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麗霞
原平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 山西 原平 034100
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缺陷及預防
蘭麗霞
原平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 山西 原平 0341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醫學衛生知識的不斷普及和進步,患者自我保護意識日漸增強,患者在看病、住院、手術一系列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給予患者以指導、安慰,獲得患者的信任,解除患者焦慮的情緒,充分體現對患者的重視、理解和尊重,給患者以最大程度的關心、關懷、關愛,搞好醫患關系,預防和減少醫療糾紛,減少護理安全隱患,提高護理質量,建立合適的工作環節程序,建立自主監督檢查機構,完善各項制度,對患者似親人,真誠對待,細心觀察治療,溫暖溝通達到人性化的護理,以上所述表現在護理工作在具體實際的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每項制度的制定主要體現在能不能落在實處,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同時也提高了醫院的信譽。
婦產;護理;缺陷;預防
1.1 一般資料就筆者所在醫院產科選取12名護理人員參與本次護理系統整體管理實驗。并選取本醫院產科的孕婦共計1273例,在通過12個月的護理系統整改后,調查孕婦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1.2 護理方法對于本醫院產科的護理人員采用系統管理的方法,具體為給予認識管理、實施管理、檢查管理以及處理管理。通過在管理系統上的根本改革,讓患者感受到與往常不一樣的護理方式和態度。
1.3 評價方法通過6個月的系統管理化改革,考核產科護理人員專業技術的嫻熟程度和靈活應變能力,以100分為滿分。另對于產科就診的孕婦共1273例進行問卷調查,考察其對于本醫院在改革前與改革后的產科護理質量滿意程度,以0~10分表示從十分差勁到非常滿意。
回顧和總結產科在2012-2014年,護理工作中出現的缺陷分析,進行了登記和討論,并計算出相應的百分比:

針對以上所發生的護理缺陷,展開討論,首先加強服務意識教育和業務能力的提高,按時書寫護理記錄,改正不正當的護理行為,完整記錄急救孕婦的急救時間,以及操作過程,內容要詳細、準確,對危重病人要嚴格檢查,隨時觀察其生命體征,對接觸到的各種癥狀記錄要及時、簡潔、清晰,不得隨意涂改、刪除和撕毀,是減少糾紛的重要證據保證。由此不僅反映了護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是衡量醫院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堅決杜絕護理差錯等引發的醫療糾紛,腳踏實地,一絲不茍,以病人的服務滿意為宗旨,用我們的耐心、細心、責任心、愛心,去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建立真正的和諧醫患關系。
我們對護理缺陷的各類進行了分析,找出容易出現差錯在很多的薄弱環節,同時也找到了解決的辦法,減少在工作中因為忙而導致的一系列護理弊端,調整了工作程序,明確了職責,從備藥、配藥、執行等各個細小環節落實層:把關、責任到人,輸液患者在掛輸液卡的同時,準確觀察,記錄點滴速度,觀察病人在用藥后的肢體以及皮膚等局部的變化和特征,仔細觀察病人用藥后呼吸等部位的特征,杜絕輸液外滲、掛錯液體、液體與患者不相符等情況的出現,科室應每周作一次總結,針對所發生的差錯隱患和缺陷實例進行分析、批評、總結,加強整個護理隊伍的工作責任心,提高護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識和專業專科的綜合理論水平。
孕婦在進入病房后,護理人員要做到真誠的接待,滿足孕婦的正常需要,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熱情溝通,講述相關的知識,緩解孕婦的緊張情緒,同時對孕婦的生活、飲食要有一個完整的計劃,建議孕婦側臥位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狀態,講述產后的注意事項和防止感染的部位,宣傳母乳喂養的方法,對乳汁分泌障礙的產婦進行協助擠奶,保持乳腺管的暢通,時刻留意產婦術后的精神狀態,幫助行動比較困難的產婦要定時上廁,同時也要觀察新生兒是否有黃疸或肚臍感染的現象,對產婦提出的問題要耐心回答,避免對產婦發出比較激烈的語調,留意產婦的言行舉止和心理上的變化,這是對每個護理工作人員的一種考驗,真正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總之,只要我們每一個護理工作人員視患者如親人,體現崇高的職業道德,實行人性化的護理,忠誠于黨的醫療事業,塑造高尚、純潔的白衣天使的形象,我們的醫療事業就能夠不斷的完善和進步,實現人生價值和工作價值,就一定能夠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我們的護理工作就一定能夠呈現出一個九九艷陽天的大好局面。
產科在護理質量上的缺陷是每一個醫院決不能輕視的課題,它也從側面反映了醫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改善與防范產科護理質量缺陷的過程中,管理者與護理人員應當一起努力,不斷提高能力和素質,強化責任心與職業道德,規范地操作,從根本上體現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1]李桃春,時慶玲.婦產科護理質量缺陷原因及防范對策.中國豐十區醫師路醫學專業,2011,13(282):
[2]苗從艷.婦產科護理質量缺陷原因及防范對策[J].淮海醫藥,2006,24(11:63-64.
[3]蔡華娟.新形勢下護理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與防范對策[J].上海護理,2003,8(3)
R473.71
B
1009-6019(2014)11-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