學結合,重點突出,項目精煉,以點帶面
與傳統的教學內容來自于既定的教材不同,項目化教學將資源整合、優化,項目提煉于工作過程,實用為主、夠用為度,不求面面俱到,但突出重點。將行業的基本需求與學生的實際基礎相結合進行整體設計,將所學與所用緊密相連,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德育為先,循序漸進,增強趣味,積極促學
在單元設計中,首先是勵志格言的大聲朗讀,鼓舞士氣、點亮人生;其次在內容的引入中避免了傳統專業英語課程跨度較大的弊端,將任務難度逐級遞增,從日常內容的聽說讀寫譯入手,逐漸過渡到行業英語的任務;再次,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各樣的趣味活動增強學生的快樂體驗,在玩中學;最后,設置情境讓學生在做中學,提高了參與興趣。
3.分層合作,互幫互學,多元評價,各有發展
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分層分組合作學習,發揮優秀學生的積極帶頭作用,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豪感。利用工單與多元評價促進困難生的參與,增強小組與班級的凝聚力,使各層同學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
實踐表明,民航商務行業英語課程經過項目化改造后,將學習內容與工作實踐緊密相連,在組織方式上大膽創新,以學生為中心,分層分組,合作學習;在教學方式上靈活多變,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在評價方式上積極嘗試,從各個層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程的質量。另一方面,班級內部差異較大,有的同學英語基礎極度薄弱,學習異常困難,效果微弱,是否應該結合學生的基礎并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嘗試學分制呢?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探索。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Z].教職成〔2006〕4號.
[2]馮文成.高職院校開展工學結合課程改革中面臨的矛盾[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2):64-67.
[3]趙志群.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與學習任務設計[J].職教論壇,2008(12):3.
[4]戴士弘,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5]陳健,劉穎.民航客運英語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6]陸平.民航英語口語教程[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 2005.
[7]李文靜.機場、空乘服務實用英語對話及詞匯手冊[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8]尹靜.民航地勤英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G718.5
A
1673-0046(2014)3-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