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紅林
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鎮衛生院 江蘇 興化 225721
淺談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應用
翁紅林
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鎮衛生院 江蘇 興化 225721
目的:探討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腹股溝疝治療中的應用。方法:將我院20例確診的腹股溝疝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實施無張力疝修補手術,對照組實施傳統的疝修補手術,分析比較參與本次研究的兩組患者在手術實施時間、術后恢復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的差別。結果:實驗組接受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恢復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相較于接受傳統疝修補術的對照組患者均有減少。結論: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無張力疝修補術;傳統腹疝修補術;腹股溝疝
腹腔內臟器或組織通過腹壁薄弱點或空隙,在腹股溝區體表形成突出即為腹股溝疝。根據疝環與腹壁下動脈的關系,腹股溝疝又可分為直疝和斜疝,其中斜疝更加常見,直疝在老年患者中的發病率較高。腹股溝疝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健康生活,若不及時治療,將會有很多并發癥隨之而來。
無張力疝修補術(tension-free hernioplasty)由美國醫生Lichtenstein于1986年首次提出,傳統疝修補手術會干擾周圍正常組織的解剖結構,無張力疝修補術成功克服了這一缺點,修補后的組織沒有張力作用,目前常見的無張力疝修補術為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和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
1.1.一般資料: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為43-75周歲,平均年齡為47;病程為5個月-27年不等。其中直疝患者為4人,斜疝患者為16人,伴有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肢體殘障等疾病可能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以及不同意參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排除在外。
1.2.方法:將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疝修補術,實驗組患者實施無張力的疝修補術。術后6-12個月內定期對患者實施隨訪,記錄患者的生活活動狀況。
患者入院后由護理人員進行常規的術前檢查,了解掌握病人的身體實際狀況,根據患者實際身體情況安排手術,并加強與患者溝通,做好心理咨詢工作,盡可能減少患者的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能讓病人保持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積極配合醫生做手術。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疝修補術,對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將疝囊的頸后切斷,在同一時間實行高位結扎,然后分離周圍的肌肉,將腹部水平腱膜弓和內部斜肌下邊緣固定,并將其固定在腹股溝韌帶,縫合皮膚和皮下組織。
實驗組患者實施無張力的疝修補術,采用與對照組相同的麻醉方式,用牽開器將腹股溝神經和腹內斜肌、腹橫肌及其腱膜弓(或聯合肌腱)一起拉開,實行高位分離,將近端的疝囊封閉。高位分離得到的疝囊向腹腔全部納入,然后由疝環口向腹腔內將網塞全部直接推入,然后對內環周圍網塞葉瓣以及腹橫筋膜行間斷縫合,最后于腹橫筋膜表面將補片平整覆蓋。所選擇的補片大小要合適,將所需范圍全部覆蓋,此外補片上孔穴要能夠使精索通過。在精索前方皮膚以及腹外斜肌腱膜處進行縫合,選擇間斷縫合方式,針距為1.0cm。充分止血,逐層縫合皮膚和皮下組織。
1.2.1 觀察指標:在對患者實施手術后,記錄和分析患者的手術實施時間、手術效果、術后恢復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的差別。并定期隨訪術后的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記錄下患者有無并發癥的出現以及疾病復發率等。
1.2.2 數據統計:
使用SPSS 13.0軟件對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各項數值以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
實驗者實行無張力疝修補術,對照組實行傳統的疝修補術。實驗結束后,記錄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恢復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所有患者進行的6-12個月隨訪中,隨訪期間無一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0。
實驗組接受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恢復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相較于接受傳統疝修補術的對照組患者均有減少,且存在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后恢復活動時間(h) 住院時間(day)實驗組51.2±7.5 12.3±4.1 1.6±0.7對照組67.7±5.3 22.3±3.2 4.7±4.3
本次研究表明,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手術時間、術后恢復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相較于傳統疝修補術均有減少,且存在顯著性差異。研究數據表明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意義重大,值得廣泛推廣。
腹股溝疝發病率高,屬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普外科疾病。近年來,我國腹股溝疝患者的數量更是增多,由于腹溝疝容易導致患者發生腸梗阻、腸穿孔等并發癥,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病人死亡,疾病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因此,我們應該給予相應的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傳統的疝修補術是將疝氣患處切出傷口,通常將患者疝囊清除掉,將突出的組織推回到腹腔中,在縫合過程中,將切口附近的肌肉拉合來覆蓋有傷口的地方,手術過程中,患者疼痛感較強,術后復發率高,患者所需的恢復時間也較長。
無張力疝修補術以人工的生物材料來增強腹股溝管的后壁,該方法克服了傳統手術中存在的缺點,不會干擾正常的人體組織結構,最重要的是修補后周圍組織不存在無張力。
總之,無張力疝修補術合理又高效,操作簡便,與傳統疝修補術相比,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患者可快速恢復,并且大大降低了并發癥的產生,降低了疾病的復發率等等,在手術過程中也無需添加特殊的設備器材,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R656.2+1
B
1009-6019(2014)11-0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