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慶
青海省人民醫院干???青海 西寧 810007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
謝亞慶
青海省人民醫院干???青海 西寧 810007
目的:觀察規范管理及心理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應用糖尿病管理指南及我院的心理測定量表,通過對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出現的心理問題采取多種形式的心理護理措施,比較規范管理及心理護理前后患者的病情變化及血糖控制情況。結果:規范管理及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及時、準確地實施心理護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提高了患者自身健康的維護能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結論:焦慮、抑郁、恐懼、否認等情緒波動,可以干擾神經內分泌的功能,使血糖升高,采取各種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作為基礎治療,將成為飲食、運動療法并重的三大基礎治療,加以科學的藥物治療,將獲得滿意的療效。
老年糖尿病;規范管理;心理護理
老年糖尿病是指老年人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引起內分泌失調,從而導致物質代謝紊亂,出現高血糖、高血脂,蛋白質、水與電解質等紊亂的代謝病。老年糖尿病95%以上是2型糖尿病,2009年國際糖尿病聯合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數已達2.85億,且將近一半為60歲以上人群,其臨床特點表現為起病隱匿且癥狀不典型,并發癥多,多種老年病并存,易發生低血糖及出現心理問題,因此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維護尤為重要,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護理單元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齡大于60歲,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
護理人員應用良好的溝通能力及我院制定的心理測定量表進行測定,觀察患者的言談舉止、情緒變化,獲取患者的基本資料及心理狀定,并觀察空腹及餐后血糖并填表,根據獲取的信息隨機分為護理前、護理后兩組進行比較。

附表1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問題及心理特征

附表2 規范管理及心理護理前后血糖監測值比較表
2.1 規范管理
針對患者的功能狀態(包括精神和身體方面的功能)進行治療規劃,以及開展勢在必行的個體化治療,相比年輕糖尿病患者,應該對老年人進行更為頻繁的評估。低血糖和足部感染應該是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時主要關注的問題,尤其是現在[1]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護士包干患者后,責任護士親自執行各項治療工作,因此對患者病情更熟悉,能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及心理變化,為醫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同時護理人員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給予心理護理措施,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此次收治的患者中通過健康教育的形式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教育和管理知識,給予心理干預措施,達到了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的目的。
2.2 焦慮和抑郁的護理
通過心理測定量表,80%患者都有焦慮及抑郁心理,原因是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終身疾病,加之患者對疾病缺乏了解造成。護理人員首先要幫助患者描述他的感覺并試著確定焦慮的根源,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有針對性地解釋、恰當地說明病情,以減少患者的壓力,提高患者的自我調節能力。抑郁的患者通常是護士關注的焦點,對此類患者要主動交流,鼓勵簡單的活動(如散步、聽音樂)作為減輕抑郁的開端,重視患者有任何自殺的想法或行為。
2.3 悲觀和失望的護理
糖尿病是需要終生治療的疾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時間長,并發癥多且重,易產生悲觀和失望情緒,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尊重、理解患者,用溫和的語言分擔患者的痛苦。通過合理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同時加強健康教育,制定切合實際的體育鍛煉,幫助其認識到糖尿病雖然不能根治但并非是不治之癥,只要控制好血糖,能和健康人一樣生活,從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4 恐懼和自責的護理
對此類患者需用真誠的態度建立良好的的護患關系,予以疏導、解釋、支持、安慰、鼓勵等措施,讓其把思想顧慮傾訴出來,減輕或消除負性心理狀態,同時通過典型病例,認識到大多數患者通過努力獲得正常的生活,開展豐富多樣的糖友會活動。
2.5 懷疑及否認的護理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認為得了糖尿病,只是血糖高點,對身體無大影響,不需治療,表現為自以為是,服從性差,不聽從醫護人員對其實施的治療與護理,對這類患者護理人員要熱情、真誠的與患者交流,告訴患者糖尿病并發癥的嚴重性和不重視治療帶來的危害,幫助他們認識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加強管理重視飲食、運動及科學用藥的規范性,使之改變對疾病懷疑及不在乎的心態。
2.6 老年低血糖的護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嚴重低血糖的發生率很高,特別是已有高危心腦血管風險的老年患者,低血糖可誘發心腦血管事件,甚至導致死亡。此次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分組后責任護士及時給患者講解低血糖的癥狀及預防措施,指導患者隨身攜帶一張卡片,注明本人姓名、年齡、疾病名稱、聯系人姓名、電話、家庭住址,一旦發生低血糖昏迷便于及時搶救。通過規范管理和指導,患者在住院期間未出現低血糖。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和老年糖尿病的高發病率,糖尿病患者的規范管理和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通過主動進行風險評估和篩查來減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各種風險。焦慮、抑郁、恐懼、否認等情緒波動,可以干擾神經內分泌的功能,使血糖升高,采取各種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作為基礎治療,將成為飲食、運動療法并重的三大基礎治療,加以科學的藥物治療,將獲得滿意的療效。本資料研究中,對觀察組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心理健康維護,觀察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所以在臨床工作中,護理工作不僅僅是簡單的執行醫囑,而且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實施良好的心理干預,維護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
[1]王力紅,楊華.責任制整體護理中護士價值的體現中國醫院,2010.14(12):71-72.
R587.1
B
1009-6019(2014)11-03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