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滿

2014年5月9日,記者來到沈陽南昌新世界學校,看到了一張“成功體驗祝福卡”,上面寫著:“你是一棵大樹,我時常依偎在你的懷里,是你把我庇護;你是一把雨傘,我經常在你的呵護下,為我支撐一片藍天!親愛的媽媽,祝您母親節快樂!”這個小小的卡片不僅承載了學生們的一片感恩之心,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延伸。
清晨,學生們早早地來到學校,從班主任手中領到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氣球。這不僅僅是一個氣球,而是每個學生未來的“孩子”!學生們把氣球吹起,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字,然后寫上一句祝福語,懷揣“氣球寶貝”來體驗“準媽媽”一天的生活。這一天,無論是上課、運動還是吃午飯,學生們一直和自己的“寶貝”相伴在一起,體會母親孕育兒女時的艱辛與不易。而且,學生們還在體驗的過程中寫下“心情日記”,來記錄自己在某一時間節點的感受。該校七年七班的邊楚涵說:“剛開始的時候,感覺沒有什么,大家坐在教室里給氣球畫圖案,然后固定在自己的肚子上,并用衣服包裹好。看著彼此搞笑的樣子,覺得很開心,可是‘氣球寶寶要伴隨我們一天喲,這就有些困難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媽媽的不容易。為了我,她付出的太多……”尚晉說:“當了一天的‘準媽媽,體會了其中的艱辛,這是我從未有過的感覺。上體育課時,害怕‘氣球寶寶爆了,吃午飯時也格外小心,一天下來真有些累呀!再想一想媽媽,十月懷胎,有多辛苦啊!”
下午3點,學生們的“氣球寶貝”順利“降生”。學生們與父母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了體驗式班會。記者也走進班級,與家長、老師一起分享學生們的活動體驗。郭湘菊是七年七班的班主任,也是英語老師。她制作的幻燈片很有特色,以英語單詞為節點,用照片和視頻帶領家長和學生一起回顧了美好而艱辛的一天。班會上,學生們分享了這一天保護“氣球寶貝”的心情,許多家長也紛紛發言,使親子溝通深入一步。邊楚涵的爸爸說:“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活動,讓孩子們參與其中,通過身體力行來感受母親的辛勞。其實,有很多孩子并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甚至很叛逆,而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使之全方位地成長,這也不能忽略。”
一天的時間雖然短暫,對每一名學生來說,卻是一次全身心的體驗。鄭宇同學說:“我們精心地呵護‘氣球寶寶,生怕它會被弄破,這里面包含了一份心意。我想對媽媽說:我愛您!”王秋穎老師說:“這次體驗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父母養育自己的辛勞,也讓他們學會珍惜、感恩父母、珍愛生命,充分抓住每分每秒,使自己的人生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