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彪
近年來,江蘇連云港市以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為目標,以服務型黨組織和服務型黨員隊伍建設為重點,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主要任務和根本價值取向,努力實現工作重心向服務轉移,工作方式向服務轉型,為推動全市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優化組織設置,增強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
連云港市順應經濟社會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以便于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為原則,打破地域和區域界限,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在農村,圍繞促進產業發展,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打破傳統以行政村設置黨組織模式,積極推行產業聯動區、村企(協會、合作社)合一等產業化黨組織設置方式,在跨鄉村的不同區域內,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建在經濟合作組織中,建在經紀人隊伍里。通過組織依托產業建、黨員圍繞產業聚、群眾緊跟產業走,形成一個支部建一個合作組織,一個合作組織建一個基地,一個基地興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
在城市社區,圍繞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打破單位壁壘,以區域統籌、機制創新為抓手,優化調整社區黨組織設置,推行大黨委模式。通過設立“兼職委員”,吸收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入駐,將社區內的新經濟、新社會組織劃入社區黨委管理。同時,按照“地域相鄰、人員相熟”的原則,合理設置片區,推行網格化管理,動員社區黨員群眾、駐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職工成立志愿者隊伍,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提升社區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
在非公企業,圍繞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創新黨組織設置。按照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兩覆蓋”的原則,對分布在園區的企業,依托園區黨群工作站平臺,按照分片劃區,實行園區聯建;對行業特征明顯、產業關聯度高的企業,依托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實行行業統建;對分散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的企業,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區域共建。
通過組織設置的創新,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更加便捷有效,黨建工作和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相融互動。
創設平臺載體,拓展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
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必須具備服務內容多元、資源有效整合的平臺或載體。在這方面,連云港市的做法是:
打造實體化服務陣地。2006年以來,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先后投入約3.9億元,實現了全市1423個行政村200平方米以上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同時,不斷加強規范化建設,推行“支農單位進駐、重點部門掛牌、審批項目代辦、多項服務一體”的運作模式,實行“一站式”服務。
建設虛擬化服務平臺。立足黨員教育培訓信息化,建立多媒體、全時段、廣覆蓋的黨員教育培訓新模式。具體做到“四上”:上電視,推進黨員教育“進家入戶”;上網絡,搭建黨建云平臺,讓黨員可以靈活在線學習、個性化討論、展示和交流經驗;上手機,實現信息即時轉送,教育一鍵呈現,溝通指間互動;上銀幕,通過小品、電影等形式,開展專題文藝宣傳。
構建區域化服務載體。試行外工委管理模式,深化共駐共建,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聚居地建立黨組織,成立教育管理、聯系服務、矛盾調處、信息宣傳“四大中心”,教育引導廣大流動黨員服務老鄉、服務他鄉、服務家鄉。
通過創設服務平臺,整合服務資源,完善服務體系,拓展服務功能,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更為規范有效,使黨群干群關系更為密切。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
在經濟社會深刻變革的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面臨許多困惑和挑戰。這其中,能力不足、水平不高尤為突出。連云港市注重把政治強、業務精、素質高的同志選配到基層服務崗位上,優化領導班子配備和黨員隊伍結構,加強教育培養,強化實踐鍛煉。
民主擇優,選出“雙強”書記。抓住村(社區)黨組織集中換屆契機,普遍采取“公推直選”和“兩推一選”方式,通過差額審查、差額公推、差額票決、差額直選,由多數人選人,實現了好中選優。
強化培訓,提升基層黨員干部能力素質。選拔示范村書記赴臺灣參加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培訓班,進一步拓寬村書記“帶頭致富、帶民致富”視野。利用先鋒頻道,一年一個主題,開展集中培訓周活動,對全市所有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員進行普遍性輪訓。
設崗強責,發揮無職黨員作用。通過“個人領崗、組織定崗、公示明崗、引導踐崗、考核評崗”的形式,對無職黨員實行“五崗”管理,讓無職黨員無崗變有崗、無責變有責。
正是在教育培訓上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延續性,素質高、能力強、肯奉獻、群眾認可的服務型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
健全工作機制,保障基層黨組織服務實效
完善的工作機制是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重要保障。為此,連云港市著力健全以下三大機制:
黨建責任機制。落實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黨組織黨建工作責任。同時,市縣鄉每年組織一次基層黨建工作“三級聯述聯評聯考”,通過下級黨組織書記向上級黨委述職基層黨建工作,并接受現場點評和評議,落實好“黨委管黨建、書記抓黨建”的責任。
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基層黨建百分制考核制度,充分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目標考核常態化、激勵動態化,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長效推進機制。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及時總結推廣基層經驗,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到制度層面,加以貫徹落實。具體做到三化:組織生活制度化,窗口服務規范化,聯系服務常態化。
這三大機制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導向,確保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長期堅持、不斷深化、取得實效。
(作者為中共江蘇省連云港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責編/周素麗 美編/于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