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曹彩芳
包頭市中心醫院 內蒙古 包頭 014040
疼痛護理對提高晚期癌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
趙靜 曹彩芳
包頭市中心醫院 內蒙古 包頭 014040
目的:討論研究對晚期癌病患者應用疼痛護理對改善其生活質量的療效與意義。方法:選取寧養院晚期癌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護理組與常規組,各50例。常規組患者給予腫瘤科常規護理;護理組在常規組基礎上對患者聯合使用疼痛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護理組患者經過完善疼痛護理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指標均顯著優于常規組患者(P<0.05)。護理后VAS疼痛評分人數比較顯示護理組患者無痛及輕微疼痛患者人數多于常規護理組且疼痛人數顯著少于常規組(P<0.05)。結論:對晚期癌病患者進行疼痛護理能夠有效緩解自身病痛,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并消除不良情緒,自覺調整自身心態,提高治療依從性。另外,可幫助患者轉移疼痛注意力,調動積極因素消除疼痛,降低心理負擔,對提高疾病治療效率,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疼痛護理;晚期癌病患者;生活質量;臨床療效與意義
癌癥晚期患者主要以疼痛為主要癥狀,身體疼痛與心理、精神負擔成為影響癌癥晚期患者生活質量的最主要因素[1]。癌痛若控制不及時,極易造成腫瘤持續發展導致患者進一步出現睡眠障礙、食欲下降及免疫力減弱等嚴重癥狀。癌癥疼痛作為慢性疼痛除與機體自身因素外還與心理、精神等因素有關,對患者疾病治療及預后造成嚴重影響。疼痛護理作為當前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不僅能夠減輕患者身體疼痛,更能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緩解壓力,對促進疾病治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實驗為研究疼痛護理對晚期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與意義,特選取100例晚期癌癥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先將實驗結果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寧養院癌癥晚期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48例患者為消化系統腫瘤;22例為肺部腫瘤;17例為胃部癌癥;13例為泌尿系統腫瘤。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慢性持續性疼痛或間歇性疼痛。隨機分為常規組與護理組,各50例。護理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47-87歲,平均(67.1±20.7)歲;常規組中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46-88歲,平均(67.3±21.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原發病、營養障礙比例等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以使用針對性藥物治療為前提,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主要包括用藥指導、疾病知識宣傳、飲食護理等。護理組:(1):多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為其講解疼痛發生的原因以及相關治療手段、注意事項。使患者意識到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治療依從性。(2)指導患者進行放松療法,引導其屈膝平臥、放松身體并緩慢進行腹式呼吸,在全身放松狀態下能夠幫助其緩解疼痛。囑患者家屬多對患者進行鼓勵,使其感受到家庭的關懷與溫暖,積極調整自身心態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3)可應用物理止痛法,使用熱水袋放置于毛巾內進行局部熱敷或通過按摩,針灸等方法刺激疼痛部位實現止痛效果。(5)根據WHO三階梯止痛治療方案,對于輕度疼痛患者可適當服用非阿片類鎮痛藥物及輔助藥物[2];疼痛為中度疼痛或逐漸加重時可使用弱阿片類藥物;當疼痛強烈患者無法耐受時使用強效阿片類藥物。使用前告知患者服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用藥后加強對患者疼痛程度的評估并觀察患者反映,對其精神、睡眠及精神狀態進行記錄以便調整藥量。(5):在治療期間需注意患者全身營養狀況。另外可定期開展專題講座活動,為患者及家屬講解日常生活護理方法及癌癥患者護理知識,加強患者與家屬間交流與溝通。
1.3 療效標準與評價比較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及VAS疼痛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護理組患者經過完善疼痛護理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指標均顯著優于常規組患者(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對比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VAS疼痛評分人數比較 護理組患者無痛及輕微疼痛患者人數多于常規護理組且疼痛人數顯著少于常規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VAS疼痛評分人數對比(n)
疼痛的發生主要與潛在組織損傷有關。相關研究指出,晚期癌癥患者疼痛現象明顯,約有超過90%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3]。另外,癌癥患者除疼痛外,心理往往背負沉重負擔導致其產生一些列不良情緒,對疾病治療與預后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疼痛護理與心理干預對減輕疼痛,幫助其調整心態,緩解心理負擔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試驗結果顯示,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及心理干預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及疼痛評分得到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在護理過程中,首先給與患者心理護理,認真傾聽患者心聲,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與內心困惑能夠幫助其緩解內心壓力,調整自我心理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治療效率。
[1]陳蓉.腫瘤晚期患者疼痛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3,12(5):596-597.
[2]謝東香.淺析癌癥晚期患者的疼痛臨床護理方法[J].中國醫學工程,2014,13(8):127+130.
[3]馬福剛,王改非,郭鵬,等.腫瘤晚期患者癌性疼痛的家庭綜合干預治療[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5,12(6):342-344.
R473.73
B
1009-6019(2014)11-0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