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香 龐蕓
寧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 寧夏 石嘴山 753000
納洛酮佐治毛細支氣管炎104例療效分析
馬桂香 龐蕓
寧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 寧夏 石嘴山 753000
目的:觀察納洛酮佐治毛細支氣管炎療效。方法:選擇毛細支氣管炎205例,隨機分為治療組104例除常規抗感染、對癥、給氧等綜合治療外加用納洛酮注射液;對照組101例只采用常規治療。臨床觀察喘息、氣促、紫紺、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好轉情況。結果:治療組患兒在喘息、氣促、肺部體征好轉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p<0.01)。
納洛酮小兒毛細支氣管炎
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納洛酮注射液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104例,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均系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住院治療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初診時均有陣發性喘憋、氣促、心率增快、雙肺哮鳴音及濕啰音,兩組均排除免疫缺陷病、異物吸入史、先天性心臟病、胃食管返流、嚴重佝僂病等.均符合兒科疾病診斷標準[1]。
1.2 治療方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用納洛酮注射液0.05~0.1mg/kg溶于5%葡萄糖30毫升中,每日一次靜滴,共3~5天。觀察并記錄癥狀體征變化,所有病例用藥前后各做一次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及X線胸片檢查。
1.3 療效判定:顯效:用藥3天內臨床癥狀明顯好轉,10天內治愈,肺部體征消失,胸片復查病變消失;有效:用藥3天內臨床癥狀好轉,10天內肺部體征基本消失,但復查胸片病變仍存在;無效:用藥3天內臨床癥狀無改善而改治療用藥方案
1.4 統計學方法:X2檢驗。
2.結果:兩組療效見附表,兩組療效比較顯示治療組在氣促緩解、咳嗽消失、肺部體征消失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

附表 兩組氣促緩解咳嗽消失肺部體征消失時間(天)比較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時期冬春季常見的急性感染性喘息性疾病,病因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好發于生后2~6個月內[2],此時小兒毛細支氣管尚處于發育之中,氣道較狹窄。病毒感染時會引起粘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粘稠,使氣道更為狹窄阻塞,臨床出現喘憋、呼吸困難、肺部廣泛哮鳴音,嚴重者發生心力衰竭危及生命[3]。新近研究[4]發現心衰時內源性阿片樣物質特別是β-內啡肽含量增多,破壞了心臟的代償功能,并有可能損害心肌的細胞代償,使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并與阿片受體結合導致心衰進一步加重,同時心衰時氧自由基產生增多。納洛酮為特異性阿片樣受體拮抗劑,能有效對抗受體,阻止心衰進一步加重,增加心肌收縮力、冠狀動脈血流量、心肌供氧量,同時能清除自由基,減輕心肌損害,從而能發揮抗心衰作用。另外納洛酮能有效地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和血小板聚集,恢復Na-K ATP酶的功能而解除鈣離子超載,達到穩定細胞膜,保護細胞,防止缺血再灌注損傷,抑制全身炎癥反應及糾正體內環境失衡的目的,從而有效地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5]。此外納洛酮還可拮抗β-內啡肽對呼吸、循環的抑制作用[6]。本文觀察還發現治療組合并心衰患兒使用強心藥的次數比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綜上所述納洛酮治療毛細支氣管炎不僅可減少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的時間,還可減少心衰等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1]李興華,王國榮等,兒科疾病診斷標準[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119。
[2]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99~1200。
[3]黃英,彭懂紀,沫舒坦壓縮霧化吸入治療毛支炎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3,5(1):45~46。
[4]仝運琴,程仙英等,納洛酮治療小兒重癥肺炎臨床觀察 實用醫技雜志,2005,11(12):3365。
[5]祝益民,納洛酮在兒科急救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9,14(11):643。
[6]黎賜惠,納洛酮的臨床應用進展,中國社區醫師,2002,5:5。
R974
B
1009-6019(2014)11-01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