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燦CHEN Long-can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重慶401520)
獨立學院自1999年6月誕生以來,截止2013年6月19日全國共有獨立學院292所(其中原有部分獨立學院已轉設為民辦院校),在校生已達277.9萬人,預計明年畢業生達63.25萬人,可見獨立學院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獨立學院的教育教學應該得到重視。
因此,獨立學院工科專業應結合自身特色與優勢找準人才培養目標、改革人才培養方法、創新人才培養途徑,靈活應對社會發展變化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積極探索出適合于自身發展和時代特征的獨立學院工科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1]。
普通高等學校工科專業基本都有概念多、專業術語多、邏輯性強、知識面廣、應用性強、體系結構復雜及知識更新速度較快等特點,因此要求專業教師具有嚴謹的教學作風、較強的實踐經驗和快速更新知識結構的能力。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調整,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社會、企業對人才類型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而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都是大學辦學模式同內化、復制化,大學成了加工“學位、學歷”的機器,大學生批量復制,人才類型單一,對于獨立院校的工科類學生,工程意識淡薄,技術能力不強,實踐機會缺少,對工程實踐無任何概念,往往都是“紙上談兵”。
由于獨立院校受教學投入資金限制,教學實驗設備欠缺、陳舊,承擔教學實踐環節的專任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差,大部分是未進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從而導致工科學生工程實踐動手能力降低,對工程實踐環節的把握和理解不夠,畢業生結構性失業越來越突出。
獨立學院是依托于大學母體的資源辦學,其師資結構分為:母體院校教師、外聘教師、招聘的本部教師三部分。
①母體院校教師大部分是離退休的老教師,雖然教學內容熟悉,但有部分教師為了“省事”仍然照搬母體院校的教學方法,甚至PPT、教案、教材、教學計劃、授課計劃、學校教學大綱等都與母體院校相同,這很不利于獨立院校三本學生的發展,也違背了獨立院校的以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初衷。
②獨立學院中的離退休或者外聘教師普遍存在知識結構老化的問題,所講授的專業知識缺少新意,教學往往脫離時代,脫離生活,顯得十分狹隘、貧乏和陳舊。這樣的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前沿技術的掌握,不能更好的了解當前的發展和潛在的技術創新。
③招聘的本部教師中大部分為剛畢業的碩士生,極少數為經驗豐富的本科生和高學歷的博士生,教師學歷結構總體偏低,工程實踐經驗、教學經驗整體不足。2008年,教育部下發《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提出于2013年完成獨立學院的改革,并指出了獨立學院繼續作為獨立學院存在、轉民辦高校、撤銷或合并的3條“出路”。全國獨立院校教師結構正在逐漸轉變,母體院校教師占比逐步下降,以獨立院校自主招聘的教師為主,因此整體師資結構年經化。
3.1 教學以應用為主,理論基礎教育相結合
首先要清楚,獨立學院培養的不是科研型人才,不是理論分析家,但也與職業技術學校的“專門型技術型人才”培養有區別。獨立學院培養的是理論基礎知識扎實,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其理論基礎知識扎實是相對于職業技術學校,獨立學院屬于本科層次的教育,同樣從學生的錄取分數看也明顯高于職業技術學校,因此要求獨立學院學生在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較寬的知識面的同時注重實際技能的學習[2]。
因此,課堂教學應將重點放在“如何使用”“一般有何問題”“問題的原因分析”“如何解決問題”“理論與實際的異同”等與實際相關的問題上,而不是大量的理論推導和復雜的數學計算。
對于一個問題可以分為幾個步驟完成:
①為什么:實際工程中往往涉及到項目的設計、安裝、調試等過程,在每一個過程中都有專業知識與之相關聯,對于產生的問題要進行分析,結合理論找出問題的所在。
②怎么做:針對專業性的技術問題發生之后,首先該注意什么,一般怎么解決,怎么排查問題的所在,結合理論知識,該如何解決實際問題,常規的實際處理方式是怎樣,與理論有無差別,為什么。
③如何更好:對于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那么就需要知道問題解決的難點在哪,如何優化。
3.2 舉例式引導教學
針對學生自律性差,學習自覺性較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觀念,不能再運用八九十年代的教學方法,要想想現在的學生感興趣的是什么,目前社會流行的是什么,哪些話題是熱點等等,充分運用這些話題引入到課堂教學中。
例如,講解嵌入式控制系統的七種工作模式,可以這樣引入:“對于現在的Iphone5S你知道處理器是什么架構嗎?你知道常說的越獄(或ROOT)是什么?”想必這樣的提問和引入會比直接陳訴要好很多。因此舉例的選擇尤為關鍵,一個好的例子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進行師生互動。
3.3 多媒體教學與板書同等重要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學的標志,多媒體教學有提供信息直接、多樣化、高效率、教學工作量降低等優點,多媒體可以提供音頻、視頻、動畫、文字等方面的信息,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便于學生的直觀理解,可以將學生未見過、不理解的實物、運動關系、場景等展現給學生,形象化、圖像化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但在工科類專業的教學中,不能全由多媒體教學代替,多媒體教學是在屏幕上以流線型特征顯示教學內容,教師需要進行滾動演示,很難將課堂重點知識定格在某處,學生難以對教學內容形成深刻印象,不利于邏輯思維,不利于學生思考體會、課堂筆記和內容的連貫理解記憶。板書作為傳統的教學手段,具有過程清晰、節奏和學生的思維基本同步、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3]。結合現代化教學,板書的內容應該是課堂學習的重、難點、能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和形成知識結構的內容,是對教學內容的提煉,是教學內容的精華。
因此將兩者在工科類專業教學中揚長避短、合理運用,將傳統板書教育與現代多媒體教育相結合。
3.4 知識結構不斷更新
專業知識是教師作用于學生的資本,是進行教書育人的材料,也是必備的業務素質。教師以其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內化到學生的心理結構中去,轉化為學生所擁有的精神財富,賦予他們新的品質,這一切都依賴于教師專業知識的數量和質量。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學科、新技術、新材料、新理論、新方法等大量涌現,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快吸收、快消化、及時優化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充實教學內容。
對于工科專業的專業教師更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書本與實踐相結合,其中實踐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書本具有知識結構的滯后性,只靠書本獲得的知識顯得陳舊和過于理論化。
現代知識的來源主要有:
①通過書本獲取知識,書本姿勢仍然是我們獲取知識來源的第一渠道。
②廣泛的會社活動和普及的廣播、電視、網絡等等,就目前的社會發展來看,傳統的紙質式的書本正逐步被現代化的電子文檔形式所代替,電子文檔以其高效、環保、低成本、攜帶方便等優點被大部分人所認可。
尤其目前因特網的快速發展,給教師獲取專業知識增添了新的渠道,可以從網絡中獲取更新、更專業、更全面、更多樣的專業知識,百家爭鳴、博采眾長。每個專業在網絡中都有很多專業論壇、貼吧、網站、博客等等,可以在網絡中進行探討、學習。特別對于目前獨立院校師資結構年輕化,工程實踐經驗不足的年經教師更應該有效利用網絡查找和學習他人分享的工程實例。
③善于從社會各職能單位所藏的資料中獲取新知識。圖書館、博物館、科研機構、設計單位等都是獲取專業知識和實踐數據的來源。
④積極參加校內外的科學教研活動,同行業中往往需要具有取長補短、共同交流、相互切磋、彼此促進、友好競爭的良好風尚。
此教學模式不僅強調學生的基礎知識,更重視教學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工程協作交流能力以及工程技術自我提升能力。以能夠提高工科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保障學生的培養質量,對于彌補工辦本科院校教育體制和職業技術學校理論學科的不足具有重要意義。
[1]葉財富.張洪興.獨立學院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0(9):32-34.
[2]劉薇娜.獨立學院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N].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
[3]袁江云.應用型院校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會計之友,2009(7):83-84.
[4]程立軍,馬義國,王麗娜.把握獨立學院學生特點,構建和諧校園[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