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玲 謝建平
長沙市第一醫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xiaHIV/AIDS病區護士心理壓力與調適
周玲玲 謝建平
長沙市第一醫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護士;心理壓力;調適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發展,護理學科不斷進展,從而對護理要求日益增加。因此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那么護士所承受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特別是對于艾滋病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護士們所承受的壓力遠遠高于一般人群[1]。如能很好的使她們承受的心理壓力進行調適,對于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院艾滋病病區全體護士共28名:女性27名,男性1名;年齡在30歲以下的有22名,30到40歲的4名,40歲以上的2名;大專15名,本科13名;N0:9名,N1:6名,N2:10名,N3:3名;在編護士2名,合同護士26名。
調查表由本人發放,評定對象自行填寫。共發放調查表28份,回收28份,有效率100%。采用相對數進行統計學分析。
不同年齡階段反映出來的不同心理壓力
3.1.30歲以下護士職業壓力源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艾滋病病區護士工作壓力因素排序n=22
3.2、30歲以上護士職業壓力源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艾滋病病區護士工作壓力因素排序n=6
從調查結果可見,艾滋病區護士主要的壓力源:對艾滋病預后不良和傳染性的恐懼擔心職業暴露護理難度大,家庭和社會支持理解不夠,工作缺放乏穩定性無保障。
艾滋病是一種至今無疫苗預防而且無法治愈的嚴重性傳染病,護士在進行靜脈穿刺,吸痰,導尿,采血,處理分泌物等技術操作中,這些都增加了感染和職業暴露的機會,給護士帶來一定的心理的壓力[2]。艾滋病患者當中大部分有吸毒性亂史等與社會倫理道德違背的行為,他們遭受家人拋棄并陷入經濟困難,失去自身社會存在的價值等多方面壓力之中,普遍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礙,產生報復社會的心理,護士不但要落實高難度的護理工作,還要圍繞病人的精神、心理及社會問題進行工作。這樣的工作氛圍使護士感到心身疲憊。
5.1.科學合理的配置人力資源
適當增加護士人數,特別是男護士,晚夜班可實行雙班制,因為晚夜班護士高度緊張有處于疲憊狀態,患者也很容易在晚夜班中發生自殺、意外逃離,與醫務人員發生爭執等事件[3]。特殊檢查治療可調配護士,倡導團隊精神,使護理資源發揮更大效能。
5.2.提高待遇增加工作的穩定性
艾滋病區護士職業暴露風險大,多數護士的工作性質是合同制,缺乏工作的穩定性。醫院在進編中應傾斜于艾滋病區護士,提高營養津貼,增加護士隊伍的穩定性,同時也提高了工作質量。在這種特殊群體的工作環境中,護士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在經濟環境形式下他們也承擔家庭社會工作等多方面角色,他們的投入與待遇與付出的勞動和承受的壓力是遠遠不夠的[4]。
5.3.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5]
艾滋病區應有著完善標準設施,布局符合要求,為護士提供一個發展平臺。如計劃送護士外出進修,對護士進行專業方面的培訓,使之護士更好的適應工作的需要。在高難度護理的工作中能應付自如。
5.4.增強護士心理調試能力
有計劃的組織安排心理講座,加強心理素質教育。針對性對護士進行心理疏導,多組織一些戶外活動,放松心情,保持身心愉悅。
通過政府繼續宣傳和干預,改變大眾對HIV/AIDS的歧視態度,同時使大眾理解和支持艾滋病工作,尊重護理人員,因此要提高艾滋病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要從家庭、社會、朋友、同事等因素著手,更要通過有效的管理機制,才能為艾滋病區的護士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更能促進艾滋病事業的發展[6]。
[1]WHO.精神神經疾病和社會心理障礙的初級預防[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77-92.
[2]梅婷榮。高工作壓力下醫院護士的工作滿足感[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9,7(4):263-237.
[3]劉宇,何國平.護士工作壓力源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1):852-854.
[4]曹楓林,厲萍,高慶玲,等.護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狀態與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3,18(2):83-85.
[5]宋爭放,劉剛.艾滋病綜合防治[M].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82-190.
[6]李尚蘭,李瓊一,艾湘云.7例HIV職業暴露調查分析及防護對策[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6):96.
R473.75
B
1009-6019(2014)11-02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