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超
彭州市中醫醫院 四川 成都 611930
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治療痛風急性發作
廖洪超
彭州市中醫醫院 四川 成都 611930
目的:探討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在痛風急性發作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以提高痛風急性發作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風濕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0例痛風急性發作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收治時間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兩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口服塞來昔布膠囊方式進行治療;研究組采用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方法進行治療,比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通過采用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方法,顯效23例(65.7%)、好轉10例(28.6%)、不良反應0例、總有效33例(94.3%),明顯優于對照組15例(42.9%)、12例(34.5%)、3例(8.6%)、27例(77.2%),取得了比較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比對結果經統計學處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痛風急性發作患者采用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方法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顯效率并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療效比較理想,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治療工作中推廣使用。
五黃散;四妙散加味;痛風性關節炎;塞來昔布膠囊;不良反應
目前對痛風急性發作患者進行治療通常采取口服塞來昔布膠囊方式,有效降低了病變部位疼痛程度,改善了患者自身病癥情況,對臨床治療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然而由于服用塞來昔布膠囊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導致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并沒有收獲理想效果,醫患糾紛時有發生,不僅嚴重阻礙了骨科臨床工作進一步發展,也對醫院社會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產生的影響較為深遠。因此我國醫學界對此病癥展開了廣泛研究并取得了初步階段成果,經臨床研究證實,通過對痛風急性發作患者采用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患者顯效率,臨床效果比較理想,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我院風濕科對研究組患者實施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4.3%且無不良反應現象發生,取得了比較矚目的成果,有力地推動了臨床治療工作進一步發展,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風濕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70例痛風急性發作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14例,年齡35歲至65歲,平均年齡(50±10)歲。臨床癥狀表現為:突然發生拇趾、跗跖、踝、膝、指等處單關節紅腫熱痛,伴血尿酸增高;血清尿酸濃度高于65mg/L(男性)或50mg/L(女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痛風"癥候分類[1]。按照收治時間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表現癥狀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口服塞來昔布膠囊方式進行治療,用法為每次200mg,每天一次,7d為一個療程。
研究組患者采用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方法,其中四妙散加味主要是以四妙散為基礎方,添加了通絡化痰類藥材。其處方主要成分為:蒼術10g、黃柏10g、牛膝10g、薏苡仁25g、陳皮10g、土茯苓15g、金銀花10g、赤芍10g、地龍10g[2]。加水500ml煎服,一次/d,7d為一個療程。五黃散于透明狀試紙上攤成餅狀并運用繃帶進行固定,5h至10h一次、1次/d、7d為一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我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之規定,療效評定標準為:
顯效:臨床癥狀以及體征一周內完全消失,患者活動自如;
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一周內消失或者關節腫脹現象消退、疼痛程度降低;
未愈:臨床癥狀及體征一周內未明顯改善、疼痛程度仍然比較劇烈;
總有效=顯效+好轉[3]。
1.4 安全性評價
對兩組用藥后進行臨床觀察,重點關注患者有無腹脹腹瀉、胃部不適及疼痛、胃部灼熱感等不良反應。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對情況詳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對情況[n(%)]
痛風是由于患者自身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的一種病損及炎性反應。根據已有研究資料分析表明,痛風患者多有遺傳因素并常見于40歲以上男性,主要病變部位集中在第一跖趾關節,也可發生于其他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部與足部關節。患者一旦患上痛風性關節炎,病變部位經常表現為發紅、腫脹、疼痛等癥狀,活動功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僅影響了日常工作生活,也加重了臨床治療難度。
塞來昔布膠囊是目前臨床治療痛風急性發作患者的主要藥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自身疾病痛苦,改善了患者自身癥狀,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然而其缺點也比較明顯,患者在服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影響了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引起的醫患糾紛較多,產生的影響較為深遠。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通過采用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方法,顯效23例(65.7%)、好轉10例(28.6%)、不良反應0例、總有效33例(94.3%),明顯優于對照組15例(42.9%)、12例(34.5%)、3例(8.6%)、27例(77.2%),取得了比較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證明了五黃散外敷結合四妙散加味內服在痛風急性發作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能夠成為臨床治療痛風急性發作患者的首選方法,值得在臨床治療工作中推廣使用。
[1]丁園園,劉維.急性期痛風性關節炎的中醫藥治療進展[J].四川中醫,2011,12(11):48-50.
[2]王愛國,谷福順.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中醫藥治療進展[J].四川中醫,2013,12(06):156-158.
[3]郭曉明.清痹散外敷治療濕熱蘊結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D].遼寧中醫藥大學,2012.
R25
B
1009-6019(2014)11-00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