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婷YE Wei-ting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州510663)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誠實就是真實無欺,不自欺,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諾言,講信譽,守信用。誠信是一個整體。對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對集體來說,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面對社會,誠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證;在國家層面,誠信是良好的國際形象。
青年大學生是時代的主人,其誠信意識、誠信行為、誠信品質,關系到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為,大學生肩負著社會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所以,他們必須自覺加強誠信道德建設,把誠信作為高尚的人生追求、優良的行為品質、立身處世的根本準則。
1.1 從宏觀的視野看
①重視大學生誠信培養是新時代要求。在新時期要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這對人們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一個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知書達禮的現代大學生,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②培養大學生誠信品德是大勢所趨。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誠信這個道德規范普遍受到損害,就連一向認為是凈土的校園也不例外。誠信作為社會公平競爭的重要準則和人們相互合作的基礎,其重要作用早已為人共知。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后備主力,他們的道德素質決定著我國社會發展的質量,所以說,培養大學生誠信品德是大勢所趨。
③培養誠信品德是大學教育責任所在。但解決大學生的誠信問題,僅靠學校的誠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它是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誠信問題的反映。所以,根本的辦法在于整個社會形成誠信氛圍,在人和制度之間建立一套良性的信用互動機制,使每個人能夠在自律的基礎上,通過制度渠道達到誠信目的。
1.2 從微觀的角度看
①誠信是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準則,是人格的體現,是衡量個人品行優劣的道德標準之一。試問一個缺乏誠信的大學生將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信仰,確立人生目標并積極實現呢?高校大學生只有先養成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形成健康人格,才能在未來的事業發展上取得成就。
②誠信是保證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和前提。對大學生而言,誠信是其全面發展的基本行為規范,只有將誠信作為自身道德行為規范的前提和基礎,努力提高道德境界,才能逐步培養高尚人格和提升道德境界,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③誠信是大學生踏入社會的一張名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其道德原則,它要求每位參與者都能夠提高自身誠信意識,規范自身行為。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民主法治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根據和諧社會的需求,規范人們的行為。因此,大學生誠信建設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高校必須加強大學生誠信建設,培養他們的誠信意識。
2.1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
①說謊成為一種行為習慣。據大學生誠信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在校生中有0.48%說過謊話,大學生說謊更多是受到利益因素的影響,很多大學生能夠意識到善意的謊言不但有利于維護別人的利益,而且有時候也會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利于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大學生需要被人尊重和認可,在虛榮心的驅使下,他們往往選擇以說謊的形式去獲得“賞識”。
②考試作弊成風,作弊屢禁難止。目前盡管各高校都制定了嚴格的考試監考制度和考試行為規范,但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卻屢見不鮮,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作弊學生的考試紀律意識淡薄,對考試的危害程度認識不足。
③故意拖欠助學貸款。大學生助學貸款是國家為保證經濟困難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而制定的一項重要政策,它本是國家為減輕貧困學生家庭負擔,實現貧困學子“大學夢”的一個重要渠道,但目前的結果卻讓人難以接受,一些大學生因誠信問題,故意拖欠助學貸款,使得學校和銀行屢遭尷尬。
2.2 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原因 大學生誠信缺失不僅影響個人的全面發展,而且還給整個大學生群體帶來了一系列消極影響。大學生誠信問題已經逐漸上升為一個社會問題,并進一步引發了大學生誠信危機。為此,我們應該認真總結,找出癥結所在。目前來看造成大學生誠信危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四方面。
2.2.1 社會環境的影響 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多種文化觀念的相互碰撞;中西方文化交流步伐的日益加快,西方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對我國公民的價值觀念帶來了某些程度上的消極影響,誠信缺失問題日益凸顯。很多人為了謀取經濟利益,而置誠信道德與不顧,如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這不得不引發人們深思。在當今社會中,誠信與利益孰輕孰重,面對利益有多少人選擇選擇見利忘義?有多少人選擇堅持誠信,堅持最后一道道德底線?因此,只有在整個社會樹立起講誠信重道德的社會風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誠信缺失的現狀,避免因誠信缺失而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影響,進而拯救大學生誠信危機。
2.2.2 家庭教育觀念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式家庭教育一直將智育作為孩子教育的重點,而忽視了德育的重要性。在家長看來,孩子只要將學習搞好就可以,思想品德教育被他們放在一個次要的位置上。此外,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家長文化水平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很多家長不能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孩子的道德行為。這也是造成學生出現“誠信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應予以關注。
2.2.3 教育內部原因的影響 教育內部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教師個人的誠信素養、教育價值觀、職業道德、專業水平等都會影響教師教授誠信教育。②教育方式、方法問題。目前我們的教育方法以灌輸、說教為主,將德育教育視為政治說教,或把德育教育當作知識“灌輸”,忽視情感教育。試想如果淡化情感教育,怎么會培養出真的情感!沒有真的情感,又怎么會有誠信呢!顯然,不誠信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結出誠信的果實。③高校內部管理體制的原因。由于高校內部管理不嚴給大學生不守誠信提供了可乘之機。學校在具體執行各種規章制度的過程中出現的不公正和不誠信,也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誠信機制未能引入學校及學生群體,也使得學生誠信意識不強
2.2.4 教育外部原因的影響 教育外部原因的影響主要是指學校教育以外的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學校作為社會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的生存和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和家庭環境有著極大的關聯。時下,社會大環境和家庭的負面影響對學校的沖擊很大。從社會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到社會關系中人際交往感情的淡漠、誠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等,使人們對傳統的道德觀念和誠信原則發生了動搖和懷疑,也使我們當前進行的誠信教育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3.1 樹立誠信品質必須要加強學生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高度的自覺性是道德修養的一個內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學生應該要有進行道德修養的強烈動機,這樣才能滿腔熱情地、自覺自愿地區學習、去思考、去體驗,從而提升道德修養的境界;大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勉勵,并堅忍不拔地進行道德修養。而誠實守信是加強自我道德修養的首要前提。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不守信不誠實,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和人心的冷漠。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不應該隨波逐流,不應該只看到事物消極的一面,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步樹立起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我們應該認識到,只有自己的自覺性加強了,才能改變自己,從而改變社會。
3.2 樹立誠信品質必須正確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但在當今社會中,很多人并不懂得自省的道理,不愿自我反省,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在當前的大學生組成結構中,獨生子女在高校學生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并逐漸成為中國高校大學生主體以及社會建設的主要力量,但與此同時他們身上普遍存在著一些缺陷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依賴性強、適應性差、自我約束力差、抗挫能力差等。因此,高職院校要想培養當代大學生誠信意識,規范其誠信行為習慣的養成就必須加強對學生誠信觀念的引導,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
3.3 樹立誠信觀念必須重視加強學校的誠信教育工作,構建校園誠信文化 眾所周知,教書育人是教師工作的根本,高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基礎道德觀念,強化誠信意識。教師通過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啟發學生,使學生們逐漸樹立起誠信觀念,積極構建校園誠信文化,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高校要全面完善和健全學校的誠信體制,強化失信約束機制,在廣大師生中大力倡導求真務實的校風,弘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在高校營造一種誠信的氛圍。具體來看,學校在進行誠信教育時,一方面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高質教師團隊;另一方面,學校要樹立誠信觀念,形成校園誠信風尚。
3.4 樹立誠信品質必須利用社會、社團活動進行誠信體驗 充分依靠全體教師,特別是高校政治輔導員老師,依靠學生的各種組織,通過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深入細致的有針對性的進行誠信教育。
①引導學生進行誠信道德修養。充分利用學生參與的各種社會活動和課外活動,依靠學生的各種組織,進行深入細致的有針對性的誠信教育,引導學生進行誠信道德修養,使之明白誠信是道德修養、成才做事的基礎和前提。時時事事處處進行誠信自我教育,如開辦誠信驛站,設立無人售貨商店等等活動就受到很好的效果。
②使教育者自己受到誠信教育。在對學生開展的誠信教育中,教師要以身作則,時時事事講誠信,給學生作誠實守信的榜樣,課堂教學要隨時注重誠信教育,充分利用教書育人的主陣地,發揮其育人的強大功能,把誠信教育落到實處,使教育者在育人的同時自己也受到誠信教育。
③在管理體制中強化誠信教育。在管理育人中,干部、教師和職工要帶頭誠實守信。一是要建立健全各種誠信制度和誠信教育制度,以強化誠信教育,要把誠信的具體規定列入有關的制度中去,讓全校師生都知道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所謂誠信教育制度,是指學校加強誠信教育的有關規定。認真執行誠信教育制度。二是要建立誠信的考評體系和相應的信譽檔案,并和全社會的信用制度協調一致,加大對不誠信行為的處罰力度。
3.5 樹立誠信品質必須讓育人者在管理中做到率先垂范
①建立健全各種誠信制度和誠信教育制度,強化誠信教育要把誠信的具體規定列入有關的制度中去,讓全校師生都知道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所謂誠信教育制度,是指學校加強誠信教育的有關規定。認真執行誠信教育制度,決不能讓投機鉆營者得逞,也決不應該讓老實人吃虧。
②建立誠信的考評體系和相應的信譽檔案,并和全社會的信用制度協調一致,同時加大對不誠信行為的處罰力度。這是誠信制度執行的關鍵和強有力的手段,它會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1]陳志杰.高職院校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研究[J].現代交際,2009(11).
[2]海秋丹.學生誠信教育策略[J].職大學報,2007(03).
[3]宋蜀云.高職院校學生應成為講誠信的楷模[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01).
[4]計有勤,陳自豪.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誠信教育的思考[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04).
[5]李丹梅.高職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與鍛造[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1).
[6]湯洪俊.高職院校大學生誠信狀況調查與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