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欣
吉林省德惠市人民醫院內三科 吉林 德惠 130300
大株紅景天在缺血性心臟病中的應用
劉嘉欣
吉林省德惠市人民醫院內三科 吉林 德惠 130300
目的:探討大株紅景天在缺血性心臟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98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觀察組應用大株紅景天治療。結果:兩組患者的心電圖療效及心絞痛療效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高、低切變率全血黏度,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大株紅景天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減少纖維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脈血流,改善心電圖缺血樣改變,緩解心絞痛,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缺血性心臟病;大株紅景天;單硝酸異山梨酯
冠心病(也稱缺血性心臟病),指的是冠脈發生病變硬化后發生血管腔阻塞或狹窄,或者因冠脈痙攣造成血流受阻,導致心肌細胞缺氧、缺血而引發的心臟病[1]。我院在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治療中應用了大株紅景天,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休克、心肌梗死、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導致的缺血性病變。男66例,女32例,年齡43~71歲,平均(55.6±4.9)歲,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將250ml氯化鈉注射液(0.9%)與10ml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混合均勻后,靜脈滴注,每日1次,持續用藥10天;對照組:應用單硝酸異山梨酯注射液,靜脈滴注,劑量為10μg/(kg·min),每日1次,持續用藥10天。
1.3 療效評價
心絞痛: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者,為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60~80%者,為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不足60%者,為無效。
心電圖:靜息狀態下,心電圖缺血性改變消失,為顯效;心電圖ST段升高0.1mV以上,或者導聯T波變淺80%以上(或由平坦變為直立),為有效;治療前后的心電圖缺血性改變無變化,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量、計數資料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心電圖療效:觀察組顯效36例,有效1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96%,對照組顯效32例,有效1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92%,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心絞痛療效:觀察組顯效31例,有效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92%,對照組顯效28例,有效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1.84%,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 血液流變學
觀察組治療后的高、低切變率全血黏度,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指標 觀察組(n=49) 對照組(n=49)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低切變率全血黏度(mPs·s)9.8±1.6 7.0±1.1 9.7±1.5 8.7±1.3高切變率全血黏度(mPs·s) 6.6±1.7 5.1±0.8 6.7±1.3 6.3±1.2纖維蛋白原(g/L) 3.8±1.2 3.3±0.6 3.9±1.4 3.7±0.9D-二聚體(μg/L)573±189 474±156 577±193 496±182
2.3 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未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有7例(14.29%)出現不良反應,惡心2例,頭痛4例,浮腫1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大株紅景天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主要為紅景天苷、紅景天素、紅景天任、紅景天芬等,這些成分能對缺血心肌細胞發揮保護作用,降低心肌好氧指數,改善心肌供氧、供血及冠脈血流,同時還能調整心血管順應性,恢復心肌收縮力[2]。據國內相關文獻報道,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應用大株紅景天注射液進行治療,其心電圖有效率可達98.28%、心絞痛有效率可達96.55%。本次研究結果與前述文獻報道結果基本相符。
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大株紅景天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減少纖維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脈血流,改善心電圖缺血樣改變,緩解心絞痛,且無不良反應,療效確切,安全性好,值得應用。
[1]丁寶玉,周琳,馬蓉等.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治療老年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2):172-173.
[2]張普.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對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髓過氧化物酶活性的影響及其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258-6259.
R255
B
1009-6019(2014)11-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