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玲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山西 臨汾 041000
引言
腦梗塞恢復期病人的康復護理效果分析
賈紅玲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山西 臨汾 041000
目的:探討康復護理應用于腦梗塞恢復期病人的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共收治的60例腦梗塞恢復期患者,對其進康復護理干預,觀察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的變化。結果:護理后,患者的神經功能功能缺損評分顯著低于護理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明顯高于參照組,護理前后相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梗塞恢復期病人進行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腦梗塞;恢復期;康復護理
引言
腦梗塞是心腦血管疾病中常見的一種,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在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時代下,該癥的存活率已有了明顯提升,但搶救后仍極易出現體力與智力下降等問題,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說話困難、記憶力下降、行動不變等,甚至癱瘓、死亡[1]。因此,除了做好搶救工作外,還要加強護理干預。我院對60例腦梗塞恢復期患者給予了康復護理,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作如下具體報告。
1.1 患者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腦梗塞恢復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6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范圍45~80歲,平均年齡56.3±2.1歲;發病類型:20例高血壓,13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5例冠心病,6例風濕性心臟病,4例其他。
1.2 護理方法
全部患者均對其進行基礎護理干預,包括用藥護理、藥物護理、飲食護理等,并重點進行康復訓練與心理干預,主要措施包括:
1.2.1 語言康復訓練
根據患者的語言功能程度明確其失語類型,再結合失語程度、性格特征等因素,制定相應的語言康復訓練計劃。第一,創設溫馨的語言環境。護理人員可結合病人的興趣愛好,在其床頭擺放一些圖片、書籍等物品,或者播放病人感興趣的歌曲,增強對其的視覺、聽覺及語言刺激,提高其說話興趣。第二,注重訓練內容的科學性。對患者的訓練應循序漸進,從簡單的單音節逐漸過渡到字、詞及段。第三,給予充分的理解與鼓勵。在訓練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失準,護理人員應給予充分的尊重及理解,耐心引導其改進,并對其取得的成就給予鼓勵,保持其訓練熱情。
1.2.2 肢體康復訓練
因為病人神經功能損傷,行動能力會下降,若不及時進行肢體康復訓練,可能會導致殘疾,故及早進行肢體康復訓練至關重要。叮囑患者時刻將患肢處于功能位,仰臥時讓患肩上、前挺,并使患側上肢呈伸展狀,掌心向上、手指分開。取健側臥位時,注意將患肢放在軟枕上,且上肢向前伸,腕關節及指關節自然伸展,腕關節在背屈位,注意防止肩關節半脫位、腕關節過度牽拉。
訓練時,應采用被動、主動相結合的訓練方式,注意循序漸進。護理人員應輔助患肢進行患側肌肉的按摩,每次約20min,每天2次。患側上肢、下肢運動時,要注意保持適宜的運動幅度,避免動作粗暴。同時,輔以髖關節、踝關節、肩關節、腕關節及膝關節等功能訓練,每次約20min,每天2次。
護理人員應讓病人用健手協助患手完成生活動作的練習,包括梳頭、解扣紐扣、漱口等。同時,訓練患者獨自坐起、起床等,并指導患者進行下蹲、斜坡行走、跨越等運動鍛煉,每日2次,每次約30min。
1.2.3 心理干預
由于受病情影響,患者會出現行動力、語言表達能力下降等情況,極易產生焦慮、沮喪、悲觀等不良情緒,甚至抗拒治療或相關功能訓練,影響預后。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病情及個人特征,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不同年齡、不同特征的患者應給予不同的護理干預。同時,要主動傾聽患者主訴,了解其內心需求,并在交談時做到耐心、親切,避免患者產生被忽視、被歧視的情緒。
1.3 評價指標與方法
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價,分越高則缺損程度越嚴重;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價,包括穿脫衣、洗澡、起床、行走、大小便控制等,指數越高,生活活動能力越強[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 表示,比較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3]。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護理,患者的病情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護理后,患者的NHISS評分較之前顯著下降,Barthel指數明顯上升,護理前后相比較,存在著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的NHISS評分、Barthel指數對比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腦組織循環障礙性病癥,危害性極大。在患者生命體征相對穩定且神經系統癥狀無進一步發展后,應及時對其進行康復護理,加快患者預后。在早期,病人的大腦仍有較強的可塑性,腦組織殘余細胞也可發揮出代償生理功能,有利于腦組織的機能重建,且可預防腦神經萎縮,能在很大程度上挽救及改善其腦組織生理功能,且能減輕其肢體與語言障礙程度,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對于腦梗塞恢復期患者,及時進行康復護理干預至關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60例腦梗塞恢復期患者給予了康復護理,包括語言康復訓練、肢體康復訓練及心理干預,取得了較顯著的效果。從表1中可看出,護理后,患者的NHISS評分較護理前顯著下降,而Barthel指數較之前則明顯上升。這說明康復護理在腦梗塞恢復期患者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有利于預后及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由此可見,對于腦梗塞恢復期患者,應加強護理人員、病人及家屬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從心理、肢體功能鍛煉及語言康復訓練等方面進行系統的護理干預,盡量減少患者承受的痛苦;同時,注重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消除其不良情緒,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進行康復鍛煉,促進生活活動能力的提升及其腦神經功能的改善。
總而言之,在腦梗塞患者恢復期對其進行系統的康復護理干預,有利于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康復具有積極的作用。
[1]辛芳芳,鄭濤,王扣英,丁美紅,陳秋蓉.行為護理干預對恢復期腦梗塞患者康復效果的研究[J].中外醫療.2013,32(24):167-168.
[2]吳欣.護理干預在老年腦梗塞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03):369-370.
[3]李敏.急性腦梗塞患者72例早期康復的臨床護理[J].河北醫學.2013,19(12):1909-1910.
R473.6
B
1009-6019(2014)11-02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