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品
食品雕刻是一門烹飪科學與藝術相互滲透融合的學科。它直接服務于餐飲行業。在不斷深化改革的今天,食品雕刻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影響。“一等烹飪,三等造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而我們的職高畢業生在實踐中,他們往往會碰到此類任務,許多畢業校友回母校后,常把不會或掌握很少的食品雕刻作為一大憾事。由此可見,加強職高烹飪專業食品雕刻的教學勢在必行。幾年來我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
一、研究掌握個性特點,增強自信心
一些烹飪工作者常有這樣感嘆,學習食品雕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在學生的眼里更具有一定的神秘感,覺得那些栩栩如生、變化萬千的形象造型是高不可攀的。其實它也有其特殊的規律,如掌握了就等于弄到了入門的鑰匙。其實,食品雕刻作品上的形象造型主要是由食用原料、專用工具、特殊刀法和烹飪技術組成。從表現形式上有整雕、零雕整裝、浮雕(凸雕、凹雕)、鏤空雕等;從表現手法上有切、削、旋、刻、戳、壓;從表現內容上有花卉雕刻、禽鳥雕刻、魚蟲雕刻、走獸雕刻、人物雕刻、風景雕刻、器皿圖案等形象造型和形狀各異的冷、熱菜肴的藝術造型等。為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在教學中我首先展示了多年來在教學活動中拍攝成圖片的一些作品(部分作品在技能大賽中展出并獲獎,及報刊上發表)。目的是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使得他們相信老師能辦到的事,他們也能辦到。在講解作品時一一介紹:它們萬變不離其中,都不過是由食用原料、特殊工具、特殊刀法和烹飪技術等構成。
二、溫習已學刀工知識,觸類旁通引導入門
在教學食品雕刻之前,同學們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烹飪技術,基本刀法,原料知識和制作的基本技能,這給食品雕刻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又征得校領導的同意,在單一的食品雕刻教學基礎上加進了美學知識,變為“烹飪美學”。要求學生不要生搬硬套,能夠自行設計形象造型,所教學生的技能、技巧與審美能力有很大進步。在刀法訓練教學中,要求學生運用的刀法既準確又靈活,將已學的熱菜刀工有機的融匯在食品雕刻教學的全過程中,因為食品雕刻所運用的刀法是在熱菜刀工的基礎上得以發展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這是不能忽視的。
三、分析現成設計作品,聯系實際進行教學
在刀法、手法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接下來就是構思塑造的問題,這是關鍵,也最困難,因為烹飪專業的學生的文化基礎、美術基礎比較薄弱,為達到教學目的,在觀摩演示作品時應重點講解構思制作過程。如制作“喜上眉梢”這件雕品,可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考慮:
(一)命題
即確定雕品的題目。給所雕之物起個名字,這是雕刻制作中首先做的一步,為使命題恰當,做到名物相符,應注意以下三點:
1. 要根據雕品的用途,確定富有意義和藝術性的題目。如“喜上眉梢”的本意是抑制不住的高興流露在面部的表情。為點綴宴席的喜慶氣氛,我就在“喜”和“眉梢”上做文章,運用諧音雙關的表現手法,構思成“喜上梅梢”(喜鵲登上梅花枝頭)
2. 要使雕品的題目適合所應用的場合,如分別用于節日招待會和婚慶宴會的雕品,就應采用不同的命題。同是喜鵲雕品,在春節招待會上可起名“喜鵲報春”;而在婚慶宴會上可以起“喜上眉(梅)梢”定名。
3. 要結合季節進行命題,特別是花卉雕件,其命題不可違背時令,才能以假亂真。如梅花就不能在盛夏時節開放。
(二)定型
即根據題意確定雕品的類型,同時考慮好雕品的大小高低,這一步是雕品能否達到形象生動和確切地表現主題的關鍵。如“喜上眉梢”主要采取零雕整裝的類型。
(三)選料
原料要根據題目和雕品類型選擇,并且對哪些原料適宜雕刻,哪些雕品或整個雕品的哪些部件,心中有數,做到大料大用,小料小用,并使雕品在色彩和質量上都達到理想的程度。如利用胡蘿卜的自然色澤來雕刻梅花等。
(四)布局
對于雕品的整個布局,要全面設計安排好。首先要安排主體,再安排陪襯,不能喧賓奪主。如先將枝干與梅花組裝好,后將刻好的喜鵲按在梅枝上。
(五)雕刻
這是實現雕品設計要求的決定性一步。雕刻的方法很多,因雕品的不同類型和不同的內容而異。如梅花要運用戳刀從里向外刻,而喜鵲則要從頭開始→頸→軀干→翅膀→尾結束。
此外,為達到食用與觀賞的統一,還要考慮與烹調技術的結合,進行特殊的工藝處理。如“鯉魚跳龍門”以傳統的民間故事為題材,先取凈魚茸泥,加雞蛋調味后蒸熟,雕刻出18厘米高的“龍門”樓閣,然后挖去中心余料,空隙中瓤進干貝、蝦仁,再稍加熱后改刀,并原樣放入魚盤中心。另取兩條活鯉魚,改小翻刀,掛硬糊放油中炸透,昂頭翹尾地放置在“龍門”兩側,最后爆炒糖醋汁趁熱澆在鯉魚上。高熱的糖汁在焦酥的魚身上翻滾,鯉魚昂首向上,龍門金黃高聳,形成一幅“鯉魚跳龍門”的熱烈畫面。通過以上作品的解析,使學生在構思制作這個問題上有了些思路。
四、分析總結內部規律,努力培養動手能力
為便于學生學習與操作,教學中我給學生歸納了幾種一般常見的造型形式;
1. 簡易的刀法+原料
2. 刀法+植物原料+形象
3. 刀法+熟食原料+形象
4. 刀法+原料+烹調技術
5. 刀法+原料+圖案造型
6.雕品+器皿+裝飾點綴
在學生動手之前,還要給他們講講食品雕刻規律,原料選擇和操作應注意的問題。
1. 食品雕刻的應用要注意講衛生,防止對食品的污染;
2. 食品雕刻的原料必須重視食用兼顧觀賞,不能本末倒置,而應該味、形俱佳;
3. 食品雕刻的作品使用時盡量少用或不用色素,巧用原料的自然色彩,方為上乘之作;
4. 食品雕刻的應用切忌大紅大綠,濫肆渲染,使人望而生厭,影響食欲;
5. 一些大型雕品,費工夫,耗時長,要提前刻好,并注意保鮮、保形。
另外,做到結合不同的宴席、不同的菜肴、不同的要求,使主題寓意深遠。注意不同國家、民族的風俗習慣和信仰,恰當地運用雕刻的作品,起到烘托氣氛、增加友誼的目的。
在教學內容中,我共安排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知識講解和觀摩分析作品;第二部分,是食品雕刻技藝;第三部分,食品雕刻的組裝和應用。結果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學生興趣很濃,刻制出許多精致的作品,并拍攝成圖片,在求職應聘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并受到受聘單位的好評和錄用。
責任編輯 潘孟