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俊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二科 安徽 滁州 239000
觀察脊柱創傷合并脊髓損傷的治療
劉永俊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二科 安徽 滁州 239000
目的:研究脊柱創傷合并脊髓損傷的治療方法。方法:選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間收治的65例脊柱創傷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明確具體的治療方法。結果:在10例完全截癱患者中,有6例患者逐漸恢復,好轉率為60.0%。在55例不完全截癱患者中,有54例患者逐漸恢復,好轉率為98.2%。完全截癱患者的好轉率明顯低于不完全截癱患者,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脊柱創傷合并脊髓損傷患者,可采用外科手術治療,取得滿意療效,需以患者脊髓損傷程度和骨折類型為依據,選擇手術治療方式。
脊柱創傷;脊髓損傷;手術治療;治療效果
脊髓損傷屬于脊柱骨折的一種并發癥,在治療上具備一定難度。在全身骨折中,脊柱骨折發生率在5%至6%間[1],創傷性脊髓損傷是受到外傷影響后,所誘發的一種脊髓橫貫性損害,對脊髓神經功能會造成影響,例如自主神經功能、括約肌功能、運動功能等。脊柱創傷在嚴重情況下,極易出現神經損害的情況,有資料統計,在頸椎創傷中,脊髓損傷患者比例約為40%[2]。脊柱創傷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生活治療嚴重下降,為了減輕患者痛苦,必須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法。本文主要分析脊柱創傷合并脊髓損傷的治療方法,現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間收治的65例脊柱創傷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齡在17至69歲間,平均年齡(35.29±5.75)歲。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手術治療。
1.2 患者損傷狀況
①受損部位:L132例、L22例、T1013例、T1112例、T126例。②受傷原因:車禍傷患者35例、墜落傷患者22例、砸傷患者8例。③骨折類型:旋轉骨折脫位患者21例、爆裂骨折患者19例、III型骨折或屈曲壓縮II型骨折患者25例。④脊髓受損程度:完全截癱患者10例、不完全截癱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需接受影像學檢查,以脊髓損傷嚴重程度的評定標準為依據,可將患者分為4個等級:A級患者23例、B級患者21例、C級患者10例、D級患者11例。
1.3 患者治療狀況
所有胸椎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減壓治療,有1例患者未采取內固定措施,其他患者經過哈氏棒固定。腰椎損傷患者選擇后路減壓治療,在手術實施前后,患者需接受脫水治療,完成手術治療后,可利用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療,術后7天后,采用神經生長因子為患者進行治療,必要情況下,可給予高壓氧治療,術后患者要注重多臥床休息,定期進行翻身運動。
1.4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經研究發現,在10例完全截癱患者中,有6例患者逐漸恢復,4例患者無明顯恢復跡象,好轉率為60.0%。在55例不完全截癱患者中,有54例患者逐漸恢復,1例患者無恢復跡象,好轉率為98.2%。完全截癱患者的好轉率明顯低于不完全截癱患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不同骨折程度患者的恢復情況(表1)
3.1 手術治療優勢
通過手術治療,可實施解剖復位,這是一種有效椎管減壓手段;手術治療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具有促進作用;可整復骨折部位,確保脊柱處于穩定狀態,控制繼發性脊髓損傷發生率;減少并發癥率;將毒性代謝產物消除;促進患者早期活動功能的恢復。
3.2 手術治療相關注意事項
通常情況下,脊柱脊髓損傷手術最好于患者受傷后2天內實施,一旦形成血腫機械化纖維后,骨折復位難度便會加大,不利于疾病的治療。通過盡早實施手術,可減少解剖復位難度,使殘留神經繼續損傷癥狀減輕,促進患者功能恢復。手術時機最好選擇在3至7天內,主要原因在于: (1)這類患者可能患有顱腦損傷疾病,可能出現失血性休克現象,需急診觀察,并采取措施處理。(2)脊髓受損后,在3至7天內觀察患者病情,可判斷患者疾病嚴重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療。(3)對于高位截癱患者,可于手術實施前3至7天內實施顱骨牽引治療,糾正骨折脫位現象,緩解患者水腫癥狀,提高手術治療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3.3 手術治療方法
若可以將脊髓受壓接觸,任何手術方式都能夠受用,在手術選擇過程中,需以患者疾病情況為依據,同時也要考慮到手術醫師對手術操作的掌握情況。對于胸腰段骨折患者,若患者脊髓前方部位受到了嚴重壓迫,則可實施側前方減壓或前方減壓。損傷時間在1至2周內的患者,只需合理使用與選擇固定器材,便能夠復位滿意,也可取得減壓效果[3]。
將軟脊膜、硬脊膜切開,可以把壞死物質、髓內積血清除,促使受損脊髓血液循環得到有效改善。脊柱骨折在骨科中比較常見,針對合并脊髓骨折的患者,可選用合理的手術方式,手術治療在這類疾病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有利于使患者病情逐漸穩定,幫助患者恢復活動功能,其內固定器需以骨折類型進行選擇,只要操作得當,便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功能恢復。
[1]張軍衛.脊柱創傷合并脊髓損傷的治療與康復[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17):5019-5021.
[2]張軍衛,唐和虎,劉舒佳,等.非創傷性脊髓損傷的臨床特點[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3):282-284.
[3]李建軍,鄔盈盈,劉松懷,等.260例外傷性脊柱脊髓損傷患者致殘程度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7):632-636.
R683.2
B
1009-6019(2014)11-0094-02
劉永俊(1983-12-25),男,安徽滁州人,本科畢業于皖南醫學院,住院醫師。研究方向:創傷+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