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霞
2013年11月22日,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發生泄漏爆炸重大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5172萬元。在事故原因調查、處理過程中,檔案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樣作為中石化油氣生產企業的中原油田,經過近40年的開發建設已經形成由油氣集輸、注水、回水、供水及污水處理管網構成的復雜管網系統。但隨著油田開發年限的增長,因管線腐蝕、老化等原因造成的管線滲漏等事故頻繁發生,直接威脅著油田安全生產,影響了油田經濟效益的提升,強化油田管網安全管理刻不容緩。加強油田管網檔案管理,在管網施工、維護、占壓清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工作中提供及時準確、齊全完整的檔案服務顯得極為重要。
1 油田管網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實體管理分散。目前,中原油田管網檔案主要由分布在各油區的檔案室負責管理。由于油田管網是油田地面建設工程的主體工程,因此,油田管網工程檔案多散存于油田地面建設工程各個單項工程檔案內,尚未形成獨立、完整、系統的油田管網檔案體系。
1.2 數據系統性差。由于在油田開發建設中,需要不斷對油區管線進行擴建、改建,新管線不斷增多,舊管線也在不斷更換和廢棄,油田管網的規模和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形成的油田管網檔案也越來越多。由于企業對油區管網總圖編制、修改重視不夠,雖然新擴建、改建的某一段管線檔案較為齊全、完整、準確,但企業檔案部門并不能及時提供齊全、完整、準確反映整個油區管網情況的檔案材料。
1.3 管理手段落后。油田管網檔案大多為紙質載體,以手工管理為主,尚未建立完善的油田管網檔案數據系統。
1.4 利用率較低。油田各采油廠一般都會有幾個從業時間長、了解本廠管網情況的“管道通”,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會去檔案室查閱檔案。以中原油田文南油區檔案室為例,室藏油田地面建設工程檔案585卷,涉及管網工程項目檔案4228件,但管網檔案年平均利用7人次、27卷次,是全年各類檔案利用率的5%。
2 改進措施
2.1 建立管網檔案評價考核機制,加強歸檔的約束
能力。一是將檔案工作要求納入到油區管網管理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的崗位職責范圍,促使其監督、檢查、審核管網檔案的齊全完整歸檔。二是建立管網檔案審核考評體系,對全年竣工的管網工程檔案按檔案要求進行考核評價,并及時將考評結果反饋到建設單位,作為工程資金結算和工程招標管理的依據,確保歸檔管網文件材料內容真實、準確和完整。
2.2 建立油田管網總圖制度,補充、完善油田管網檔案信息,提高管網檔案質量。對油田地面管網檔案進行全面清點,針對各油區管網實際,對已失去保存價值的管網檔案進行鑒定銷毀,對缺失部分的管網檔案內容進行補充完善,并在此基礎上編制出各油區及油田管網總圖。同時,建立總圖的補充修改制度,確保總圖的準確性。
2.3 加強管網電子文件收集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目前管網工程形成了大量電子文件,因此,需要加大對管網工程電子文件的收集,在紙質管網檔案移交的同時,移交相應齊全、完整、有效的電子文件。
2.4 建立油田管網檔案管理系統,提高油田管網檔案管理水平。油田管網工程隱蔽、復雜、動態的特點,使傳統的管網檔案管理方式無法迅速、準確提供檔案信息。特別是隨著生產人員更替,人為對油區管網狀況做出及時有效判斷越來越困難。因此,油田檔案部門應利用數據庫技術和GPS技術建立一個精確度高、可靠性強和現時性強的油區管網檔案信息系統,建立系統管網竣工圖關聯關系,并實時動態更新和維護,實現油田地面管網檔案科學化、標準化、信息化管理。
2.5 針對油區管網管理利用需求,開展檔案編研工作。圍繞管網檔案利用需求,與油區工程技術管理部門合作,利用室藏檔案編制開發管網檔案信息,充分發揮管網檔案價值。如筆者所在的檔案室,近年先后編印了《文南油區管網檔案圖集》、《文南油田歷年油井轉注配套施工方案匯編》、《文南油田管網檔案使用指南》等編研材料,受到了油區生產管理人員的好評。
2.6 加大檔案利用典型事例的宣傳力度,提高檔案利用意識。利用檔案管理網站、油區門戶網站、報刊等大力宣傳檔案利用典型事例,使油田生產管理人員形成一個“我形成檔案,檔案為我所用”檔案意識,在面臨工作困難時能有意識地利用檔案去解決問題。在檔案利用服務方式上,簡化利用手續,充分利用局域網絡平臺提供多種形式和渠道的利用途徑,打破檔案在人們心目中的神秘感,使檔案利用“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